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简称《起信论》,相传为古代印度马鸣论师报著的一部佛教论书。汉译有两个译本,一是南朝陈真谛所译的一卷本,另一是唐代实叉难陀的重译本,两卷。两个本子中以真谛译本较流行。
马鸣是公元1~2世纪印度的佛教文学家,出身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初习外道之法,长于论辩,当时无有能及者。他曾游历各国,后来遇胁尊者,与之对论,最后被折服而皈依佛门。马鸣信奉佛法后,曾协助迦腻色迦王弘扬佛教,传布大乘学说。马鸣一生著述甚多,在现存汉文《大藏经》中,署名马鸣撰的有《大庄严经论》、《佛所行赞》、《大乘起信论》、《十不善业道经》、《六趣轮回经》、《尼乾子问无我义经》等,但近代学者则多以为除《佛所行赞》之外,其他多为托名马鸣。后秦鸠摩罗什译有《马鸣菩萨传》一卷,记述其生平事迹,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
天龙山石窟
该石窟始建于东魏年间(534~550),北齐、隋、唐均有开凿增建,历时近5个世纪,现存有佛像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000多幅,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不同风格特点均有所表现。
《大乘起信论》一书虽也署名马鸣造,但很早就有人对此表示存疑。隋代《众经目录》将其收入“疑惑部”,谓“《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近代有些学者认为此书是中国南北朝时的佛教学者托名所作。本书集中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大乘教义的理解,因此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近代此书也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兴趣,对本论的研究正在进一步深入。
《大乘起信论》全书分“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和“劝修利益分”五部分,阐述大乘佛教义理。主要思想内容是把大乘如来藏学说和唯识思想相续结合,阐明“一心”、“二门”、“三大”的佛教理论和“四信”、“五行”的修持方法。(www.xing528.com)
所谓“一心”,即指如来藏心。以世界万法,无不源出于此心,故此心包含了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二门”,指“心真如门”(清净)和“心生灭门”(污染)。心真如门有离言、依言两种;心生灭门分流转、还灭二门。“三大”,谓体大、相大、用大。“体”即本体,又名真如,于中一切法平等,不增不减,因此称为大;“相”即形相,又名“如来藏”,具有无量善性功德,所以称为大;“用”即功用,谓由此产生一切善因善果,为修证菩提妙觉之所由,所以也称为大。“四信”是指相信根本真如和相信佛、法、僧三宝,此为大乘佛教信仰之基础。五行,即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五种德行,这是大乘佛教之实践修持内容。
《大乘起信论》的中心思想是论证“如来藏”(真如)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并劝导人们信奉大乘佛教。论中认为如来藏生灭心转,是不生不灭与生灭之和合,亦为非一非异,世界万有都是“如来藏”的显现,因而提出“真如缘起”说。论中还劝导人们深信真如佛性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以获解脱。
此书结构严整,理论体系完备,文义通顺易读,解行并进,既论述了大乘佛法的思想学说,又阐述了大乘佛法的修行实践内容。因此尽管后人对此论有许多疑问,但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学人之重视,被看做是修习大乘佛法的入门书。
《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各宗派教义学说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各派无不以此论作为修行入道的基础而加以传习,因此此论在中国流传极广,历代的注疏也很多。天台宗智、三论宗吉藏在他们的著述中,也都曾引用过此论。玄奘西行求法归来后,还曾将此论译为梵文传往印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