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既是哲学世界观的变革,也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这就是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所谓实践论的反思方式,就是从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实践——出发,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揭示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达到对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理解。这种实践论反思的辩证法以理论的方式更为深切地表达了人类生活的辩证智慧。
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是基于人的悖论性存在的反思方式。人依赖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人创造自己的历史又不能随心所欲,人是现实的存在又总是以自己的理想去改变现实,因而人总是处于矛盾之中。实践论的反思,正在以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为基础,不断地揭示人的悖论性的存在,从而深化人对自身存在方式的理解。
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也就是把对象性活动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存在物。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人既创造了自己的活动对象,又生成了人自身。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人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人的创造历史与遵从历史规律、人的现实性与理想性,人自身存在的悖论性关系展现为人们自己的“实际生活过程”。马克思正是从这种实践活动过程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
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是基于“为我关系”的反思方式。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2]“为我关系”,是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所创造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实践论的反思,是从这种“为我关系”出发的关于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反思。
人的“生活”是“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的“生产”是“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的生产,因此,人的“生活”和“生产”是以“我”的“自我意识”为前提的活动过程,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过程,是把自在的世界变成“人化了的自然”或“属人的世界”的过程。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既是基于人对世界的“为我关系”的反思,又是以这种“为我关系”作为实质内容的反思方式。
马克思所理解的“我”,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自在的“我”,即不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我”,是作为“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之“我”。“我”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是关系性的存在,也是生成性的存在,确切地说,是在生成的过程中构成关系的存在。基于“为我关系”的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正是从人对世界的无限丰富关系的生成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是基于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的“从后思索”的方式。马克思说:“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4]。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不断地变革自己和重塑自己的存在。正因如此,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5]。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总是试图以“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去寻求“始基”、“本原”、“本体”、“本性”,也就是试图从某种“原始状态”来解释人的存在与发展。然而,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恰恰是“人类本性”、“原始状态”的“改变”的方式。因此,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是一种“从后思索”的方式,是一种从发展了的形态去思索整体发展过程的方式。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6]。
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即超越性的存在,人也是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存在即最为复杂的存在。然而,在对人的哲学解释中,却往往是仿效科学的方法,试图把人的复杂性的存在抽象化为某些简单化的存在,如把人抽象化为感觉的存在、思想的存在、意志的存在、语言的存在,总之是把人的存在抽象为某种“片面规定”的存在,某种“抽象片面的关系”的存在。马克思则要求把人理解为具体的存在,即“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的存在。这种“具体的存在”,在人的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7]。这种实践论的“从后思索”的反思方式,把“人”从抽象的存在变为具体的存在,即生活过程的存在。
实践论的反思方式,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彻底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就是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这个否定性的统一过程,是一个双向的否定与肯定的二重化过程,即:这个否定性统一过程既是人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的过程,也是人对世界的现实存在的否定和肯定(变为理想性存在)的过程。因此,在实践论的反思中,人类作为创造性的存在,人及其世界永远处于不断创造的过程之中,“现存的一切”都具有“暂时性”,都是“必然灭亡”的。因此,实践论反思的辩证法,就是在对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的理解,也就是从历史的“暂时性”去看待现存的一切。因此,实践论的反思方式也就是辩证法的思维方式。(www.xing528.com)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同上书,8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