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 认同的概念
认同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认同问题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我是谁”的问题。它在现代性的语境影响和冲击下成为当代人无法回避或轻视的问题,是社会学科相关领域研究必然面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认同是由Identity转译来的词汇,正是由于它内涵的丰富性,因此出现了同一性、身份、认同等多种不同的译法。Identity最早是哲学和逻辑学的概念——哲学的“同一性”和逻辑学的“同一律”,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和心理学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认同危机”一词,他的“认同”是“自我认同”,表现为“人格上的同一性”和“历史上的连续性”。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被称为20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自此之后,认同便从心理学拓展到社会学等其他领域。
认同包括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个人认同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内在的深度感,追求自我的统一性及连续性。个人认同是自我关于自身属性的认同,是指自我如何在成长、变化、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中保持对自身的肯定。当然,即便是个人认同,也不是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真空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在与人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所以说,不存在没有社会内容的个人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能够感受到群体内成员带给自身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具有共同社会认同的群体内拥有共同的价值、信仰和行动取向,群体身份的稳定能带来情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安定感。
1.5.2.2 认同的特征
(1)主体性。认同的主体是人,它对于自身的认同并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而是能动地参与到身份的形成过程中,进而掌握建构的主动权。认同是在主体与环境、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主体自身的态度是决定性的。
(2)能动性。认同并不是天生就被赋予和永恒不变的,更不是外部因素所能决定的,人自身对于认同的选择具有能动作用。主体可以主动地去选择某种认同,可以对社会所赋予的身份、环境表示不满和改善。认同作为主体的心理状态,可以能动地建构。当主体对目前的客观身份不满或同一性的感觉丧失时,可能导致认同危机。主体的主观认同和客观身份的冲突更凸显了认同的意义。
(3)社会性。任何个体都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的环境背景下,所以也必然地同社会、其他人建立互动关系,我们不能把人从社会中分割出来,个体对自己的感知和状态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通过自身形成与他者同一的整体关系,才能获得真实的经验,并逐步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凸显自己的特质,认同正是在主体自身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并始终处于互动的过程中。认同揭示了外在社会因素对个人的作用,强调了社会同自我的互动作用。
(4)历史性。人的认同并非持久不变的,它会因为人的经历、体验、思维、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认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个人的认同也会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正如认同问题是伴随着现代性而逐渐演变成被广泛关注的问题的。
认同是一种主观肯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包含了作为主体的人保持自身的同一性以及他人之间类同所形成的客观身份,它是在自身同社会之间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6]认同强调的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对其主体自身的地位、关系、意义、价值的找寻与承认。
1.5.2.3 场所认同的界定
本书中的场所认同是指生活、活动于场所内的主体与场所之间的双向认同。主体对场所的认同表现在身处该场所之中的人会本能地觉得亲切、舒适,主体的价值观念、文化、信仰、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与该场所产生互动与共鸣,主体会对其产生依赖和归属感。例如,北方人认同雪、风、冰,他们对踩在脚下沙沙作响的雪地感到快乐,享受雪中漫步的诗意;南方人因潮湿的天气和炙热的太阳而产生家乡感。生活在乡村的人,可能会对门前的一条小河、村口的一棵大树、一口枯井、一盘石碾留恋;作为都市的现代人,也会对生活的场所产生认同:或是街道拐弯处的一处空地,或是街心的一个公园,或是广场上的一尊雕塑。特拉克在《冬夜》这首诗中大体运用的具体意象都是我们熟知的日常世界的元素,如雪、窗户、门、房子、树、门槛、酒、面包以及灰暗和光亮等。在他的诠释中,这些存在的一般化的要素具体化为一个特殊的、地方性的情境,透露着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意义。在《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中,诺伯舒兹正是用此来进一步证明了场所的基本特质,即具体的、地方性的强烈认同感。这里的认同强调的是主体对场所的归属感、识别感和情感依附的重要性,正是人置身于某空间中能清楚地辨别自己的环境和方向,在此环境中体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以及了解与场所的关系,所以才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情感和认同。正是人们认同该场所,所以它从没有意义的抽象空间变为充满意义、精神的和心理的具体的场所。(www.xing528.com)
反之,场所又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主体的认同。场所对主体的认同不仅包括对个人自身身份的构建,而且包含其他人对该场所中群体的构想和认同。影响人们身份建构的并不是有形的建筑、街道、景观等物理配置,而是它们对于生活在此的人们意味着什么。意义源于整个身体的所有感官都参与进来的人类使用模式,以及场所自身的感官联系。“场所认同就是一系列意义与任何特定的文化景观相联系,任何特定个人或群体用来建立其个人或者社会认同。”[7]也就是说,场所的物质实体环境与主体在场所内发生的活动、记忆、事件等使用模式所呈现出的意义的集合,同时塑造了主体建构自身的方式(个人认同)以及其他人构想他们的方式(社会认同)。
主体认同是在主体与场所长期以来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来的,主体长期的生活体验、经历、事件和记忆与场所形成了稳定的依附关系,主体保持着对自身的肯定并突现了个人的认同。例如,世代生活在北京四合院内的人们不管是对建筑形式布局、公共设施、生活、居住方式,还是街坊邻居,都形成了稳定的状态,而这些要素也同时塑造了该群体的认同。但是由于城市更新带来的拆迁导致维系这种认同的要素破裂,那么主体与原有场所之间的认同丧失,可能导致认同危机。正是因为人的行为活动、使用方式与物质环境发生关联才产生了有意义的空间,即场所。正如“城市的表意不是我们坐在电影院里,阅读一本书,听音乐会或看电视时的再现表意。城市只有当我们沿着小径达到和穿越它时才有意义,它不是一个再现,而是整体的环境。在城市以及空间场域中,我们比‘积极的观众’更加积极,比互联网和CD-ROM更加互动。超越互动性,比互动性更互动的是定居。我们定居或‘生活’在城市空间的场域之中”[8]。
【注释】
[1][英]乔治娅·布蒂娜·沃森,伊恩·本特利. 设计与场所认同[M]. 魏羽力,杨志,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
[2][挪]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
[3][挪]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
[4][挪]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
[5][挪]诺伯舒兹.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3.
[6]伍庆. 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1.
[7][英]乔治娅·布蒂娜·沃森,伊恩·本特利. 设计与场所认同[M]. 魏羽力,杨志,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
[8][英]乔治娅·布蒂娜·沃森,伊恩·本特利. 设计与场所认同[M]. 魏羽力,杨志,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