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法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习性和趣味的不平等

英法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习性和趣味的不平等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布尔迪厄明确反对以想象力和理解力神秘结合来解释审美现象的康德美学,认为审美活动事实上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影响。据布尔迪厄的解释,“习性”就是社会生活和个人情志双向作用下来,集聚在个体和群体身上的总体持久性情。不同趣味的消费群体,可以决定商品的不同地位。虽然,在布尔迪厄看来,这无孔不入的的权力计谋,更多地同经济和政治力量纠结在一起,故此是更多地是在出演一种趣味不平等的合法化功能。

英法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习性和趣味的不平等

那么,什么是“习性”?布尔迪厄明确反对以想象力和理解力神秘结合来解释审美现象的康德美学,认为审美活动事实上不可能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影响。但是人类的审美和文化活动是不是完全可以由阶级区分这类外部因素来加说明,反过来将康德传统的主体意识一笔勾销?布尔迪厄的回答是否定的。他的“习性”(habitus)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上提出。什么是习性?据布尔迪厄的解释,“习性”就是社会生活和个人情志双向作用下来,集聚在个体和群体身上的总体持久性情。它是特定的阶级与文化使然,涉及到同一阶级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体验。如布尔迪厄认为,工人阶级的习性说到底是因一种生活必需资料的匮乏使然:

习性是由必然性构成的一种德行。这个基本命题在工人阶级身上表现得再清楚明白不过,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必然性包括这个词通常所指的全部含义,即是说,必需品不可避免地给剥夺一空。[1]

所以必然性逼迫之下产生的趣味,必然就是形似穷凶极恶的物质追求,它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性情,足以同革命的意愿声气相求。由是观之,社会阶级的界定,就不光取决于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同样取决于“通常”联系着这一地位的阶级习性。布尔迪厄特别指出,“通常”这个词在这里,可是有着大量统计数据支持的。由此可见,“习性”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一方面跳出了结构主义见物不见人的局限,一方面又避开了高扬主体,视艺术家为造物主浪漫主义窠臼。

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体现的是粗鄙习性,那么当代技术社会的中坚,受过良好教育年轻一代“技术”阶层,又当何论?布尔迪厄指出,同他们的长辈一样,这些年轻人阅读科学和技术著作,不过比较起来看,他们的趣味会分出一点给哲学诗歌。同长辈相似,他们也不是博物馆的常客,不过假若要去,他们通常会去现代艺术博物馆。这一倾向在出身中产和上层阶级的技术青年中,尤其明显。他们大都知道一大堆音乐家和作曲家的名字,醉心现代艺术和哲学,也经常造访影院。但是年轻一代技术阶层与其父辈,不论是原本就出身小资的小资也好,抑或从工人阶级当中脱颖而出的小资也好,最大的不同在布尔迪厄看来,还是在于他们的外表特征,即服饰和发型传达的符号信息。简言之,年轻一代接近学生风格,追逐时尚,张扬个性;他们的父辈则偏爱“稳重得体”,抑或“适合身份”的服饰,那正是事业有成的小资们的典型选择。

小资们的趣味应该是比较典型的艺术趣味。但是艺术趣味,同样也体现在商品上面。不同趣味的消费群体,可以决定商品的不同地位。对此布尔迪厄说:

根据人们的趣味来做选择,这也是一个鉴别商品的过程。商品客观上是跟人们的社会地位同步的,它们“并肩而行”,因为它们在各自的空间里面,大体是处在相同的位置,不论电影还是戏剧卡通还是小说,服饰或者家具,选择总是由机制来相帮完成的——商店、剧院左岸抑或右岸)、批评家、报纸、杂志——它们本身是根据其在一个特定领域中的地位,来得到定义的。而这个领域的确定,依据的又是相似的原则。[2]

即便如此,布尔迪厄表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实际上也是无所不在,涵盖了文化实践和符号表征的所有领域,包括衣着、体育饮食、音乐、文学、艺术等等一应各方各面的趣味偏好。这里的关键词还是“趣味”。虽然,艺术和文化消费本身并不生产阶级不平等,但是社会主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是在文化和艺术的消费中彰显出自己的阶级符号,故而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完成了社会秩序的再生产。这一点上布尔迪厄应有似于福柯,视权力无所不在渗透到认知表达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想当然甚至天衣无缝的观念,背后也潜藏着视而不见的权力阴谋。虽然,在布尔迪厄看来,这无孔不入的的权力计谋,更多地同经济和政治力量纠结在一起,故此是更多地是在出演一种趣味不平等的合法化功能。

《区隔》中布尔迪厄引了马克思的这一段话:(www.xing528.com)

人类首先被看作是私有财产的拥有者,即是说,一个排他性的拥有者,他的排他性的所有权一方面使他保有了他的个性,一方面也使他与其他人分别开来,同时也联系起来……私有财产是人类个人的、独特的,从而也是本质的存在。[3]

对此,布尔迪厄的评价是,占有绘画这样的艺术作品,即具有物质形式的符号对象,就是肯定自己是对象独一无二的拥有者,与此同时,肯定自己排他性地拥有对象权威趣味的判断资质,由此转化为一种具体否定,否定一切不足以拥有这件作品的人,他们或者是财力不够,或者是品位不足,或者纯然是缺乏倾家荡产来获得它的强烈动机。文化和艺术作品的消费,由是观之,自然同样缘起于这一类自由财产的绝对拥有欲望。

注释

[1]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372.

[2]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English trans.Richard Nic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233.

[3] Karl Marx,“Excepts from James Mills Elements of Political Economy”in Early Writings,Harmondsworth:Penguin,1974,p.2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