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被打破了

两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被打破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两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终因近半个世纪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对比而被打破了,雄踞中原的曹魏政权以其强大的实力于公元263年灭掉蜀国。作为统一的国家,西晋确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在经济方面,西晋统治者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安定社会秩序。而饱受灾难的五胡民族乘机挣脱枷锁,大败晋军。

两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被打破了

第二章 两晋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平衡格局终因近半个世纪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力量的对比而被打破了,雄踞中原曹魏政权以其强大的实力于公元263年灭掉蜀国。曹氏政权在为统一南北做出努力的同时,自身的生存却出现了危机。265年,司马炎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他登台祭天,受魏“禅让”,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晋(史称西晋),十余年后,晋平吴成功,于是,汉末近一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就此结束。

作为统一的国家,西晋确立了一整套官僚制度。在经济方面,西晋统治者实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安定社会秩序。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90年司马炎死后,爆发了“八王之乱”,司马氏集团内部开始了一场长达16年腥风血雨的大屠杀。而饱受灾难的五胡民族乘机挣脱枷锁,大败晋军。其中匈奴贵族刘渊和氐族首领李雄分别建国独立。公元311年,匈奴割据政权将洛阳化为废墟,俘虏西晋皇帝怀帝。一部分西晋官民逃至长安后,不甘失败,又立秦王司马邺为帝苟延残喘;另有大批官民纷纷渡江南逃,并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公元316年,司马邺被迫投降于刘曜,西晋至此灭亡。

西晋虽然是一个统一国家,但由于晋政权始终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冲突,其统一之中包含着分裂的因素和不安定的成分,它的文化很难表现出一种大一统的格调。想想上玄学盛行,佛教也得到相当的发展。虽然玄学与佛教作为新的思想因素会给没落的儒学注入一些新的活力,但终难掩其腐朽没落的一面。

从晋室南迁到刘裕建宋的103年中,中国处于南北分状态。由于双方实力相当,无论南方祖逖桓温等人的北伐,还是北方苻坚声势浩大的南侵,均以失败而告终。在长江以北,各少数民族纷纷登场,轮番扮演着政治舞台上的各种角色。在长江以南,晋宗室建立了一个流亡政权,虽为西晋正统传人,却一直没能积累起强大的实力去收复江北,因而也就难圆往昔司马氏的辉煌之梦。(www.xing528.com)

西晋灭亡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起近二十个少数民族政权。政权更迭频繁,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衰落凋敝,北方各族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永嘉之乱后,洛阳陷落,中原人民纷纷南迁。公元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建立东晋。东晋政权的政治基础是流寓江南的门阀贵族,他们满足于门第的清高、官职的显要,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与理政能力,导致东晋政权很快走向衰败。东晋末年,内有桓玄专权,外有孙恩、卢循起义的打击,东晋政权奄奄一息。出身寒门的刘裕以挽救朝廷危亡起家,安内平外,并最终成为东晋王朝的掘墓人,代晋自立。

东晋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北方农民不断渡江南来,补充了南方劳动力的不足,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农民的合作,北方的生产工具和劳作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的互补,直接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于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从此开始南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