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在台湾渐成雏形,是陈世骧、高友工之学术影响的直接体现。在后人为其辑录文集以前,这两位学术宗师皆只有单篇论文存世,而正是这些单篇论文(以及作为论文前身的演讲内容)蕴蓄了深厚的资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令台湾中文学界产出累累硕果。有关这一学术群体在台湾积聚的历史过程,笔者愿意引用当事人之一、现台湾大学教授柯庆明的回忆来予以直接呈示,以尽量保留一些时代的况味和细节:
一九五八年六月七日陈世骧先生以《中国诗之分析与鉴赏示例》为题,在台大文学院的演讲……经由夏济安主编的《文学杂志》刊载,后又收入《文学杂志》的论文选集《诗与诗人》而长期流传。……同时陈先生任教美国……有“中国的抒情传统”的说法……在《陈世骧文存》出版后,不但增进了大家对中国古典诗歌某些易于忽略面向的了解,更是对于中国抒情传统有力的诠释。
一九七八年秋高友工先生自美返台,在台大客座一年,这一年中他不但在《中外文学》上发表了影响深远的理论巨作《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试论“知”与“言”》《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上):美感经验的定义与结构》《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同时由于各大学纷纷邀请演讲,因而亦掀起媒体所谓的“高友工旋风”。[1]
……
当时不仅仍在研究所就读的蔡英俊、吕正惠等人,因为上过高先生的课,承受了极大的启发;由于高先生亦接受了台大中文系里从事文学研究的年轻同仁与研究生们所组成的“文学讨论会”之邀请,作了几次重要的演讲,因而亦奠定了大家思索“抒情传统”的基础。后来高先生数度应邀返台作系列演讲,阐发更加细密,涵盖的艺文类型亦更加广阔,其后遂有《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论集》的出版。
……
台大的“文学讨论会”,后来因系里已正式成立“中文系学术讨论会”,加上许多成员学成毕业,分别任教于南北各地的大学,往返不易而告一段落。但因成员中的陈万益很快地担任了清华中语系系主任,他利用清华在台北的月涵堂,继续邀请各校的年轻学者,从事中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定期讨论。(www.xing528.com)
后来又分组,在文学批评组方面,除了一般文学理论的考察外,仍是集中在中国古典诗学的探讨与诗歌的诠释上,其主要的成员,除已在清华任教的吕正惠、蔡英俊外,尚有政大的黄景进,师大的陈文华,中央、淡江的颜昆阳、龚鹏程,辅仁的廖栋梁,台大方面则有我和后起之秀的郑毓瑜等人。终陈万益、吕正惠、蔡英俊先后担任清大中语系系主任的期间,月涵堂的聚会始终持续。直到行政支援不再,各人指导研究生的负担加重,同时更有行政工作的职责,以至工作场所异动……终于告一段落而自然结束为止。
这期间大家前后也出版了不少或与中国抒情诗的传统;或与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抒情为主的传统相关的论著……各人见解不同,甚至关切的焦点亦分歧,但终无碍其中涵蕴的以文会友之意。
……
月涵堂之聚中止后,郑毓瑜……曾在台大筹办了一个以“中国抒情传统”为中心的国际工作坊,邀请了包括耶鲁孙康宜等北美学人前来讲论,引发了各校年轻教师与研究生的热烈参与,并产生广大的各种回响。今年(引者按,指2009年)四、五月间则更由台大、政大共同筹办了“抒情文学史”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
柯庆明的回忆自陈世骧、高友工沾溉台湾学界始,至2009年4月24、25日台湾大学中文系、政治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抒情的文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此学术谱系作出阶段性回顾和展望止,生动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中文学界以中国抒情传统为中心议题的这一群学人不断切磋琢磨、互为增益的治学氛围。海外华人中国抒情传统学派在北美大陆之外的第二波发展,便孕育于这样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学术圈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