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20世纪30—90年代传媒影视中的黑人形象时,霍尔提出了“他者景观”的概念。他指出,在大众文化的表征体系中,异族形象总是被制作为一种凸显差异的他者景观。霍尔认为,人们在表征和自身迥异的族群之生理文化特征时,出于主观心理因素或为满足社会需要,总倾向于将其置放入诸多二元对立组之中,譬如野蛮/文明,愚笨/聪敏,奴性/独立、懦弱/勇敢、懒惰/勤劳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标识、强化差异,是塑造异族形象的核心。霍尔同时指出,“他者景观”是一个漫长时期的意义累积过程,它由互相关联的诸多视觉影像、文字材料合力建构,而非由此时此地的单幅画面独立塑造。因而,他者景观的要义也就是,种族差异是在整个跨媒介、跨文本的庞大表征体系内被勾连起来的:“在表征中,一种差异似乎吸引着其他差异——合起来就构成一个他者的‘景观’。”[1]
不妨先从霍尔解读新闻报道的教学实践引入。他曾提及英国《太阳报》对1992年巴塞罗那男子百米赛跑冠军克里斯蒂的一则报道,霍尔指出,报道并未将重点放在克里斯蒂取得的体育成就或他的英国国民身份上,而是拿他在奥运会照片上被凸显的“午餐盒”大小的生殖器大加调侃打趣,这又给克里斯蒂惹了麻烦,英国的午餐盒公司在看到这则报道后,上门寻克里斯蒂来作广告代言。在讲完这个例子后,霍尔向学生们抛出问题,为何在媒体塑造的黑人形象中,黑人生理特征尤其是性特征被当成表征的重点?是否真的如法国黑人作家弗朗兹·法农所说的那样,白人们对黑人的性生活很着迷?
姑且从霍尔笔锋打住之处重新展开,以他经常使用的意指实践的分析方法,窥探这一“午餐盒”景观中的符号运作机制。先作这样一个联想,即便没有小报对克里斯蒂的调侃,人们在单纯观看这则报道的配图时,能避开对黑人生理特征差异的过分关注吗?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的。如霍尔反复强调的那样,单幅的影视形象并不能标识种族差异,我们读解出的文化意义必然是大众传媒塑造的一系列影像对种族差异反复重申的结果。
在克里斯蒂的形象中被突出标识的“午餐盒”,之所以能被营造为他者景观,不仅是那张奥运会的照片和《太阳报》的文字报道进行图文互动的结果,它还勾连起关于黑人运动员的其他报道,勾连起诗歌小说和影视剧中的一系列黑人形象,甚或关联起以知识形式浮现于我们脑海中的人种学意义上的分类体系。如此也就形成了霍尔意义上一整个关涉种族差异的表征体系,“午餐盒”这一局部生理特征差异,就得以被塑造为影响种族文化定位的他者景观。
霍尔曾开玩笑说街边的黑人漫画速写,只需寥寥几笔——厚唇、卷发、宽脸、宽鼻,就是栩栩如生的黑人形象了,这正如店铺里逗孩子用的滑稽黑人玩偶或食品袋上印的黑人保姆憨厚的笑脸。这境况事实上和“午餐盒”景观一样,皆是霍尔所言的运作于种族差异表征体系内的符号定型化策略。他还进一步归纳出定型化的三个要点:一是它借助简单容易把握的局部特征,将(种族)“差异”固定化;二是它能够帮助建立起社会秩序和符号分类体系,进一步说,也就是复杂含混的文化事项在此都被简约为诸多二元对立组,区分出正常的/变态的、洁净的/玷污的,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等等;三是它预设了权力的不平等,种族中心主义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霍尔谈及的符号定型化策略要置放入上述所言的跨媒介、跨文本的整个表征体系,唯有这样,才能理解运作于他者景观中的完整符号意指链。具体说来,“午餐盒”抑或黑人速写漫画,仅仅是关涉种族形象的简单符号能指,但它同时位于黑鬼、黑人小混血、快乐的土著、顺从忍耐的黑人保姆等一整个形象体系中,在差异的交互运作中方得以意指整个黑人族裔文化,虽然在这里它以过分简化的面貌出现,与速写式的生理特征相连的是生性懒惰、习惯撒谎、热衷盗窃、愚笨孩子气等族裔形象。相应地,白人在与之相反的维度上认同自身的族裔形象,对应的是坚毅、勇敢、聪敏、幽默等形象定位,如此,整一个文化意义空间就由于定型化实践有了高下之分。
值得注意的是,霍尔进一步指出,在种族形象的表征实践中,并非是预想中的由白人制作他者景观,将黑人定型化那么简单。在这一表征实践中被反复标识的差异自身是云遮雾障的,它并不单纯服务于种族中心主义的权力支配关系,这也使得固定差异的定型化实践变得复杂起来。霍尔提醒我们有四种关涉差异的理论资源同样需要被关注,包括索绪尔的符号学、列维-斯特劳斯和玛丽·道格拉斯的人类学、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以及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借助这些理论家对差异的探讨,霍尔试图表明种族形象的表征实践还关涉身份认同、情感体验和非理性的欲望,它是不同文化族群交流、互动的场域。他从英国另一位文化研究学者理查德·戴尔(Richard Dyer)《神圣的身体》(1986)一书中借来了一个合适的案例,也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家喻户晓的美国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Paul Robeson)的个案。在那个年代的影视圈中,罗伯逊显然是一个颠覆性的形象,他不仅有悖当时主流媒体塑造的一般黑人形象,还直接逆转了黑人明星在影视圈中的定位:为黑人民族而歌唱的斗士替换了专事滑稽戏的小黑鬼们。霍尔也强调了罗伯逊的独特文化身份和他在表演中有意为之的反抗,譬如罗伯逊的扬名之曲《老人河》的歌词,在罗伯逊后来的演出中几经修改,往昔的顺从基调被政治反抗的呐喊替代,在黑人圣歌悲苦、忧郁、苍凉的音调外,政治元素被有意添入。
为分析罗伯逊的个案,霍尔援引戴尔在评价罗伯逊时提出的“黑人典型性格”和“返祖现象”,他强调指出,罗伯逊表演中被突出标识的种族差异(比如情感性、自然性、即兴)在不同族裔的观众群体那里会带来不同的解读。黑人获致了一种寻根体验,他们从一种暴烈、未开化的原始情感表达中看到了黑人应有的样子,并体验到原始族裔的归属感。而在白人观众那里,则是另一番境况。霍尔在这里并未就此深入讨论,只是在分析完之后感慨说不管如何,罗伯逊有意为之的颠覆行为,还是未能跳脱强化差异的种族表征体系。
事实上,霍尔在评论罗伯逊成功的原因时,已开始将分析的重点从种族符号的制作者转移到了接收文化意义的观众那里,只不过他还是避不开长篇累牍引用他人理论的习惯。而在他解读60年代以后电影营造黑人形象的新策略时,方才展现出“霍尔模式”所带来的理论活力。在他看来,生产者与观众在文化领域的互动由于消费主义的介入而变得愈加复杂,他认为这一时期种族符号的制作者塑造出的他者景观,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看游戏,旨在主动迎合挑逗观众的欲望与情感,这就使这一时期新涌现的诸多颠覆性表征方式变得含混难辨:这些颠覆性的新形象是黑人民权运动所带来的种族文化观念上的进步吗?或仅仅是利用他者景观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还是为迎合这一时期统治意识形态对差异性的需求?又抑或兼而有之?(www.xing528.com)
为解答这些疑惑,霍尔专门分析了这一时期电影中一系列颠覆性的黑人形象,进而归纳出运作于他者景观内部的三种“移码”策略。第一种影片里表征出的黑人形象被霍尔概括为“黑人男子气概”。他评论说,这类影片中的黑人形象实际上可看做以往影片里白人形象的一个翻版。黑人在这里一反以往顺从依赖的孩子气,不再是处处惹祸的倒霉鬼,相反,他们穿着得体、充满魅力,从事各种冒险勾当却总能避开惩罚,而且这类电影总是以他们成功击败白人对手作结。霍尔进而将这类电影称作“复仇的影片”,他强调说,这类电影实际上是在利用黑人来吸引观众,也可以命名为“利用黑人的电影”。在霍尔那里,这类电影实可看做一种逆向的定型化,它并没有逃脱黑人/白人、愚蠢/聪敏、坏/好等二元对立组,而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制造出另一种刻板印象。
霍尔将第二种移码策略概括为“黑是美的”,指出这类电影借助塑造出一系列积极的黑人形象来反拨以往对黑人的刻板印象,但是霍尔同样指出,这类移码实践也未能构成对二元对立组的真正挑战,它只是在表征体系内部添进了新内容,而以往与肮脏、暴力相连的黑人形象未能被清除出户。在他看来,这一表征策略和新时期对文化多样性与种族差异的提倡直接相关,差异成为被接受、被颂扬的对象,新添入的异族文化身份也据此更有效地服务于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建构。
第三种移码实践则更为复杂,霍尔将它称作一场内部的争夺战。不同于前两种移码实践,这一表征体系不再回避以往与歧视、偏见直接相连的黑人族群特征,它将黑人的身体特征,尤其是性特征作为表征的中心。霍尔特地列出美国摄影师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几幅独特的作品,摄影师对黑人性特征的呈现不再是上文谈及的“午餐盒”景观,而是陌生化手法带来的奇异诡谲的艺术再现,他指出在这些照片里,黑人的身体被塑造为既引发欲望又带来排斥的矛盾场所,霍尔称这种移码实践直接利用恋物情结,它同贬损、拒斥、危险、欲望等矛盾情感相连,是一种有意营造的“色情”观看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旨在颠覆以往黑人形象的移码策略,实则迎合了文化场域中处在权力斗争中的双方——白人/黑人、西方/他者,而这自然和霍尔强调的运作于他者景观内的消费逻辑脱不开干系。霍尔在此既未否认种族定见在文化消费中不断复制,也未否定新时期种族表征实践的积极意蕴,在他的分析中反复重申的是表征体系内部复杂的权力—主体交织关系。在这一章的末尾霍尔做出如是概括:
我提出它们,是为了充分认识作为一种实践的表征之复杂性和矛盾,也为了指出尝试拆解和颠覆一种种族化表征体系怎样和为何是一种极端困难的操作,关于这种操作——表征中的情形全部如此——不可能有绝对的保证。[2]
事实上,正因为霍尔承认表征领域的对话性,强调掌控话语权的阶层永远无法将意义完全固定下来,也就无法将围绕种族形象的权力斗争引向一个固定结论。在他看来,表征领域不断向边缘滑动的意义,总是尝试颠覆既定权力秩序,这才使文化空间内部总是预留了反抗空间,而正是这一独特的霍尔模式使他在族裔身份问题上开出新的理论境界。
注释
[1] 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34页。
[2] 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9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