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与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和扶植分不开。晋代僧人道安曾明确地讲过,如不依附于当权者,佛教不可能广泛流传。纵观中国历史,历代崇佛最甚的统治者,当推南朝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字叔达。生于公元464年,死于公元549年,出身于侨居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的寒门,曾为齐竟陵王萧子良的门客,擅长文学,与当时文人名士沈约、任等相交甚好。南齐时萧衍曾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后来他乘南齐的内乱,起兵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并于公元502年代齐而立,建立了梁朝。
梁武帝曾经信奉道教,与当时著名道士陶弘景关系密切。当梁武帝准备篡夺齐朝政权时,陶弘景曾派弟子投送书信表示支持,还援引图谶以示梁朝代齐是上应天象,合时运之变,因此当梁武帝即位后,对他“思礼愈笃”,还常派人向他请教国家大事。
南京鸡鸣寺山门
但梁武帝即位不久,便改奉佛教。梁天监三年(504)他下诏宣布“舍道事佛”,要求王公贵族、公卿百官等“返伪就真,舍邪入真”。在他不遗余力的倡导之下,南朝佛教很快进入全盛时期,寺院、僧尼数量迅速增加。仅建康一处,就有寺院五百余所,僧尼十万余人。他亲自敕建的就有大爱敬寺、智度寺、光宅寺、解脱寺、开善寺、同泰寺等。唐代诗人杜牧所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形象地描写了当时南朝佛教的盛况。梁武帝本人也因登峰造极地扶持佛教而被称为“皇帝菩萨”。
梁武帝融合儒佛道三教,着重宣扬佛教的神不灭论和因果报应思想。他本人是个博学的学者,通儒佛道三家经义,曾著《孔子正言》、《老子讲疏》,并且还作《大品般若经》注解、《大涅 经讲疏》、《净名经义记》等一些佛教注疏,写了许多重要的佛学论文,组织和参与了关于神不灭问题的辩论。他又创水陆大斋,无遮大会等法会,亲自讲经说法,并制定了《涅忏》、《大般若忏》等,相传由他所制的“梁皇忏法”,至今仍流传在世。(www.xing528.com)
为了表示他对佛教戒律的重视,他曾明令禁断肉食。在他亲撰的“断酒肉文”中,反复阐明禁断肉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他的倡导,汉地佛教僧人改变了原来食“三净肉”(就是不为杀,即不是为了你才杀的;不闻杀,即你没有听见或看见;不所杀,即根本不是你杀的)的习俗,使素食习惯成为汉地佛教的一个特色。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使他的崇佛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据《南史》记载,他先后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第一次是公元527年,他舍身同泰寺,在寺四天。第二次529年,后由群臣出钱一亿“赎”回。第三次在546年,他去同泰寺舍身,并宣称他连宫人以及全国都“舍”了,结果由群臣化钱二亿“赎”回。最后一次是547年,这一次“出家”三十七天,又由群臣化钱一亿“赎”回。前后四次“舍身”,使同泰寺得钱四亿。
南京鸡鸣寺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其前身为梁武帝四次舍身入寺的同泰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