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历史瞬间:在失利中创造得意之笔

毛泽东历史瞬间:在失利中创造得意之笔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四渡赤水中的一渡赤水却是在土城战役的失利中开始的。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仅仅10天后,毛泽东指挥的土城战役却失利了。一渡赤水,并不是毛泽东预先主动采取的行动,而是在1月27日,土城战斗失利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再坚持下去,可能造成川军对红军的南北夹击之势,弄清这些情况后,红军于29日晨撤出战斗。毛泽东对陈毅也讲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毛泽东历史瞬间:在失利中创造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40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取得的一次成功的运动战,战役历时3个月,是军事史上一个著名战例。但四渡赤水中的一渡赤水却是在土城战役的失利中开始的。

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但仅仅10天后,毛泽东指挥的土城战役却失利了。

1935年1月29日,红军离开遵义,全部渡过赤水河。这也是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四渡赤水之一渡赤水。

一渡赤水,并不是毛泽东预先主动采取的行动,而是在1月27日,土城战斗失利的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土城之战前,由于没有对川军的电台进行严密的监听,以为只有郭勋祺旅。战斗打了一天后,才弄清郭勋祺旅后面还有潘佐、廖泽两个旅。郭旅被击溃,但由于土城一带敌兵力集中,加上深沟石岩,不便迂回,故未能全歼,而合江、赤水、石蔺还有川军三个旅。再坚持下去,可能造成川军对红军的南北夹击之势,弄清这些情况后,红军于29日晨撤出战斗。

土城之战虽给敌人沉重打击,毙敌1000余人,俘敌一部,但红军也受到很大损失。毛泽东在稍后的扎西会议上总结土城战斗时说:“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军没有消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追之敌,改变了被动局面,部队果断地变为轻装,甩掉了包袱,行动更自由了,更能打运动、游击战了。”

土城之战,是毛泽东“遵义会议”复出后的第一仗。许多年后,毛泽东对土城的失利,记忆犹新。1956年9月,他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历数他的“真错”时坦诚地说:“长征时候的土城战役是我指挥的。”由此可见,毛泽东是实事求是的。

无论胜负,但“土城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部队果断地变为轻装,甩掉了包袱,行动更自如了,更能打运动战、游击战”是不争的事实,为后来三次渡赤水打胜仗,创造了有利条件。

土城战役在当时看确实不是一个成功的战例,但站在历史的高处回顾,它无疑是毛泽东变不利为有利,扭失败为胜利,弃被动为主动的一个成功典范。

一渡赤水后,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又经过三次飞渡赤水河,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同时,与红军长征初期不顾敌情一味死打硬拼形成了鲜明对比。(www.xing528.com)

四渡赤水战役主要经过是这样的:

一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红军分三路从习水土城浑溪口、蔡家沱和赤水元厚第一次过赤水河,向滇东北扎西地区集结。

二渡赤水——红军一渡赤水河后敌人也云集扎西,对红军进行围堵。2月18日至21日,红军挥师东进,从习水太平渡、九溪口、淋滩、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一举歼灭黔军王家烈20个团,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胜利。

三渡赤水——红军二渡赤水重占遵义后,蒋介石急忙从重庆飞到贵阳,妄图围歼红军于遵义地区。为此,毛泽东转兵西进,于3月16日至17日从仁怀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重进川南,摆出再次在川南渡江的态势。

四渡赤水——红军三渡赤水河后,国民党军急忙尾追北上,毛泽东指挥红军主力秘密北上,然后突然调头向东,于3月21日至22日,从习水二郎滩、淋滩、太平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把国民党军甩在了赤水河西岸地区,然后调头南下,再次突破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挺进金沙江。5月1日至9日,红军在皎平渡全部渡过了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40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媲美。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毛泽东对陈毅也讲过,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长征组歌》写到,“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其“得意”和“奇”之处在哪里?

四渡赤水之所以“得意”和“奇”,是遵义会议后采取机动灵活、避实就虚的新战法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料敌察机”、“因敌制胜”,于被动中夺取主动的卓越指挥艺术,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精彩、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行动之一。

四渡赤水主要目的是通过“走”使红军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转危为安。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指挥员能从实际出发,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处理了“走”和“打”的关系,巧妙地运用虚实行动,调动和迷惑敌人,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