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腻色迦王是古代中亚贵霜王国的第三代国王。在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佛教艺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贵霜王国由大月氏人所建。月氏人最初居于中国甘肃、祁连山一带,公元前2世纪初被匈奴击败后西迁,后来又遭乌孙攻击,不得不再度西迁,来到阿姆河流域一带,即今阿富汗、乌兹别克一带。月氏人来到这里后,征服了原居在阿姆河上游的大夏,开始在这里定居。
18世纪印度耆那教铜像,代表精神的解脱,耆那教是印度本土的宗教之一。
进入大夏的月氏人分为休密、双靡、贵霜、顿以 及都密五个部分,称为“五部翕侯”。大约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五部翕侯中的贵霜侯丘就却攻灭了其他四部,自立为王,建立了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到了迦腻色迦王时代(约78~120,一说约120~162),势力进一步扩展。迦腻色迦王西侵安息,在北印度的势力已达到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形成一个以弗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为都城,西起咸海,东至葱岭的中亚大国。(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佛教在贵霜帝国境内迅速发展。迦腻色迦王本人是个热心的佛教信奉者。据佛教资料记,迦腻色迦王在处理完国家事务后,每有空闲,经常览读佛经,还在国内到处建立寺院宝塔。如在都城附近所造的“雀离大塔”,据中国东晋时西行的僧人法显记载,此塔高达四十余丈,由各种宝物装饰,显得壮丽威严,是法显西行时所见诸塔庙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后来唐代玄奘法师去西域时,还见到这座巍峨壮观的宝塔。更重要的是,迦腻色迦王时代建造的佛塔在形式方面改变了原来印度佛塔的复钵式造型,创建了五层楼式佛塔样式,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这是佛塔建造形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中国佛塔的建造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当时佛教部派繁多,各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迦腻色迦王下令四方远近著名僧人约五百人集合,由“说一切有部”的著名论师胁尊者主持,以世友尊者为上座,讨论佛法奥义,重新宣明“三藏”,这就是佛教史上所说的“第四次结集”。当时西北印度主要流行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所以这一次结集实际上是一次“说一切有部”经典的结集。这次结集前后历时12年,编述了论颂三十万,约九百多万言,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叫《大毗婆沙论》,是“说一切有部”的一部巨著。迦腻色迦王命人以赤铜锤成薄片,将论文镂写在铜片上,然后建塔封藏,使“说一切有部”典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尼泊尔印度教塔
印度教是尼泊尔的国教,但藏传佛教等在尼泊尔也有一定数量的信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