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语言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点。
第一,入乡随俗,随地就音。由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回族人口分布地域广,几乎遍布在全国各地,古来有“回回遍天下”的说法。大约在明代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根据这种分布格局和特点,回族使用汉语是入乡随俗,随地就音,即居住在哪里的回族就使用哪里的汉语方言。正如回族谚语中所说“哪里的回回说哪里的话,哪里的回回唱哪里的歌”。回族语言内部也和汉语一样,有着不同方言的区别,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等,其中讲北方方言的最多,大约占到回族总人口的90%。北方方言里讲西北支方言的回族占了全国回族人口的一半。(www.xing528.com)
第二,保留有阿拉伯语、波斯语语言成分。回族在接受汉语,使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的同时,保留了不少自己原有语言的成分,即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语言成分。这不仅是出于回族宗教信仰的需要,也是回族生活习俗和民族感情在异域他乡的表露。阿拉伯语、波斯语语言成分在汉语中的保留表现在回族语言的各个层面上,诸如语音、词汇、语法等,尤其是语音和词汇上。回族语言中保留下来的阿拉伯词语有安拉、阿丹、哈里发、穆斯林、尔林等;回族语言中保留下来的波斯语有胡大、阿訇、满拉等。
第三,回族语音和汉语的最大区别是有回腔和汉腔的分别。在国内不管你走到哪里,只要是回汉杂居的地方,通常都能通过语言的腔调区分出他们是回族还是汉族。一般来讲,在回腔里儿化韵比汉语的更多。回腔里的“er”音位在作儿化韵的时候,读卷舌音[er],在单独使用或作辅音拼写外来词语时发舌尖中浊颤音[r]。这主要是回族在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时,一般都力图尽量保存这些词语原有的发音方式造成的,属于闪含语系闪语族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以及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里都有这个音,所以就自然而然地保留在回族语言里了。同时回族话里把汉语韵母中的后鼻音多读作前鼻音。如把“耕”读作“根”,把“英”读作“因”,把“东”读作“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