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动:秦始皇的秘密详解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动:秦始皇的秘密详解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王政七年,夏太后死去,成失去保护伞,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夏太后死以前,为自己另外选定了葬地“杜东”,在今天西安市南部的长安区。2006年,我得到夏太后的墓葬被发掘的消息。与此类似,夏太后死去,秦国政治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动。在这种背景之下,她利用夏太后之死的机会,趁势排挤韩夫人和成,可以说是当然的事情。

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动:秦始皇的秘密详解

由此可见,嬴政十三岁即位的时候,成只有十岁,他们之间的关系,完全受三位太后之间关系的左右。史书中有关成的记载非常之少,只有两件事情,一件是前面我们已经讲到的叛秦降赵,还有一件事情,是出使韩国

根据《战国策·秦策》、《新序·善谋》和《史记·春申君列传》等文献的记载,秦王政五年,成出使韩国,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得到韩国献出的“百里之地”。这件事情,是作为战国故事流传下来的,仅仅在外国使者与秦王的谈话中偶然提到,对于事情的详细,没有作具体的交代,难免又成为一桩历史之谜。

我在整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到一个年龄问题,这件事情发生在秦王政五年,当时,嬴政十八岁,还没有亲政,成呢,最多只有十五岁(本书人物的年龄,一律按照古代成例用虚岁),年纪轻轻的他,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取得韩国的大片土地,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古史上很多不可思议的纪事,往往有隐秘的背景。这种情况,不但历史上屡见不鲜,现实中也不难碰见。对于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顺着成韩夫人夏太后韩系外戚的脉络,我们可以作一种合理的推测。年轻的王子成,无功无爵禄,母亲韩夫人忧心,祖母夏太后也觉得不妥。根据秦国的法律,身为王子的成如果没有功劳,是不能得到爵位官职的。成出头发达的事情,不仅牵动着母亲韩夫人的心,也成了祖母夏太后的心病

我们前面已经谈到,夏太后与韩夫人都出身于韩国,与韩国王室有密切的关系,于是她们动用自己的关系网,派遣成出使韩国,通过军事压力外交活动,迫使韩国献出百里的土地,成归来后,因功受封,成为拥有封土和封号的封君,他的封号“长安君”的由来,或许就在这里。由此看来,成在对韩国的扩张活动中立功的事情,很可能是夏太后和韩夫人为了封赏成而特意安排的活动。

一句话,夏太后是成的保护者,她生前为自己所钟爱的孙子做了尽可能的安排。不过,保护者的精心安排,管得了生前,保不住死后。秦王政七年,夏太后死去,成失去保护伞,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不幸结果,就是成之乱。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七年“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长安君成将军击赵,反死屯留”。韩系的祖母与孙子之间,两件不幸的事件,先后相继,背后不会没有关联。这种关联究竟是什么呢?由于史书完全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根据近年来考古的发掘,作一点可能的推测。

夏太后是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的侧室,还在世的华阳夫人才是正妻,所以,她死后不能与孝文王合葬。孝文王的墓地在秦东陵(今西安临潼区),华阳太后死后与孝文王合葬在这里。

夏太后死以前,为自己另外选定了葬地“杜东”,在今天西安市南部的长安区。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她有一句谈及为什么选中杜东作为自己葬地的话:“东望吾子,西望吾夫。(www.xing528.com)

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意思是说,我选杜东做我的葬地,由此往东,可以望见我的儿子的墓地,由此往西,可以望见我的夫君的墓地。一百年以后,这个地方会发达兴旺,成为有万家住户的城市。如果这句话真的是夏太后生前所言的话,就成了这位老太后在历史上唯一的一句留言。

关于夏太后,由于史书上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她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似乎只是一位被冷落的后宫夫人,她在历史上的存在,似乎只是被安排来用作华阳夫人的陪衬,以她的黯然失落,映照华阳夫人的光辉显赫。然而,历史的真相真是这样的吗?或者,这一切只是残缺史书挂一漏万的记载所导致的误会?

2006年,我得到夏太后的墓葬被发掘的消息。20073月,专程前往考察。雨天泥泞,步履艰难,当我来到西安南部的长安区神禾塬,进入发掘现场时,我感到惊奇,我感到震撼,旧日读史书所留下的夏太后的印象,瞬间一扫而空。当时当地,出现在我眼前的墓葬,规模宏大,气势辉煌,一座亚字形的帝王级规模的大墓,东西长一百三十米,南北宽一百一十米,墓室在地下十五米深处,周围有十三座陪葬墓。整个陵园占地约二百六十亩,南北长五百五十米,东西宽三百一十米,原本有各种地面建筑

如果这座墓葬真的是夏太后的墓的话,可以想象得到,如此规模的一座大墓,决非短时间能够修建。夏姬被尊为太后,是在庄襄王元年,夏太后之死,是在秦王政七年,其间的十年,应当就是这座大墓的修筑时间。也可以想象得到,如此一座大墓的主人,生前必有高贵的地位,显赫的权势。在儿子庄襄王子异的时代,夏太后与华阳太后分据两宫,共同辅助秦王。

在孙子秦王嬴政的时代,夏太后与华阳太后共同监理政权,看守先王留下的基业,她在秦国政局中的影响,举足轻重。

母后干政,外戚当权,是秦汉政治的通例,可以说是制度性的产物。秦国早年的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不太清楚,不过,在史籍的只言片语和出土的铭文上,强大的母后和外戚的活动,仍然是可以看到痕迹的,到了秦昭王即位以后,情况就非常明显了。以宣太后为中心的楚系外戚集团,完全主导了秦国政权。伴随着这种情况,当权的太后去世时,政治上往往出现重大的变动。宣太后死,当权的楚系外戚权贵们,包括华阳夫人的祖父,都被放逐出京,解除了政治权力。与此类似,夏太后死去,秦国政治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动。

伴随夏太后的死,韩系外戚失去了中心人物,不可避免地衰落。分据两宫的两位祖母级的太后,只剩华阳太后,而以赵姬为中心的赵系外戚,力量日益强大起来,秦国宫廷的政治势力将重新洗牌组合。夏太后在世时,韩夫人可以援引夏太后与赵姬分庭抗礼,两位庄襄王的遗孀间可以保持一定的平衡,如今韩夫人失去后盾,自然是孤立失势。相反,赵姬没有了夏太后的节制,自恃是秦王的生母,又有相国吕不韦和面首嫪毐的支持,行情看涨,甚至一步步走向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在这种背景之下,她利用夏太后之死的机会,趁势排挤韩夫人和成,可以说是当然的事情。

从以后一连串的事情来看,以帝太后赵姬为首的赵系外戚打击韩夫人和成的结果,就是成之乱。替帝太后充当打手的人,就是面首嫪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