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孟思想的流变: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

孔孟思想的流变: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孔孟思想的流变《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由于“百家争鸣”,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学说适应时代的需要;因为时代变了,学说本身也需要发生变化,所以他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变,乃至有人称孟子的思想,对于孔子而言,有“革命性”。

孔孟思想的流变: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

◎从克己复礼”到百家争鸣”:孔孟思想的流变

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

——黄仁宇《孔孟》

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祖原为宋国贵族,后逃难到鲁国。他的父亲曾做过鲁国的大夫。传说孔子是他的父亲和他的母亲在郊外“野合”的结果,也就是说,当时的风气还相当的开放,存在着类似于现在流行于甘肃等地“花儿会”的情况。所以有时候想来,为什么后来宋代的理学家们,面对祖师爷的这段身世,居然会想出那种“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口号,也真是有点莫明其妙。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代的末期。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中年以后,还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司寇(主刑狱官,其职责是驱捕盗贼和据法诛戮大臣)等职。这其中,最有名的事,就是他上任不到7天,就诛杀权臣少正卯,大快天下人心。去职后,周游列国,到处游说,晚年又回到鲁国。他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

前面已经说过,在春秋的时候,周朝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也就是说,尽管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的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一切事情,仍以道德的名义进行,那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还没有揭掉,所以孔子对当日的社会,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

相对于后来的孟子,就会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

由于孔子一生以维护天子的统一天下和重建文武周公事业为己任,所以花了大量的力气来探究夏商周三代变革的历史,得出了“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的结论,意思是说,三代的制度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有所变化,但基本的方面没有改变。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周王朝也将百世不替地延续下去,周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诸侯、大夫等人的僭越应该结束。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他又说,“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在孔子看来,各守其位,各施其职,也就是“正名”,乃是达到天下有道的有效手段。那么,怎样实现“正名”呢?孔子认为,不能单靠政治手段,也就是说,要在“刑”、“政”之外,借助于“德”和“礼”,而且要把后两者视为首要的统治手段。所以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政治刑罚的手段来统治人民,只能免于犯罪,却没有自觉惭愧之心;如果用道德和礼教来引导人民,人民不但自觉惭愧,而且会真心归服。

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

黄仁宇先生指出,春秋时代的车战(中国古代以马拉战车交战为主的作战方式。据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车战,经商代、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这一时期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驾乘战车作战也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征),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这些态度与欧洲中古的骑士精神很相仿,所以,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的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还能欣赏“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他要学生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就是说,能在相当适意的心情下体味大自然人生。(www.xing528.com)

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孔子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方面,摸索了一些有益的符合认识规律的东西。他推广私人讲学,对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体制有相当的贡献。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商人、农家子弟入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这是学术下移的历史趋势的必然结果,而这一口号的提出,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历史潮流的发展,其意义不容低估。

当然,孔子也没有料到,他所主张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原则,竟然会由自己来打破。

孔子被后世尊封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司马迁也将他列入“世家”,也就是说,享有与诸侯平等的地位。这当然既有他学术的魅力使然,也与他的人格魅力有关。相反,随后的孟子就缺少他的这种吸引力,尽管孟子是“亚圣”。

孟子的生卒年月,不能详细确定,但大致是在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289年之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孔子嫡孙子思,所以说,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还是有很大的渊源。

不过,由于他最活跃的时期,乃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由于“百家争鸣”,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学说适应时代的需要;因为时代变了,学说本身也需要发生变化,所以他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相当大的改变,乃至有人称孟子的思想,对于孔子而言,有“革命性”。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大臣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主而另立贤人,难怪后来朱元璋夺得天下后,要将孟子从庙里撤出来,让他吃不上冷猪头肉。又比如,梁襄王问他:“天下恶乎定?”他说:“定于一。”至于如何统一,则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他还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与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规矩大相径庭了。

孟子也要求推行“仁政”。他认为要行“仁政”,首先要使“民有恒产”,使每家农产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宅边种着桑树,家中养着鸡、狗、猪等家畜,吃得饱,穿得暖,50岁以上的人有丝织品穿,70岁以上的人有肉吃,遇到灾荒,可以避免死亡。由此可以看出,他所提倡的这种恒产,实际上是要巩固以自耕农相结合的个体小农经济

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当然与当时的社会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思想都相当的早熟,有一定的超越性。

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就是甚至在纸张都没有发明,文书尚需要用竹简木片传抄的时候,就出现了至圣和亚圣,并能对以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政治体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至于有人将其比作苏格拉底柏拉图

有人说,这是因为华北黄土地带,耕耘容易,农业既盛,人口增加,交通义便利,商业开始互通有无,社会流动性变大,加以铸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间,影响到农具和兵器等等。黄仁宇先生说,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却没有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至于地理条件对中国历史的决定性影响,由于在第一个专题中已经有了相当详细的说明,在此略去不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