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海拔高度为8848.13米。由于山高、峰陡、崖险,使世界各国登山爱好者都以攀登珠峰为极大荣耀。自1953年以来,各国登山队已先后十多次攀上珠峰,中国则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北坡登上这一世界最高峰。此后中国登山运动员多次征服珠峰。
1960年3月19日,在队长史占春的率领下队员们来到珠穆朗玛峰北山脚下,开始了首次攀登珠峰的征程。登山队员们先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建立了大本营。从3月25日开始,冒着漫天风雪进行了3次适应性行军,先后在5400米、5900米、6400米、7007米、7600米、8100米、8300米的高度,建立起低山和高山营地。5月17日,登山队员从山下海拔5120米的大本营出发,经过了一周的艰苦行军,又在珠穆朗玛峰海拔8500米的高度建成了最后一个高山营地——“突击营地”。
5月24日北京时间9时30分,突击主峰的第四次行军开始了。中国登山健儿克服了高山极度缺氧和摄氏零下40度左右的严寒等重重困难,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3名登山队员,终于在25日黎明北京时间4时20分,胜利地登上了海拔8882米(原测定高度)的珠穆朗玛顶峰,在世界登山史上第一次创造了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记录。他们把一面国旗和毛泽东的一座石膏塑像、并按国际惯例签名留放顶峰。所有参加登山的其他成员都为成功地攀登顶峰做出了贡献。登山队队长史占春和王凤桐,到达了海拔8600米处,为攀登顶峰找到了一条安全的路线。还有13名队员越过风化严重极易崩塌的“黄色地带”,运送物资或建立营地,到达了8500米的高度。他们是:许竟(副队长)、多加(藏族)、刘连满(他们三人是突击主峰预备组,因天气变化,未能参加突击主峰);石竞、拉八才仁(藏族)、邬宗岳、群贝坚赞(藏族)、索南多吉(藏族)、米马(藏族)、云登(藏族)、茨仁(藏族)、米马扎西(藏族)、却加(藏族)。负责运输物资和建立高山营地工作到达8100米高度的有:张俊岩、刘大义、衡虎林、成天高、张小路、马保昌、多吉甫(藏族)、谢武成(藏族)、塔木君(藏族)、扎西(藏族)等共29人。他们于30日13时30分安全返回大本营。
1975年3月中旬,我国登山队1名女队员和8名男队员再次由北坡向珠穆朗玛峰攀登。登山队在海拔5000米的绒布寺建立了大本营,前后经过4次适应性行军,分别在不同海拔的高处,设立了5个高山营地。5月17日的第5次行军中,在海拔8200米和8680米的高处建立了第6个高山营地和突击营地。5月27日晨,9名男女登山队员离开8680米的突击营地向峰顶挺进。经过6个半小时的顽强拼搏,9名队员于北京时间14时30分胜利地登上了顶峰。他们在珠峰峰顶展开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竖立起一个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字样的红色代表性测量觇标,拍摄了顶峰的照片和影片,并测量了顶峰覆雪深度,采集了冰雪样品和岩石标本,还做了无线电遥测心电图,为我国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和有关科学研究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条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这9名队员中,女运动员是中国登山队副队长潘多(藏族)。男运动员是索南罗布(藏族)、罗则(藏族)、侯生福(汉族)、桑珠(藏族)、大平措(藏族)、贡嘎巴桑(藏族)、次仁多吉(藏族)、阿布钦(藏族)。他们在顶峰逗留了1小时10分钟。5月30日北京时间13时10分,登山队员安全返回海拔5000米的登山大本营。
1988年3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是由中国、日本和尼泊尔登山运动员组成的联合登山队完成的。1985年,中国登山协会向日本、尼泊尔登山界提出三国联合组队,由南北两侧同时双跨珠峰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该三国登山界的响应。并于1987年2月24日在北京正式签订《中日尼1988年珠穆朗玛/萨加玛塔友好登山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中、日、尼三国登山队员联合组队并分兵两路,在珠穆朗玛峰的南侧和北侧同时向峰顶冲击,在地球之颠会师后,南面登顶的由北侧下山,北侧登顶的由南侧下山。(www.xing528.com)
该次登山活动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席史占春、日本山岳协会会长今西寿雄、尼泊尔王国登山协会主席库玛尔·卡德3人任联合登山队总队长,其中史占春为首席总队长,总指挥部设在北京,统一指挥北南两侧的登山活动。中、日、尼3方各有运动员28名。中国登山队的28名运动员当中,有19名藏族运动员和1名维吾尔族运动员,队长为曾曙生。
三国联合登山队的全体成员于1988年3月2日在西藏的协格尔会师。6日,登山队员全部进入距珠峰峰顶直线距离约17公里、海拔高度5154米的绒布河谷的大本营驻地。中方南侧队从拉萨出发,经叶拉木山口进人尼泊尔,向珠峰南侧大本营挺进。3月10日,北侧大本营举行开营仪式,中、日、尼三国队员分别身穿红蓝绿3色登山服,由三国登山队长宁志义、重广恒夫、塔什藏布共同升起了三国国旗。同日,北京总指挥部电台同北侧大本营电台正式开通。12日,北侧三国友好登山队派出9人先遣队开始了第一次适应性行军,后因遭遇大风雪而被迫撤回。16日,风雪暂停,三国登山队抓住时机各自派出4人向前进营地进发,开始第一次行军。后又因大风雪而被迫于18日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就地待命。22日,大风减弱,以中方队员次仁多吉、加拉、嘎亚、达穷为前驱的三国修路队抓住时机,奋力打通北坳第一险关——北坳冰墙,为三国登山队在海拔8200米处建营及突击顶峰铺设了“通天之路”。4月1日,北侧开始第二次行军,10名登山队员在北坳顶建立起4号营地。就在这一天,三国南侧登山队经过9天的行军到达海拔5350米的大本营。中方南侧登山队到达后,立即率队上山侦察行军路线。北侧队员则于4月7日至9日,相继打通了7790米的5号营地和8300米的6号营地。16日,北侧队结束第二次行军,全体人员撤回大本营休整。此时,南侧队于4月19日在打通了海拔7980米的南坳顶路线时,因受阻于暴风雪而于21日被迫撤回大本营。23日,南侧队打通南坳天险之后,继续攀高设营。双跨珠峰的最后拼搏终于全面展开,5月1日三国登山队北侧队和南侧队的第一突击队开始向高山营地挺进。他们的组成是:北侧队的队员——中国的次仁多吉、李志新,日本的山田升、山本宗彦,尼泊尔的昂·拉克巴和拉克巴·索那。南侧队员是——中国的大次仁、仁青平措,日本的北村贡、矶野刚太,尼泊尔的安格·瑞塔、凯希。5月3日,北侧突击队打通到海拔8530米的道路。就在这一天南北第二突击的中方队员全部开始向上运动。5月4日傍晚,南侧突击队员仁青平措、大次仁、安格·普巴挺进到8500米的突击营地待命,准备与位于北侧海拔8680米突击营地内的三国突击队员同时冲顶。
冲顶的时刻终于来临,5日0时17分,三国联合登山队首席总队长史占春通过无线电台发出了总突击的命令后,南北两侧突击队员分别出发向顶峰冲击。12时42分,中国北侧队员次仁多吉率先登顶。14时23分,他与随后从北侧登顶的日本队员山田升、尼泊尔队员昂·拉克巴在峰顶创纪录地停留99分钟后,便先向南侧跨越。14时20分,中方北侧支援队员李志新第四个登顶,l小时后,他与随后登顶的尼泊尔支援队员拉克巴·索那按原路下撤。15时53分,南侧中国队员大次仁第一个从南侧登顶,32分钟后,仁青平措和尼泊尔队员安格·普巴也到达峰顶。16时5分,中国队员大次仁和日本队员山本宗彦分别从南北两侧登顶,相会于地球之颠。这一时刻被认为是实现人类壮举的历史瞬间。5月5日,中、日、尼三国勇士12人相继征服了世界第一峰。17时整,中方的大次仁、仁青平措和尼泊尔的安格·普巴开始从峰顶向北侧跨越,从而实现了人类双跨珠峰的伟大梦想。
5月7日晚,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首席总队长史占春满怀豪情地宣布:三国攀登、跨越珠穆朗玛峰的12名队员已全部下撤到安全地带,三国联合攀登、跨越珠穆朗玛峰的行动圆满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