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立元
2004年到2008年我曾经主持了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汪涌豪、张宝贵、张岩冰等先生都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撰写者,后来结项成果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前几年中国美学界曾经围绕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美学开展过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我是这场争论一方的主要代表,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全面、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所以,2010年当复旦大学启动人文社科985计划、招标重大项目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想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这个题目。于是迅速组织队伍(主要是中文系文艺学学科的有关老师),共同提出申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的项目设想。经过几轮竞标和专家审核,此计划成功地被学校批准立项。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讨论,确定了六个子课题并作了分工:我负责马克思前期美学思想研究;汪涌豪负责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应用的研究;陆扬负责英法美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王才勇负责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张宝贵负责现代(1919-1949)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张岩冰、杨俊蕾负责后马克思主义的性别和精神分析学研究。
这几年,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各自分工的方向努力工作,研究的进展总的比较顺利,2012年学校对重大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时,本课题组发表的阶段性成果多达20余篇,顺利通过了考核。2013年,根据六个子课题的内容,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签署了合作出版“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丛书”(六本)的合同。到最近,我们课题组成员基本上完成了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也就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这个重大项目预定的目标。经与出版社协商,丛书拟分两批推出,第一批四部:《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兼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朱立元著)、《在传统与现实之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视域下的古代文论研究》(顾文豪著)、《文化马克思主义——英法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陆扬、王曦、竺莉莉著)和《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研究》(王才勇、方尚芩、王婷、刘婷著);第二批两部:《现代时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张宝贵著)和《后马克思主义的性别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张岩冰、杨俊蕾著)。这六部著作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探索和辛勤劳动。我想,这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研究应该会有所推进、有所帮助的。(www.xing528.com)
当然,这套丛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我们这个方向研究工作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是个开放性的庞大课题,我们这六部书只论及其中极小、极少的一部分,今后的研究空间还无限之大。这需要我们文艺学美学界的学者同仁共同努力,来逐步写出这部“大书”,完成这个伟大的世纪工程。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写于2015年初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