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广泛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大乘佛教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对这些地方的佛教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学术界一般认为,《法华经》形成于公元1世纪左右,即大乘佛教产生的初期。此经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叹小褒大”、“会三归一”,经中许多地方都明确指出小乘说教是“方便善权”,非究竟说,因此佛陀告诫弟子们不能满足于取得的小乘之果,并用了许多比喻来引导弟子进入大乘修行之路。由此可以推想,《法华经》产生之时,正是佛教从小乘向大乘发展的过渡时期。
《法华经》的汉译,据史料记载,先后共有六次,其中三国时吴支疆梁接所译的《法华三昧经》、西晋时竺法护的《萨芸芬陀利经》、东晋支道根《方等法华经》等三译现已亡佚,现存的三种译本是:一是西晋竺法护所译的《正法华经》,二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华经》,还有一种是隋代那崛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这三种译本中,以鸠摩罗什所译的《妙法莲华经》流行最广,影响也最大。近代以来在中亚、新疆一带,又发现了许多古代的佛经抄本,其中最多的就是《法华经》。据研究,这些数量众多的《法华经》有一部分是由英国驻尼泊尔公使霍格森(1800~1894)搜集。霍格森于1833年开始任尼泊尔公使,在尼泊尔二十多年中,搜集了大量梵文贝叶经,其中有《般若经》、《普曜经》、《金光明经》等多部,而最多的还是《法华经》。霍格森曾将一部分贝叶经送给法国的东方语学者布鲁诺夫(1801~1852),布鲁诺夫曾将其中的《法华经》译为法文于1852年出版,首次向西方介绍了这部大乘佛教经典。后来荷兰学者柯恩将其译为英文,收于马克 斯·缪勒(1823~1900)主编的《东方圣典》中。
现代通行的《妙法莲华经》,多为鸠摩罗什译的七卷二十八品。前面有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所作的“弘传序”。序中主要介绍了此经的几种译本以及经的内容概括。本经的名称,以“妙法”比喻佛法的微妙无穷,以“莲花”比喻佛教经典的洁白高雅。莲花是古代印度人民所喜爱的一种花,佛教常常用以作为装饰和象征。《妙法莲华经》主要运用了一些神话和譬喻故事来宣传、解释大乘佛教教义。
《妙法莲华经》各品内容大致可分这么几个部分:第一“序品”是叙述本经之缘起。主要讲佛陀在王舍城耆崛山为诸菩萨弟子说大乘无量义经,入无量义三昧,显种种瑞相。然后弥勒和文殊问答,以引出《妙法莲华经》。从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主要说明佛陀以开、示、悟、入引导众生入佛知见。用多种譬喻反复论证,赞大叹小,使众生以究竟诸法实相为大乘修行之最高目标,并为弟子授记以证实相法。从第十“法师品”至第二十二“嘱累品”,基本上是赞颂《法华经》之殊胜,以及说明听闻受持《法华经》之功德。最后从“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到“普贤菩萨劝发品”,主要是以诸菩萨事迹来劝发众生对此经发起信心,从而诵读受持此经。
敦煌出土西夏文《妙法莲华经》
该经是中国流通最广的佛经之一,有多种文字版本,也是天台宗的立宗根本。(www.xing528.com)
经的主要内容是以大量譬喻和丰富的想象力来说明大乘佛教的殊胜,全经以“开、示、悟、入”四字为总纲,具体叙述三乘归一乘的中心思想,反复论证大乘佛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经中一再说明佛法唯有一乘,只是为了引导众生而说三乘,因此三乘说是为了适应众生根性而作的“方便说”,而一乘法才是佛法真谛。此一乘法就是“诸法实相”,也就是真如、法性。要了解和掌握诸法实相,必须从性、相、体、力、因缘、果、报等十个方面入手,也就是经中所说的“十如是”。后来天台宗智者大师依据《法华经》关于诸法实相和十如是等教义加以发挥,形成天台宗“一心三观”的止观方法和“一念三千”的基本学说,成为天台宗教义的基础。
敦煌出土《大般涅 经》经卷
《法华经》对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经本身虽没有讲述深奥的教义教理,但是以大量通俗易懂,且带有一定文学色彩的比喻方法来说明大乘佛教诸法实相之理。因此本经在社会上流传极广。经中“常不轻菩萨品”中,蕴涵了一切众生都能成佛,都有佛性的思想,这一观点对南北朝时期佛性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当时南北朝时竺道生“孤明先发”,在大本《涅经》传来之前大唱“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法华经》的启发。其次,《法华经》的流传对隋唐之际三阶教的发展和流传也有一定影响,《法华经》中所描述的修行法华者在五浊恶世所受的种种辱骂和迫害的情况,与三阶教所说末法时期情况极为相像,从而促进了三阶教的发展。此外,《法华经》所说“会三归一”的主张,对中国佛教教判的形成和发展也有一定启示作用,而本经对中国文学、艺术及民众信仰习俗的影响,特别是经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中国民间影响之深广,更是不容忽视。
《法华经》把所有佛教学说分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认为这是佛在说法时因时机和众生根性的不同所采取的一种“方便”措施。三乘最后要归于一佛乘,这一佛乘才是佛所说的真实的内容,这称为“会三归一”,“权实方便”之说。《法华经》认为众生都有“佛性”,即“佛之知见”。佛说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思想既和《般若经》的“诸法性空”学说相通,其究尽诸法实相以及对佛的神通的宣扬,又与《涅经》所讲的佛身“常住不灭”,变化无尽等相结合。此外,《法华经》中还宣扬了净土信仰,因此整部《法华经》可以说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
由于《法华经》具有的这些特 点,所以一经传入,便受到中国佛教徒的注意。两晋时代就出现了一些讲习《法华经》的学者。后来研究者陆续不断,隋代形成的中国佛教天台宗也以此经为根本经典。经中有些篇章,在中国流传极广,特别是本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塑造了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甚至超过了释迦牟尼本身。
释迦牟尼立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