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座部佛教派别概述-佛教小百科. 历史

上座部佛教派别概述-佛教小百科. 历史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座部」佛教在教义方面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的一些基本教义思想,在日常生活习惯和僧众必须遵守的仪规戒律方面,比较严格持守传统戒律仪式而较少变化。这一时期,在佛教史上称之为“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原流行在印度北方,“说一切有部”曾经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占有优势。现在,除斯里兰卡外,缅甸、泰国等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流传的佛教也属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派别概述-佛教小百科. 历史

「上座部」佛教在教义方面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的一些基本教义思想,在日常生活习惯和僧众必须遵守的仪规戒律方面,比较严格持守传统戒律仪式而较少变化。

大约在佛灭100年以后,统一的佛教教团开始产生了分裂,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派别,进入了所谓“部派佛教”时期。据佛教史资料记载,部派佛教中最初出现的就是“大众部”和“上座部”这两大部派。所谓“上座部”,是因为当时这一部派的代表人物大多是一些上座长老比丘,因而得名“上座部”。

“上座部”和“大众部”对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都共同信奉,但在有些问题上的看法却有较大差异。例如对于客观世界的有、无、真有、假有问题上,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也就是相对来说承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因素,即使由因缘关系而产生的“有为法”,上座部有的派别也认为是法体永恒存在,因此主张“三世(过去,未来,现在)实有、法体恒有”。而大众部各派则偏重于说“空”,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抱否定态度。其他如对待生命个体的主宰,即“我”的问题、对佛陀的看法等方面,各自的观点也有较大区别。

随着佛教流传日广,教团内部存在的各种分歧和矛盾也日益增多,并且各派在一些问题上理解不同。于是在释迦去世后一百年到四百年间,上座部和大众部又不断产生分裂,先后分为十八部或二十部。这一时期,在佛教史上称之为“部派佛教时期”。关于部派佛教分裂的先后顺序、年代以及名称,佛教各种经典中有各种不同说法。记载部派佛教分派的史料,在南传、北传和藏传佛教中,也有数十种之多。依据北传佛教的《异部宗轮论》、《部执异论》、《十八部论》等经典中记,由上座部分裂出来的部派主要有:说一切有部、犊子部、化地部等,后来又从各部中再次分裂出法上部、正量部、法藏部、经量部、雪山部等。

在上座部各派中,“说一切有部”是个形成较早、并且是最大的一个派别,而且这一派有丰富的论藏典籍流传下来,因此可以把这一派的学说作为上座部学说的代表。所谓“说一切有”,是指他们认为世间一切诸“法”都有其自性,因此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他们又把佛所说的、散见于各种经典中的零星说法加以系统化,按对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认识作用归纳为色法、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无为法等五大类,并对其中每一类加以细微的分析,形成五位六十七分法。这对后来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发展有重大影响。(www.xing528.com)

上座部佛教原流行在印度北方,“说一切有部”曾经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占有优势。后来上座部传到南方,特别是在斯里兰卡岛有了较大发展,在那里形成了“大寺派”。“大寺派”曾一度成为斯里兰卡佛教的主流。在公元6~7世纪时,印度本土还有上座部流行,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义净去印度时还存在。到后来,印度本土的上座部佛教慢慢绝迹,而斯里兰卡所传的南传佛教成为上座部佛教的代表。现在,除斯里兰卡外,缅甸、泰国等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流传的佛教也属上座部佛教。

西双版纳曼飞龙塔

由九座白塔组成, 坐落在云南景洪澜沧江对岸的曼阁佛寺。龛下的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传为释迦牟尼足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