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技术革命
◎今日伏尔加河畔的乡村风貌,这里曾是古印欧人的最初家园。
大约10000年前,漫长的第四纪冰川终于开始消退了,地球气候开始好转,覆盖着北半球许多地区厚达数千米的冰层终于开始融化了。又过了几千年,除了在高山地区,北半球冰川终于消退到了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广袤的欧亚大平原终于被悠悠青草连成了一片。在严寒下苦熬了10万年的人类始祖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开始遥望地平线尽头的文明曙光。
在今天乌克兰东部和俄罗斯南部,在高加索山脉以北,东到亚速海,西至里海之间,有一个大平原。我们一般称其为乌克兰平原或东欧平原。在这个平原中,流淌着两条大河,伏尔加河和顿河。这里气候适宜,水草丰富,地势平坦,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成了现代西方人的母亲河,因为6000年前,这两条大河所浸润的土地上生活着现代西方人最初的祖先——古印欧人。
古印欧人显然是人类历史早期最了不起的游牧民族,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和华夏古文明那样的农业种植技术,只能靠捕猎为生,寻找食物成为了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游牧和迁徙成为了古印欧人的最显著特征。然而,由于人类身体上的局限性,人类的活动半径很小,就像今天在上海,如果没有车的话,周末最多也就是出去看场电影,想走得太远是不太现实的。古印欧人也一样,如果没有技术和运输上的保障,他们也是难以进行跨越高山大河的集体性迁徙的。然而,在公元前4000年古印欧人大迁徙的前夕,古印欧人取得了两项革命性的技术成就,为他们日后的大迁徙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这两项技术革命就是轮式车的发明和马的驯化。
在公元前4000年古印欧人大迁徙的前夕,古印欧人取得了两项革命性的技术成就,为他们日后的大迁徙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这两项技术革命就是轮式车的发明和马的驯化。
轮式车的发明可以称为原始人类最不可思议的发明之一,莱特兄弟飞上蓝天,在自然界中有无数鲜活的例子可以借鉴,但在自然界中,却几乎找不到主要以滚动方式生存的动植物,更没有轮式的结构可以借鉴,也没有“车”这个对应的概念,对于主要依靠模仿的人类始祖们来说在没有任何理论和实例做借鉴的情形下是怎样认识到“轮”这个结构、它的功能并将它和“车”结合的呢?这是一个史前技术革命中最激动人心的谜。在今天发掘出的古印欧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轮子,比如在波兰南部公元前4000年的古印欧人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陶制轮子,显然这些轮子是用在运输车辆上的,因为所有的轮子中心都打了连接车轴的孔,而且当时的车辆,已经是四轮双车轴的“现代”设计了。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公元前2000年左右东伊朗的古印欧人使用的轮子已经进化到了有轮辐、轻便、精巧甚至相当时尚。此后的4000年里,人类生产的轮子,除了材料,几乎已经不需要再做多少结构改进了。(www.xing528.com)
◎公元前2000前东伊朗人生产的轮子(收藏于德黑兰国家博物馆)
有了自备车,一切都好办了。大迁徙过程中,令人头疼的工具、牲畜、老弱病残的运输问题迅速得以解决了。剩下的问题是,谁来做司机呢?用人来拉,学黄包车夫自然也是个傻办法,但原始人类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当时的欧洲平原上活跃着一种奔跑迅速、性格温顺的食草动物,它们被称为欧洲野马,在乌克兰第聂伯河西岸公元前4000年德累夫卡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具有明显戴马嚼子痕迹的家马,这说明至少在6000年前,古印欧人已经成功地驯化了欧洲野马,开始使用马作为司机了。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欧洲野马的风采了,因为自然界最后一匹欧洲野马在1875年死在了莫斯科动物园里,德国的斯蒂芬野马是欧洲野马的近亲,这些野马个体很小,身高在100公分左右,是一种弱小的动物,它不能承受骑手的重量,用尽可能轻的材料制成的两轮车,也要用四匹马来拉。经过长时间的饲养和人类有目的的人工选择,直到公元前800年左右,马才能驮一个轻骑兵,再过了几个世纪,要到中国的战国初期和欧洲的罗马共和国鼎盛时代,才出现了当代这样的“巨型马”,可以承载一个全副武装的骑兵。正因为马的驯化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所以当时质量好的马和养马技术基本还是掌握在游牧民族的手里。在冷兵器时代,一旦那些游牧民族骑着高头大马冲出他们通常居住的大草原,杀入文明世界,他们在军事上都是令人生畏的。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由于中国本土始终无法培育出强壮战马,北方游牧民族依靠着骑兵的优势,对高度发达的中原王朝的威胁一直持续了2000年,甚至到了拥有先进火器的明朝末年,明朝军队在和东北游牧民族的骑兵野战中,几乎还是捞不到一点便宜。
因为马的驯化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所以当时质量好的马和养马技术基本还是掌握在游牧民族的手里。在冷兵器时代,一旦那些游牧民族骑着高头大马冲出他们通常居住的大草原,杀入文明世界,他们在军事上都是令人生畏的。
◎斯蒂芬野马,人类驯养马的始祖——欧洲野马的近亲。
◎古罗马的“赛马车”比赛。这类比赛相当于现在的F1,每年在古罗马竞技场举行一次。赛车比赛当天,万人空巷,现场观众可多达25万人。奥斯卡获奖影片《宾虚》中就重现了当时比赛震撼的一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