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所依的六经之一。早期禅宗也曾以《楞伽经》为主要依经,相传菩提达摩刚来中国时传授的禅法,并未受到人们重视,他在嵩山面壁多年,后来得二祖慧可,即以四卷《楞伽经》传慧可。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
关于本经的经名,一说“楞伽”是岛名,“阿跋多罗”是“入”之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就是“入楞伽岛”所说的宝经。至于“楞伽岛”在何处,吕 先生在《入楞伽经讲记》中认为,楞伽岛是古代印度人对锡兰岛的称呼,因此楞伽岛在印度南方的大海中,即今之斯里兰卡岛。另有人则认为“楞伽”是山名,故此名的意思是“入楞伽山而说的宝经”,有入山得宝之意。
关于本经的汉译,据有关史料说是前后共有四个本子:
第一个译本是由北凉昙无谶译出。昙无谶是中印度僧人,自幼出家,曾游历西域各国,大约于公元412年来到北凉的姑臧,至433年涉嫌被杀,十余年间,共译出《大般涅经》、《方等大集经》、《悲华经》等十多部。相传《楞伽经》的第一个汉译本就是昙无谶所译,但这个译本后来不久即亡佚,故我们今天无法确知此译本的具体情况。
第二个译本是由南朝刘宋时求那跋陀罗三藏法师译出,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求那跋陀罗又名作“功德贤”,中印度人。刘宋元嘉十二年(435)由狮子国泛海来华,在广州登陆。宋文帝遣使将他迎至南京,安顿在洹寺。他在华三十多年间,译有佛经五十多部,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较大的有《胜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央掘魔罗经》、《杂阿含经》等。《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译于公元443年,参与此经翻译的人有宝云(传语)、慧观(笔受)等人,经“往复咨析,妙得本旨”。在《楞伽经》的几个汉译本中,求那跋陀罗的译本影响最大。相传达摩传四卷《楞伽》于慧可,从而开创中国佛教禅宗世系。早期禅宗僧人玄颐和净觉作《楞伽人法志》、《楞伽师资记》,以《楞伽经》的翻译者求那跋陀罗为禅宗初祖。
第三个译本为《入楞伽经》,十卷本,由北魏时菩提流支译于公元513年。菩提流支一作菩提留支,意译为“道希”,北印度人,北魏永平元年(508)来洛阳,在北魏宣武帝支持下,在永宁寺翻译佛经,先后译出《入楞伽经》、《解深密经》、《十地经论》等三十余部一百多卷。
第四个译本由唐代实叉难陀译出,由吐火罗僧人弥陀山等重加勘定,称《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实叉难陀又是八十卷《华严经》的翻译者。他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在长安组织了很大的译场,当时许多高僧都曾参与他的译场工作。此一译本经过多番勘校润饰,最后是在中印学者共同努力之下才完成。
唐代《妙法莲华经》经卷(www.xing528.com)
本经四个译本中,昙无谶译本早已亡佚,其他三个译本都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收于第十六册。求那跋陀罗所译四卷本,唯有一品,即“一切佛语心品”。菩提流支所译十卷本,分为十八品。实叉难陀译本有七卷,分为十品。三种译本中,宋译本最简略,魏唐两译本内容则有增加,所增者主要是前面的“劝请品”,及后面“陀罗 尼品”、“偈颂品”等。
现存三个译本中,以刘宋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本子最为流行,对中国佛教史的发展影响也最大。相传这是达摩传慧可的本子,因此还得到禅宗,特别是早期禅宗的重视。
十六国·金铜佛立像
本经的主要内容,是说佛在南海滨楞伽山顶,对以大慧菩萨为首的诸菩萨弟子等演说佛法奥义。具体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相当于序分部分,即大慧向佛请问百八句义,即提出关于佛法的一百零八个问题,以为引端。其次是正说本经内容,又可分为二段,以大慧问“诸识生灭”为前段,这是略标自宗义;第二段是自大慧请说“心识法门”以下,既说自宗义,又破外道邪说,是为广成修行。第三相当于流通分,即为大慧说断肉因由、陀罗尼等文。
经中结合如来藏思想与阿赖耶识思想,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人的认识作用之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经中提出了“三界唯心”的命题,并发挥了“如来藏缘起”思想,说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一切,一切趋生。全经一再强调,迷的根源乃在于无始以来之无明,未能了知诸法本由自心显现,故如能彻悟意识之本性,舍离能取、所取之对立,即可进入无所分别之境界。这些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佛教法相宗的主要教义,所以此经被法相宗列为宗经而受到重视。此外,《楞伽经》中还提出了修行过程中依次渐进的“四种禅法”,即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这些后来对中国禅宗史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经的注疏很多,比较重要者有菩提流支作的《入楞伽经疏》五卷、新罗元晓的《楞伽经疏》七卷、隋代昙迁的《楞伽经疏》六卷、唐代智严的《楞伽经注》五卷、唐代法藏《入楞伽经玄义》一卷、宋善月《楞伽经通义》六卷、明德清《观楞伽经记》八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