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空压缩视野: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时空压缩视野: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空压缩的要害或者说关键,是通过时间来消弭空间。但时空压缩并不仅仅意味国际金融市场分秒必争,决策的时间范域大大缩短,它同样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换。时空压缩既然成为后现代性状态下的不二真实,如何应对这一新的生存现实,便也成为当务之急。[2]这可视为哈维给予时空压缩的一个后现代阐释期待。

时空压缩视野: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时空压缩”这个术语,如是看来,正可恰如其分描述资本流动积累加速过程中,空间阻隔被层层打破,世界仿佛朝向我们崩塌下来的那种感受。即是说,由现代性促进的时空压缩趋势,到了后现代时期愈益强悍显示出来。

时空压缩的要害或者说关键,是通过时间来消弭空间。哈维指出,这极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中商品的再生产。多不胜数的地方食品体系给重组全球化的商品交换系统。如法国奶酪在20世纪70年代的大多数美国大城市中,除去若干美食店家,几无可觅。而如今走遍美国到处都是。从经济层面看,时空压缩已经使天方夜谭故事变成了真实。诚如哈维所言,一秒钟之间,银行计算机可将上千万美元从一国货币转换成另一国货币,凭借汇率的点滴差异,无中生有,无本万利。资本主义一心跑赢时间的梦想,果不就成了现实。但时空压缩并不仅仅意味国际金融市场分秒必争,决策的时间范域大大缩短,它同样意味着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换。伴随着空间关系的急遽重组,空间障碍的进一步消除,其最终导致的后现代新地理形势的出现,影响到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即是说,如果全球金融体系多少还流于抽象层面,尚没有直接介入日常生活,那么,在电视新闻之中,空间在半个小时之中走马灯般闪现切换下来,无论如何就是充满后现代意味了。

哈维看到的是中东巴勒斯坦人在阳光灿烂的街道上投掷石块;非洲的翠绿山谷里,卢旺达的胡图族和图西族在相互屠杀;他看到秘鲁一张城市游击队员的脸,看到巴黎人在街边喝咖啡,看到了给洪水淹没的中西部小镇。而《探索》频道干脆就把我们带到了喜马拉雅山。杂货店里,则充斥着肯尼亚扁豆、加利福尼亚芹菜、北非的土豆、加拿大的苹果,和智利的葡萄。世界变成了一个摸彩袋,我们司空见惯的是仿制、拟像和并置,而这些正是后现代艺术的特征。日常生活中同一时间和空间里,各式各样商品世界聚合到一起,构成各式各样的拟像,它们互相交织起来,几乎就消抹了一切原初的痕迹,其生产过程和其中包涵的种种社会关系,亦已深藏不露,不见丝毫痕迹。结果是拟像反客为主,果不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时空压缩既然成为后现代性状态下的不二真实,如何应对这一新的生存现实,便也成为当务之急。《后现代性状况》一书题为《时空压缩的对策》的第四部分第七节中,哈维枚举了时空压缩的五种应对方式:

其一,解构主义的对策。解构主义怀疑一切,试图摧毁一切,故而是动摇了一切基本命题。但是解构主义挑战真理、伦理和意义约定俗成的标准,将一切宏大叙事消解为语言游戏,结果导致虚无主义,给或者是更为宏大的真理话语卷土重来铺平道路。

其二,随心所欲否定世界的复杂性,好用言简意赅的修辞话语来做大而无当的概括。结果是左派右派的各种标语扑面而来,肤浅的意象遮盖了复杂的意义,而且最终是深化了偏见。

其三,政治和知识生活里走中间路线,撇弃宏大叙事,可是也少见行动。它比较适合后现代主义的地方文化保护路线,也尊重他者。但结果难免狭隘近视,视而不见资本流动的普遍性力量。

其四,知难而上,用哈维的话说,是通过建构可望反映并且掌控时空压缩的一种后现代语言、一种意象,来驾驭这只猛虎。他认为法国的两位文化理论家波德里亚和维瑞里奥的狂热文字,就属于这种类型。甚至美国的詹姆逊,有时候也把握不住,落入了这个套数,从而对他试图表征的现实,以及原本可以恰如其分来表征现实的语言,都有所失控。(www.xing528.com)

最后一种应对是多元共存(schizophrenia)的分析。它是第四种反应的深化,跟精神分裂症也是同一个词。哈维指出,此种后现代的夸张修辞发展下去,就像詹姆逊读一位精神分裂症女孩的自传,指出其焦虑紧张的表象背后,自有欣喜若狂的幻觉。同样,德勒兹和伽塔里加上福柯的赞许,也建议我们接纳这个事实,那就是资本主义无孔不入在策动激活“我们的”艺术及科学精神病潜流,一如它们凝化而产生疾病,即精神分裂症。所以在德勒兹和伽塔里看来,革命者就要有担当,直面精神分裂过程,直面社会分崩离析的现实,直面差异。因为精神分裂者陷入了欲望之流,虎视眈眈威胁着社会秩序。要之,哈维最终是引了英国商界大亨阿兰·苏格的一段话作结:“假如大规模生产手提核武器有市场,我们一样来开拓这个市场。”[1]

很显然,对于时空压缩的上面五种应对模态都不是周全之策。在哈维看来,后现代的时空压缩状况,在许多方面都是进一步放大了以往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的困境,如1948年欧洲革命,以及“一战”之前的欧洲氛围。我们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反应由是观之,比较以往虽然似曾相识,但是在许多方面又多有不同。对此哈维下面这一段话,足以说明:

西方资本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时空压缩愈演愈烈,无论是在政治、私人还是社会领域,变化无常、支离破碎都是它的一贯特征。这似乎在指向一个让后现代状况多少显得另类的经验语境。但一旦将这一状况置于它的历史语境之中,视其为此起彼伏时空压缩历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明白这一历史萌生于资本积累及它永远在尝试通过时间消抹空间并化解周转时间的压力,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将后现代状况拉进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和阐释视野中来。[2]

这可视为哈维给予时空压缩的一个后现代阐释期待。哈维本人从地理学角度,概括了西方文化中空间观念的变迁:在中世纪,人们是凭借感觉来描绘地图;文艺复兴时期透视规则凸显出来;启蒙时代将文艺复兴的透视传统发挥到淋漓尽致;而从1948年开始,时空压缩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现,其70年代之后的进一步深化,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后现代状况的诞生。

注释

[1] Harvey Davi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Cambridge,Mass:Blackwell,1990,pp.352.

[2] Harvey David,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Cambridge,Mass:Blackwell,1990,pp.306-3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