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赤脚医生:改变农村落后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赤脚医生:改变农村落后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是对不脱离集体生产劳动的农村医生,即半农半医、直接为农民医疗服务的乡村卫生员的称呼。这里所说的10个记工分的公社卫生所医务人员就是“赤脚医生”。《红旗》杂志吹捧“赤脚医生”的文章发表后,乐园公社的作法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随后,全国农村在大力培训“赤脚医生”的过程中掀起了创办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潮。把培养“赤脚医生”、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改变农村落后

赤脚医生:改变农村落后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是对不脱离集体生产劳动的农村医生,即半农半医、直接为农民医疗服务的乡村卫生员的称呼。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赤脚医生”就已经出现。但其大规模发展却是在“文革”期间被报刊电台大肆宣传所谓“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之后。自1968年起的10余年间,它一度成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方式。

广大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为落后。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为改变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很大努力。解放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曾自己组织过“保健站”,培训不脱产的卫生员、接生员。随着农业合作社发展成人民公社,先后又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一部分县、社办起了“合作医疗”或“集体保健站”,培养了大批不脱产的卫生员。但是,在当时“左”的思潮的带动下,这种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大跃进”的色彩。因此,在6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村中不脱产的卫生员经过整顿,数量有所减少。如据1960年6月的统计,上海市10个县2500多个生产队,共有不脱产卫生员3900多名。在整顿之后的1961年,3900多人只剩下了300人。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的指示。卫生部长钱信忠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培养提高卫生员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半农半医”人员的要求和具体培训内容。经党中央同意,随即在农村若干县进行了试点。这些基层卫生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掌握了一些医疗知识和技能。他们一面坚持生产劳动,一面为农民作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适应了农村的经济状况,很受农民的欢迎。群众热情地称呼他们为“赤脚医生”,即和农民一样打赤脚、下水田的医生。赤脚医生对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预防疾病、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发展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上海郊区各县遵照毛泽东主席指示,在巡回医疗队的配合下,全面整顿和培训赤脚医生,使赤脚医生总人数达到4500多人,并由赤脚医生带训了2.9万多名生产队卫生员,使上海郊县的保健网全面发展起来。但是,“文革”开始后,林彪江青一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赤脚医生吹嘘为“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并以此作为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医疗战线的成就,打击和迫害医务界知识分子

1968年《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上海市的调查报告》一文。文章介绍了上海市赤脚医生的发展情况,指出:“‘赤脚医生’平时有一半左右时间参加劳动,生产大队对他们的补贴不多,贫下中农养得起,他们的收入保持农村一般同等劳动力的水平。”“‘赤脚医生’是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尖兵,贫下中农需要他们。”指出了培养赤脚医生的两条途径,一是公社卫生院集训,“贫下中农亲自管理。与公社卫生院结合,由巡回医疗队辅助,举办抗大式训练。在为时两个月的训练学习期间,‘赤脚医生’也参加了训练班的领导班子。他们以‘老三篇’为基本教材,贫下中农亲自去对他们进行阶级教育;并且紧密结合从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业务教学”。二是“在实践中加以培养。这是培养‘赤脚医生’的重要办法”。文章强调:“培养‘赤脚医生’,同样存在由哪个阶级掌握领导权的问题,工人阶级、贫下中农不去掌握这个领导权,‘赤脚医生’是培养不出来、成长不起来的。”“首先,要选好培养对象”,“其次,掌握思想教育也很重要”。文章声称:“在贫下中农教育下,‘赤脚医生’走的是从贫下中农来、到贫下中农去,从农村实践中来、到农村实践中去的道路。”(www.xing528.com)

文章的重点是谈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院校的教育革命问题,认为:“医学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医学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应是‘赤脚医生’和卫生员”;“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那些为极少数城市老爷太太服务的所谓‘提高’,必须彻底批判”;“‘赤脚医生’除一部分进入学校学习外,绝大部分都应当坚持扎根农村,可以采用卫生院医生和‘赤脚医生’上下定期对调的办法,加以提高”。

文章发表后,出现了两种后果:一方面是“赤脚医生”的发展促成了兴办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医疗卫生的面貌;另一方面则是林彪、江青等人把培养“赤脚医生”吹捧为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干扰、破坏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主要依靠集体经济举办的和带有公益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培养赤脚医生则是和发展这种制度的重要途径。1967年1月1日,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开始在全社各生产大队创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办法是:“根据社员历年来的医疗情况、用药水平,确定每人每年交1元钱的合作医疗费,每个生产队按照参加人数,由公益金中再交1角钱。除个别年老痼疾需要常年吃药外,社员每次看病只交5分钱的挂号费,吃药就不要钱了。公社卫生所12名医务人员,除两人暂时拿固定工资外,其余10人和大队主要干部一样记工分。为了照顾医生流动性大、花费比较多的特点,每月按情况不同补助3至5元。”这里所说的10个记工分的公社卫生所医务人员就是“赤脚医生”。《红旗》杂志吹捧“赤脚医生”的文章发表后,乐园公社的作法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1968年12月初,中共中央批准在全国推广他们的经验。12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深受贫下中农欢迎的合作医疗制度》并加编者按,介绍了乐园公社的经验,认为:“这种彻底改革旧体制,使医务人员成为亦医亦农的劳动者,是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一场大革命。”随后,全国农村在大力培训“赤脚医生”的过程中掀起了创办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潮。1969年后,绝大多数农村实现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合作医疗站以10万计,“赤脚医生”也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生产队卫生员发展到300多万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女“赤脚医生”、卫生员和接生员。赤脚医生都是从贫农、中农、知识青年中选拔培养,经上级卫生部门培养训练而成。当时各级党的组织、医疗卫生部门和解放军医疗卫生单位,对赤脚医生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许多医院和医学院成立了赤脚医生培训班,并派医疗小组到农村巡回医疗,带教赤脚医生,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把培养“赤脚医生”、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改变农村落后的医疗卫生面貌的一个途径,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是必要的,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林彪、江青集团却把培养“赤脚医生”定为“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强迫许多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改造世界观。有的地方甚至把医院的医务人员下放到农村,把农村的“赤脚医生”调到城市医院,称之为“对流换岗”,把这说成是改变“城市老爷卫生部”的根本方法,是“医学革命”。实际上,这是医学事业发展的倒退。城市的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后,由于农村缺乏医疗条件,不能发挥他们的业务专长,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农村的“赤脚医生”缺乏必要的业务水平,到城市医院后,根本无法担负医疗任务。因此,培养“赤脚医生”的“医学教育革命”实际上是干扰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使之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历史经验表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状况,首先应做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产力,在这一基础上培养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医务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