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国的落地生根,是与佛教经典翻译的发展分不开的。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汉地,但正式见于史籍记载的佛经翻译,却要晚到公元2世纪中叶。汉代佛经翻译,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数」学派,一是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派。
安世高,一名安清,原为安息国太子。他广览佛经,尤其精于上座部系统说一切有部的理论学说。他曾游历西域各国,通晓各国语言。汉桓帝建和二年(148)来到洛阳,开始从事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他共译出佛教经典30余部。其中主要有《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经》等,这些经典多为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经典。
安世高所译的经典,重点在“禅数”之学。所谓“禅数”,“禅”指禅观,即指通过修习禅定而进入静虑状态,由此而领悟佛教的觉悟之道。禅观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如“安般守意”,是要求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气息出入,守持意念,专心于一境。其他如《十二门经》、《大道地经》等经典都是指导修行者修习禅定的佛教经典。“数”是用数字把佛教中各种繁多的名词概念加以分类论述,从而阐释佛教基本理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数法”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
支娄迦谶,亦称支谶,原是月氏国人。他于汉桓帝时来洛阳,至汉灵帝中平年间(184~189)共译出佛教经典十多部,其中确实可考的是《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三部。他所译出的佛经,数量虽然不多,但对 中国思想史和中国佛教史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影响。如他所译的《道行般若经》,是一部反映佛教般若学的较早的一部佛经,主要宣扬大乘佛教的“诸法性空” 、“诸法如幻”的思想。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引起了当时许多学者的兴趣,从而形成了一个研究高潮,并出现了魏晋般若学的“六家七宗”之说,推动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另外,《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都是讲大乘禅观的佛经。特别是《般舟三昧经》还特别宣扬了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后来净土思想流传,实以此为开端。(www.xing528.com)
东汉末年来华传教的印度、西域佛经翻译家中,安世高和支谶是最有影响的两个。他们翻译的佛经和介绍的佛教流派各有不同的侧重,代表了当时佛教的两个不同的学说系统。这两个学说系统,是从汉代一直到魏晋时期的数百年间中国佛教两个主要学说系统,只是后来由于大乘佛教的学说更适合中国的社会思想和文化环境,才得到越来越大的发展,以至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