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度牒」,是指由官府发给的,证明僧人合法身份的文件,也可以说是允许僧人出家的许可证。「度牒」制度,一般认为始于唐代。当时度牒由尚书省的祠部发出,所以又称之「祠部牒」。据《佛祖历代通载》记,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制天下度僧尼, 令祠部给牒。
北京戒台寺戒台殿
北京西山深处的戒台寺以全国最大的戒坛闻名,是一处古老的佛教寺庙,始建于唐代高祖武德五年(622),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遗存。
度牒的作用,原是证明僧人的合法身份,但度牒制度产生不久,其作用就有了变化。僧人要取得度牒,除了经过一些手续之外,还要缴纳一定的“香火钱”。于是,朝廷和一些权宦、官吏,把出卖度牒作为积聚财富、搜刮钱财的手段。肃宗时,朝廷为筹措军费,采用丞相右仆射裴冕之策,下令卖官鬻爵,在各大府置戒坛度僧尼,用出卖度牒收入以充军饷。这被认为是鬻牒之始。(www.xing528.com)
宋代以后,鬻牒之事越来越普遍,甚至作为朝廷的一项常年财政收入了。例如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朝廷赐河北东路转运司度牒百道,用以购买材木,以作大名府澶州修仓之用。在宋代史料中,这种用度牒作为财政收支的记载有许多处本来作为证明僧尼身份的官方文件,在宋代常常直接被充作货币使用。
僧尼领取度牒以后,有了正式的出家资格,可以免除丁钱、徭役,或享受其他一些权利。因此,豪强权贵往往公然买卖度牒从中渔利,从而出现许多弊病。因而后来有些朝代采取一定措施对度牒的颁发加以限制。如在度僧时,对其学识加以考核,或经常对所度的僧尼加以整理、检校,发现有作弊的现象,即加以剔除等。但这些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多大的问题,度牒制度的流弊还是存在。这一制度历代沿用,直到清代乾嘉年间以后才废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