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虞美人·怀吴武陵
永州四载结师道,谁见青山老?初秋夜作赠君诗,句句情深似海、尽可知。
奔波朝庙平天怒,却走黄泉路。曾经多少两相怜,举酒茫然四顾、各一边。
吴武陵(?—835):初名侃,江西贵溪人。父吴缅,祖籍河南濮阳,因留恋贵溪山水,定居贵溪,曾于五面峰下“一线洞天”中读书,匾曰“潜谷”,故称潜谷先生。吴武陵年轻时胸怀大志,倜傥不群,淮西吴少阳赏其才,欲罗致幕中,他婉拒。吴少阳之子吴元济叛唐时,他前去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势,吴元济不悟。后来裴度讨伐,韩愈为司马,他通过韩愈屡献良策,为裴度所赏识。他于唐元和二年(807)中进士,拜翰林学士;次年,因得罪权贵李吉甫流放永州,与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相遇,“两人意气相投,同游永州山水”。他们在永州相聚长达四年。元和七年,吴武陵遇赦北还。北归长安后,主持北边盐务,太和初(828)入太学博士,太和中任韶州刺史;后遭权贵构陷,贬为潘州司户参军。他一生坎坷,无异于柳宗元。著有书一卷,《新唐书·艺文志》载:吴武陵有书一卷,诗一卷,《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为友终朝上下奔:复归长安后,吴武陵多次向宰相裴度陈述柳宗元的不幸,“西原蛮未平,柳州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并给工部侍郎孟简写信:“古称一世三十年,子厚之斥十二年,殆半世矣。霆砰电射,天怒也,不能终朝。圣人在上,安有毕世而怒人臣邪?且程、刘、二韩皆已拔拭,或处大州剧职,独子厚与猿鸟为伍,诚恐雾露所婴,则柳氏无后矣。”请求他们将宗元从边地调回,改变境遇。正当事情稍有眉目时,柳宗元却病逝于柳州,成为武陵终生遗憾。
黄昏遇陷向谁陈:主持盐务时,他痛陈时弊:“天下不治病,权不归有司也。盐铁度支,一户部郎中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大和八年,被权贵以“脏罪狼藉”诬陷,贬为潘州司户参军。他不胜其忿,在路旁佛庙题诗:“雀儿来逐陋风高,下视鹰隼意气豪。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入蓬蒿。”在《贡院楼北新栽小松》诗中道:“拂槛爱贞容,移根自远峰。已曾经草没,终不任苔封。叶少初凌雪,鳞生欲化龙。乘春濯雨露,得地近垣塘。逐吹香微动,含烟色欲浓。时回日月照,为谢小山松。”表达他不阿附奸佞的节操,不久便郁愤而逝。(www.xing528.com)
两君思想同意境:吴武陵与柳宗元交厚,在《柳宗元集》中,涉及吴武陵的诗文就有《贞符并序》《复吴子松说》《同吴武陵送杜留后诗序》《小石潭记》《答吴武陵论》《初秋夜坐赠吴武陵》《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等八篇。柳宗元写的《贞符》,批判“君权神授”的唯心史观,明确指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这样的重大命题,却因受贬而“中辍”。吴武陵对柳宗元说:“此大事,不宜以辱故休缺,使圣王之典不立,无以抑诡类,拔正道,以核万代。”在其劝说下,柳终于“不胜奋激,即具为书”。两人的政治原则、学术观点、思想方法高度一致,这是他们建立深厚友谊的坚实基础。
心朗目舒赞其文:柳宗元特别欣赏吴武陵的才华,在《与杨京兆凭书》中说:“去年吴武陵来,美其齿少,才气壮健,可以兴西汉之文章。”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这一点,在答书中说得更明显,“拘囚以来,无所发明,蒙复幽独,会足下至,然后有助我之道”。吴武陵的到来给孤独消沉的柳宗元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对他的文章,柳宗元更是推崇备至:“一观其文,心朗目舒,炯若深井之下仰视白日之正中也。”如此评价,为柳宗元对其他文友的书信中所罕见。
相知互敬兰竹韵:吴武陵对柳宗元常以“师道”称之,柳却以“仆滋不敢”谦恭回复。柳子“每为一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固又非仆之所安处也”,既写出吴武陵对柳宗元的敬重与支持,又写出柳子的自谦,足见二人交情之深厚。吴武陵在读完柳宗元的《非国语》后,对其大加赞赏,柳子从中得到了巨大的鼓舞:“足下乃以为当,仆然后敢自是也。”在他的鼓励与支持下,柳子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信心。
字里行间情谊深:细品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若人抱奇音,朱弦枯桐。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大朴,聋俗何由聪。”深为他们间的君子情谊所感动。此诗分两层:第一层为开头八句,写诗人在初秋夜坐时,对吴武陵的思念之情,充满了关切和同情。这里,诗人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忧愤痛苦,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吴武陵的惺惺相惜和深切同情。诗人由己及友,很自然地勾起了对吴武陵的思念,他们同病相怜,在初秋风雨之夜都会愁苦难当的。第二层为后八句,写诗人对吴武陵琴艺和才华的高度赞赏,为人才被埋没而深表愤慨。这里,柳宗元用辛辣的嘲讽,表达了心中无比的愤慨,为朋友,也为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