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妃对汉武帝的负面影响:外戚干权延续

后妃对汉武帝的负面影响:外戚干权延续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戚干权的延续,对汉武帝产生负面影响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景帝龙颜大怒,严令缉捕真凶,事情败露,刘武无奈,刺客自杀。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礼敬,也不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窦太后专权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使武帝片面地总结了前代国家致乱的原因,因而采取了所谓的防患未然,以便长治久安的非常残酷措施。

后妃对汉武帝的负面影响:外戚干权延续

外戚干权的延续,对武帝产生负面影响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相托。

在那一次的家宴上,景帝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更是喜不胜收,但其侄子窦婴进谏道:“父子相传,是汉代的祖制,怎可如此。”此言得罪了太后,没几天窦太后便下令把窦婴从皇戚的名册中除名。

后来景帝问窦太后谁可以做丞相,窦漪房说就是那个让我生气的窦婴呀。这个史书上有记载,历史上的窦漪房确实是举贤不避讳使自己生气的人。

窦太后一心想让景帝立刘武为皇位继承人。但景帝只是酒后失言,并非真心,不如此做又会违背母后的意愿,正左右为难之际,公卿大臣以古制、祖训为由,坚决反对此事。景帝当机立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可惜不到一年,刘荣含冤被废,窦太后乘机再次进言,要立刘武为嗣。

大臣袁盎等上书言此事不妥,景帝乘机立刘彻为太子,窦太后愿望再次落空,而梁王刘武听说袁盎等从中作梗,派刺客杀戮了袁盎等数十大臣,血溅京师。景帝龙颜大怒,严令缉捕真凶,事情败露,刘武无奈,刺客自杀。幸托得馆陶公主向太后说出实情,在窦太后的干预下,此事不了了之,不过从此景帝心已容不下梁王。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病死。窦太后闻讯整日涕泣,不吃不喝,经常大骂:“皇上果然杀了武儿!”景帝孝顺,闻之有些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姐姐馆陶长公主给景帝出主意,让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刘武的5个儿子都封王,5个女儿都赐给汤沐邑,太后方转悲为喜。

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思想”的统治者,在她的影响下,西汉政权能继续由刘邦时期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

由于窦太后经历了文景之治的全过程,亲眼看到了汉王朝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由弱到强,由穷变富的过程。因此,她十分笃信黄老学说。窦太后晚年,权倾朝野,她最关注的是朝廷的统治思想。在文帝时,就命令儿子景帝和窦氏家族都研读黄老之术。有人对老子稍有非议,就遭到她的惩罚。她喜欢老子的书,不喜欢儒家学说,有一次她召见一个叫辕固的儒生,问辕固如何看待老子的学说,辕固不以为然地说:“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听了大怒,说:“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强令他去猪圈里与猪搏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

因此景帝在位16年,始终未用儒生。(www.xing528.com)

公元前141年,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史称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即位后,窦漪房为太皇太后,她依然左右朝政,不允许改变治国思想。武帝即位不久,就下诏“举贤良方正能言直谏之士”,丞相卫绾提出在所举的贤良文学方正之中罢除法家和纵横家这两个学派的学者,虽然卫绾没有提“罢黜百家”,但依然引起窦太后的不满,几个月后,卫绾被免去了丞相的职务。

太皇太后闻刘彻好儒,大为不然,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礼敬,也不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此时的窦漪房是一个非常霸道的女人,自己崇尚黄老学说还要强加于皇帝也学习之,主张无为而治然后又干涉朝政,没事就喜欢搞个辩论赛,讨论一下老子学说与孔子学说哪个更好,再打压主张儒学的官员。

晚年的窦太后独断朝纲,辅佐年幼的汉武帝,确实治国有功,她以黄老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约法省刑,与汉武帝的任用儒生、独尊儒术、建功立业的思想有矛盾。另一方面,窦太后常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干涉武帝处理国家大事,渐渐使年轻气盛的刘彻十分反感。直至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逝世,汉武帝才能够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外戚专权给少年刘彻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汉武帝晚年作自己身后之事安排时经常浮现刚做皇帝形同傀儡的情景。于是,武帝晚年立钩弋夫人之子6岁的刘弗陵为太子,为了防止自己死后重演吕后篡国和窦太后专权的旧事,他决定先除掉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以防止出现“子少母壮,太后专权”的现象。这样24岁的钩弋夫人被无罪赐死。刘彻把幼子交给丞相霍光,叫霍光学周公辅成王的故事辅佐自己的幼子。这不能不说是窦太后专权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使武帝片面地总结了前代国家致乱的原因,因而采取了所谓的防患未然,以便长治久安的非常残酷措施。

后代历史学家评说,“每个政治历史人物,都有其自己的功过是非!窦漪房也不例外”。

当年的窦太后,一直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这是由于汉初,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后,国力和人口急剧衰减,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了必须采用修养生息,再也经历不起动乱,积蓄国力,求稳求平!之后,在窦太后的极力维持下,经历两朝“文景之治”,汉朝的国力得以复苏!武帝的作为,都是得益于这个基础!

到了武帝时期,国力充实,在汉朝前两个皇帝回避下或者滞留下来的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当时的形势需要有一个主张革新的有为的政治主帅改变和解决现实问题,当时各个矛盾都很突出,不能急于一时,“干涉朝政”和“守旧”恐怕不能说是窦太后一人之力,而是当时朝政的主流思想便是这样,窦太后对景帝、武帝多有阻止,恐怕更加是为防止矛盾激化!说及“干政”还谈不上,她的主张也并非她个人思想,而是文帝乃至祖训如是!

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时代所需,也是形势所需!当时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而这一思想既集中了皇权,又集中了全国文人的思想!使后来政策的执行中,阻碍相对减少!只能说明,窦漪房推崇的黄老思想已经不能用于后期了,两个思想的交替不能说为因某个人而受阻!任何的思想和政策都是由启蒙盛行—光大兴盛—停滞衰落—垂死挣扎—消亡取代!这是自然的过程,也是必由的路程!每一个参与者都要经历拥护一个新思想,然后至这个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以致落伍,被代替,窦太后也有幸走这样一个过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