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哲学之王柏拉图的影响力与生平

哲学之王柏拉图的影响力与生平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哲学之王——柏拉图柏拉图作为继苏格拉底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记载他生平的史料并不多。柏拉图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改嫁给他的堂叔皮里兰佩,生子安提丰。柏拉图从小在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柏拉图和狄奥尼修二世相处不睦,最后遭到失败。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逝,享年80岁,葬于他耗费了半生才华的学院。

哲学之王柏拉图的影响力与生平

哲学之王——柏拉图

柏拉图作为继苏格拉底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但记载他生平的史料并不多。人们介绍他的生平时主要是依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和柏拉图自传性的《第七封信》。《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和学说》的作者第欧根尼·拉尔修是公元1世纪的传记作家,他记载了众多希腊哲学家的思想和生平,全书共10卷,其中第3卷全部用于记载柏拉图,共109节。柏拉图的《第七封信》是柏拉图传世书信(共13封)中最长的一封,大多数学者承认这封信是柏拉图真作,把它当成可靠的史料进行研究和引证。

柏拉图于公元前427年5月7日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他的父亲阿里斯通和母亲珀克里提俄涅都出自名门望族,父亲的谱系可以上溯到雅典最后一位君王科德鲁斯,母亲出自梭伦家族,柏拉图属于梭伦的第六代后裔。

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据说,他的体育老师见他体魄强健,前额宽阔,就把他叫做柏拉图,而在希腊文中“柏拉图”的意思就是宽广,也有一说是认为因其思想开阔而得名。柏拉图有两个哥哥名叫阿得曼图和格劳孔,在柏拉图对话中常出现,柏拉图还有一个姐姐名叫波托妮,她是后来柏拉图学院的继承人斯彪西波的母亲。柏拉图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改嫁给他的堂叔皮里兰佩,生子安提丰。皮里兰佩和雅典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关系密切,柏拉图在《卡尔米德篇》中以颂扬的口吻提到过他的这位继父。

柏拉图出生的那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已经进行到第四个年头了。柏拉图从小在继父家度过,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文艺创作,写过赞美酒神的颂诗和其他抒情诗,富有文学才能。大约20岁时,柏拉图追随哲学家苏格拉底,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当局处死为止,前后有七八年时间。在此期间,雅典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失败而告终;“三十僭主”推翻民主政治,但因施行暴政而在8个月后又被群众推翻;雅典恢复民主政治,但其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给柏拉图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志向。从他70高龄时撰写的自传式的《第七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实际经验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的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这就是他在《国家篇》(即著名的《理想国》)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即所谓的“哲学王”,让哲学家治理国家,或让统治者成为哲学家。

柏拉图主要是哲学家,但也可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或政治思想家。柏拉图青年时产生的政治志向实际上贯穿他的一生,他后来三次的西西里之行就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在他的对话中有不少地方讨论政治问题,集中讨论政治问题的除了《国家篇》以外,还有《政治家篇》和《克里底亚篇》。《克里底亚篇》是柏拉图的最后一篇对话,虽然只写了一个开头,但柏拉图在其中提出了一个理想的“大西洋岛”,成为后来西方思想家们的“乌托邦”的原型,英国近代哲学家培根就写过一本《新大西洋岛》。(www.xing528.com)

苏格拉底去世以后,柏拉图遵从老师的教导外出游历。他于公元前399年离开雅典,先后到过麦加拉、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到公元前387年才返回雅典。他在游历中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宗教等制度,研究了数学、天文力学音乐等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在这样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柏拉图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学说,以及对改革社会制度的见解。他回到雅典以后便建立学院,全面制定他自己的哲学体系,进一步传播他的学说,培养人才,期望实现他的理想。

公元前387年,在朋友的资助下,柏拉图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建立学院,此地原为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的墓地,设有花园和运动场。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传授知识、进行学术研究、提供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柏拉图的学院建校后院址长期未变,直到公元前86年罗马统帅苏拉围攻雅典时才被迫迁入城内,一直保存到公元529年才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关闭,前后持续达900年之久,以后西方各国的主要学术研究院都沿袭它的名称叫“Academy”。

学院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当时希腊和其他地方大批很有才华的青年受它的吸引来到这里。他们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柏拉图的后半生除了短期去过西西里以外都在这里度过,他的著作大多数在这里写成。可以说,柏拉图的学院在西方开创了学术自由的传统,是希腊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还应该提到的是,柏拉图建立的学院和后来西方各国沿袭这个名称的各种学术研究团体有所不同,柏拉图学院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治理城邦培养人才,与当时许多城邦有政治联系。虽然柏拉图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碰壁,他的政治理想也有所降低,但他想按照哲学的正义原则治理城邦的思想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一生虽然以主要的精力从事哲学研究,越来越少参加政治实践,但想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城邦统治者,俨然以“帝王师”自居,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相近。

为了能够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曾三次赴西西里岛,先后与叙拉古统治者狄奥尼修一世、狄奥尼修二世打交道,希望制定新政,用最好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然而柏拉图和狄奥尼修二世相处不睦,最后遭到失败。从此以后,柏拉图放弃了参与政治实践,将全部精力用于办好学院。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参加一次婚礼宴会时无疾而逝,享年80岁,葬于他耗费了半生才华的学院。他的一生经历了雅典的衰落、政府党团与形式的更迭、政治暴动,看见城邦转成帝国,希腊跃进希腊化世界。他曾热切加入政治,但对时势深感绝望,然后从政治抽身,专心研究哲学,在希腊世界中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可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悼词来佐证:“岿岿盛德,莫之能名。光风霁月,涵育贞明。有诵其文,有瞻其行。乐此盛世,善以缮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