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城论市:城市化场所认同研究及重建策略

观城论市:城市化场所认同研究及重建策略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题研究的开始不能不对“认同”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被称为20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这其中也呈现出了现代性认同的问题。

观城论市:城市化场所认同研究及重建策略

本书将“认同”的概念同“场所”通过作为主体的“人”而建立一种关系,力求在已有的关于场所营造方法基础之上,通过认同与场所的跨学科对接,使场所与人的关系问题更加明了和深入。

课题研究的开始不能不对“认同”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认同问题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我是谁”的问题。它在现代性的语境影响和冲击下成为当代人无法回避或轻视的问题,是社会学科相关领域研究必然面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埃里克·H·埃里克森在《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认同危机”一词,他的“认同”是“自我认同”,表现为“人格上的同一性”和“历史上的连续性”。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被称为20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自此之后,认同便从心理学拓展到社会学等其他领域。伍庆的《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中对认同的概念有多重的辨析,对认同的哲学根源和社会基础进行解析,并提出认同建构的意义。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的自我与社会》从个人能动性的定义出发,对现代性进行论述,并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全球性的相关制度对自我认同的塑造和冲击。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探讨了在后现代的信息媒体技术高发展的传播环境里,人们是怎样面对认同问题,并如何再次塑造集体文化认同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的《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通过一些实例的比较论述了当地的人们如何重新塑造民族的认同或他们自己的认同。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从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批判,意在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和控制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而使之成为扁平化、单向度的人,进而丧失了追求与现实世界相抵抗的生活的信心。这其中也呈现出了现代性认同的问题。查尔斯·泰勒的《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探讨了西方关于自我、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表达的作用等方面的观念史,并指出了在现代性的境遇中如何形成认同。此外,他在《现代性之隐忧》中从个人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猖獗、温和专制主义的兴起与政治自由的沦丧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现代性问题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关现代性影响认同的文献,还有齐格蒙特·鲍曼的《全球化——人类的后果》《现代性与矛盾性》等。

对于认同问题的研究大多是集中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相关领域的文献中,把场所的研究与社会学中的认同结合在一起的相关(www.xing528.com)

文献还是比较少见的。在诺伯舒兹《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中论述场所精神时提出了两种相关的精神:方向感、认同感。在对“认同感”的解释中他指出“我们的环境不只有能够造成方向的空间结构,更包含了认同感的明确客体”。他的另一著作《存在·空间·建筑》提出了人在世界上为自身定位所必需的基本空间、场所的相关概念。诺伯舒兹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依据,系统地论述了场所的现象、结构、精神等理论,并通过城市实例来进行详细的解析,从而建立起了现代的建筑和环境营造中的场所理论。他强调物质空间背后的人文精神,对人的相关体验,如存在感、方向感、归属感的探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阿里·迈达尼普尔的《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中对各种空间和场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整体上阐述了建成环境的自然物质因素和社会因素,指出城市发展过程与日常生活的交叉综合考虑的重要性。凯文·林奇则从环境意象、环境感知、城市形态人文主义视角,注重人们在精神层面对物质环境的感知以及物质环境与使用者的互动关系的探索。林奇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提出了场所的本质特性。其著作《城市形态》分析了人的价值与实体城市之间的关系,并把城市设计的一般价值标准联系到具体的行动中。他的又一著作《城市意象》强调主体是通过在环境中直接的行为意识感受来建立城市的个性及可意象性,他从城市设计的具体操作层面指出了路径、节点、边界、标志、区域五要素的综合运用,能够加深城市的居民和外来的旅游者对城市的感知和认同,从而赋予城市空间以场所的意义。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城市设计教授乔治娅·布蒂娜·沃森和伊恩·本特利的《设计与场所认同》一书提出了场所制造与认同概念的想法,探讨了场所的形成与使用者的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认同的需求如何影响了规划和设计。该书以丰富的城市案例为线索,从物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建筑作品对城市和社会的影响和关照,以及作品同城市的物质形态、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提出了跨文化性和包容性的设计手法;从人的角度分析了一系列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对城市形态和建筑类型的认知,强调了人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和存在价值,说明了当代人如何通过设计来建构有意义的空间。该书对于本书逻辑框架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