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江西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辗转异乡常挂念,归雁,梢头斜月照酣翁。宗诲只因避祸伤:据宋朝魏国公苏颂《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中载,李常父李东,因父以子贵,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李布博学俊才、头脑聪明灵活,与李常齐名,时号“二李”。将藏书9 000卷捐献,成立庐山史上第一座民间图书馆。并请好友苏轼写下《李氏山房藏书记》,其弟李布,刻石碑立于白石庵内,后人称之为《山房碑》。

江西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怀咏诗词集

27.定风波·怀李常

兄弟攻读五老峰,修身养性志相同。墨落纸声和夜雨,无语,痴迷岁月任匆匆

万卷山房情半辈,心醉,时时梦里沐清风。辗转异乡常挂念,归雁,梢头斜月照酣翁。

白石山房话李常:李常,字公择(1027—1090),是唐吴王李恪的第17代孙,江西永修县磨刀李村人,是世界第一个私人图书馆“白石山房”的创建者、世界第一部会计专著《元祐会计录》的作者。少年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兄李莘、弟李布,都比较有名。他曾经担任上护军、陇西郡侯、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是苏轼的挚友,哲宗元祐四年(1089),因改任其为兵部尚书,他坚辞不任,后改邓州知府;元祐五年,贬成都知府,赴任路过陕西乡县时,于二月初二暴病卒,时年64岁。著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元祐会计录》三十卷,在《宋史本传》中有传于世。

宗诲只因避祸伤:据宋朝魏国公苏颂《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李公墓志铭》中载,李常父李东,因父以子贵,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李常的祖辈,上推分别是:李东、李产、李知籍……李道、李景圭……李恪、李世民。苏颂在《李公墓志铭》中,使用“宗诲”一词,即“隐姓埋名、隐晦祖宗的辉煌身世”。据清雍正九年《道公夫妇合葬墓志》载:“磨刀始祖讳道,字少贤……上谓道曰,鄙语云:绝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朕今漂泊,未知落何所,语罢泪泣沾襟,公遂晦名。……得以乱平免祸……”印证了李道,当时不得已才“隐姓埋名”。

修水双玉号二李:李常在朝历官三司使、中丞、户部尚书等职,颇有政绩,以文章政事闻名当时。苏东坡常与之唱和,有《李氏山房》诗曰:“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是指他与弟李布。李布博学俊才、头脑聪明灵活,与李常齐名,时号“二李”。其兄李莘亦博学能文,但名场不及二李。他还有两个姐姐:一是文城君,嫁本地进士洪亶,生进士洪民师,民师娶黄庭坚长妹黄氏,生洪朋、洪刍、洪炎、洪羽,皆名诗人;二是安康郡君,是黄庭坚、黄大临的母亲。姐妹俩能诗善画,以墨竹为佳,故山谷有《题姨母李夫人墨竹》诗。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云:“长我教我,实惟舅氏。”(www.xing528.com)

抄书万卷建书房:李常兄弟三人年少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的白石僧舍(又叫白石庵、白石山房、李氏山房、公择山房、白石书院等)读书,藏书万卷。白石僧舍,山巅有白云洞,洞中有大石如床。悬瀑直上数百尺,其出白云池,在白石前宝陀岩上,有南唐元宗皇帝李璟的题刻“御驾亲至”四大字。这里山壑重岗,茂林修竹,背靠五老峰,面向鄱阳湖,林泉隐趣,是个读书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李常最为勤奋,自己抄书供读,累计达万卷之多,他学而不倦,还激励兄弟二人。他于仁宗皇祐元年(1049)中进士。将藏书9 000卷捐献,成立庐山史上第一座民间图书馆。

在世为政庵常念:李常为官时,虽说政务繁忙,但时常挂念白石庵,时而寄钱、寄物、寄书给庵僧端老。其诗云:“烦师为扫山中石,待请归时欲醉眠。”并请好友苏轼写下《李氏山房藏书记》,其弟李布,刻石碑立于白石庵内,后人称之为《山房碑》。可惜他没有亲眼看到苏轼的《山房碑》就去世了。但他的一番心血,并未白费,李氏山房,因苏轼的《山房碑》,而声名远播。他的读书精神,终于代代流传下来,以激励后生认真读书,为国效力。

苏轼作记百代香:林语堂《苏东坡传》里,描述李常形象“矮胖”,为苏轼诗友至交。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中道:“余友李公择,时读于五老峰下石庵之精舍。公择既去,山中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九千余卷。公择既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章,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而书固自如地,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人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用心也……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之言,使求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何惜也。”将庐山历史上第一座民间图书馆,勾勒凸现在世人面前。

政见不因情谊改:他与王安石交情颇深,但却不支持推行新法。神宗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任他做“权三司制置条例司”,被他拒绝。他与人一道上疏,反对“青苗法”。不久,被贬通判滑州;熙宁九年初,转齐州太守,灭除多年盗患,兴水利,赈百姓。苏辙在他手下任事一年,非常敬重他,赠诗几十篇。

元祐会计著名扬:元祐元年(1086),哲宗继位后,司马光等一批老重臣,支持他任户部尚书,认为用他掌管朝廷财政,可让天下人知道:国家不再急于征利。1087年10月,他奏请设立泉州、密州等地市舶司,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缘起。元祐三年(1088),司马光去世,他由户部尚书,升御史中丞、加龙图阁直学士。同年,他编成我国第一部全面的财政会计学专著《元祐会计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