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作为绝世英才,肯定选择后者,可是眼下还不到龙云聚会之时,只能暂时潜伏下来,大丈夫伺机而动,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于是他决意辞官回到了家乡,在好友欧阳苏的盛请下,与他一同来到了丹徒。二人在丹徒欧阳苏家附近的一间书屋住下,过上生平最为清闲的日子。平时靠着教村里孩童识字维生,日子过得艰苦倒也乐得个自在。
在教书的空闲之余,刘伯温与好友月忽难等人交往甚密。他一面隐居,一面关注天下大势。这一点刘伯温与姜子牙、诸葛亮有些相像,先蓄势后出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辞官回家,到隐居乡间这段时期,刘伯温已经开始思考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他的政治理想不再是为了维持元朝的苟延残喘,而是为了天下苍生,刘伯温要以自己的才能改变中原的政治格局。要想开创一个新的朝代,他需要一位贤能的君主。
刘伯温一反姜子牙和诸葛亮的做派,他认为机会是等不来的,需要自己去寻找。刘伯温毅然放弃了隐居生活,他不想再逃避了。他重新走出大山,来到茫茫人海,他在寻找,寻找一个值得他辅佐的人。
公元1348年,也是元朝的至正八年。这一年,刘伯温出山了。当时天下是乱得一点人道主义都没有,每一寸土地都沾满血腥,反元抗争此起彼伏。历代乱世一来,各路所谓的英雄纷纷自立为王。排场大的聚集上万人马攻城夺池,一些小儿科就占山头暂时当成了大王。这些乌合之众,刘伯温打心眼里就瞧不起。(www.xing528.com)
回到杭州的刘伯温一直与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名士来往,参悟佛门道家真义。当然也和当世有名的士人刘显仁、雄文彦等人侃谈天下大势。在此期间,刘伯温更进一步看清了天下格局。
刘伯温在观望,要搞清楚这乱世当中谁才是真龙天子,谁有望成为天下之主。他没有盲目地参与到前期的抗元战事当中去,这段时期的农民起义都是官逼民反,打仗都是虎头蛇尾,没有韧劲。况且他们的头领心无大志,有顿饱饭吃就足够了,至于霸占一方土地成为枭雄,对于他们,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大事。更不要谈什么天下,什么苍生,这对于他们来说过于虚幻。目前有能力平定天下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人,以老爸韩山童首创的白莲教为政治平台的韩林儿,有攻占军事要地杭州的徐寿辉,还有商贾支持的张士诚和乱世新秀朱元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