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DNA分子结构,就必须先知道DNA的成分,然后将这些成分组合排列起来。
人们经过研究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即DNA)是由另外四种更加微小的核苷酸组成,它们分为嘌呤和嘧啶: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生物学人们习惯用四个英文字母缩写代替。
知道了DNA的成分以后,生物学家们一直认定两个嘌呤应该连接一起、两个嘧啶连接一起。可是这样一来,它们的结合形状并不规则,难以构建DNA的分子结构图。
1952年,化学家查伽夫做了很出色的测量工作,他测定到嘌呤和嘧啶的总数量是相等的,而且数量还是交叉对应相等,即腺嘌呤等于胸腺嘧啶,鸟嘌呤等于胞嘧啶。
克里克和沃森从中得到了很大启示,如果说四种物质交叉对应相等,它们应该不是大家认为的同种物质结合,而是异种物质对应结合,即嘌呤对嘧啶。这就是DNA特殊的碱基配对原则!
◎碱基配对,一个嘌呤和一个嘧啶组合形成氢键。作为两者的连接物,再由磷原子和糖原子连接起来形成链条,围绕同一纤维轴心旋转。
克里克和沃森设想,如果这四种物质两两配对的话,DNA的分子结构只能是两条,而不是别人设想的三条。所以,他们用粗糙的铁丝和泡沫搭建构想中的图案。
通过计算,他们设想每条链上每隔3.4埃就有一个核苷酸,相邻核苷酸之间呈36°角,每10个核苷酸就出现一次螺旋重复,而且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为20埃。
◎DNA螺旋
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假设条件,搭建出初步的结构框架,两条链与纤维轴旋转对称垂直,发现这个螺旋图呈右手螺旋状。如果真实情况确实如此,那知道了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则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自然也就决定了。(www.xing528.com)
那么,DNA是怎么传递生命的密码的呢?克里克在发表的论文上添加了一句话:“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DNA在复制过程中,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分裂,然后每条链分别作模板合成新链。这样一来,每个子代DNA的一条链是来自亲代,而另一条则按照碱基配对原则重新合成,传递生命信息。
人们将这种一条链复制的遗传方式,称之为半保留式复制,生命的密码就这样通过模板准确复制,然后传到子细胞中去,完成遗传信息载体的使命,从而完成了生命传承过程。
左手螺旋和右手螺旋
伸出一只手,让大拇指指向螺旋的轴向(不必计较哪是生长方向),另外4个指头握拳,于是由手掌到4个指尖有一“前进”方向,如果螺旋前进方向(不要求是生长方向,但要求与大拇指方向一致)正好与伸出的左手相符,则此螺旋为左手螺旋,如果与右手相符则为右手螺旋。
1961年,美国生物学家尼伦伯格等人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以无可辩驳的科学依据证实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正确性。人们对遗传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从此诞生。
◎工作中的克里克(左)和沃森(右)
如果说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在揭示生物进化发展规律、推动生物学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则是开启生命科学新阶段的又一座里程碑。从此,人类开始进入改造、设计生命的征程。毋庸置疑,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科学研究,它的应用正在改变着21世纪人类的生活。
◎先于细胞分裂的DNA复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