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兼具三种身份,即学者、文学翻译家、作家。此外,还可以加上一个:半个文学评论家。
作为学者来说,梁实秋的功底是扎实的。他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西洋文学,打下很好的基础。此后他执教40年。晚年,由台湾协志工业美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印行的他的《英国文学史》(分三卷,近200万字)和与之配套的《英国文学选》(也分三卷,近200万字),可以说是他毕生致力于英国文学教学、研究的学术最高成就。另外,由他主编的一系列远东英汉辞典及数十种英语教科书,也是他的学术重要成就。他因此博得台湾“三大英文教授”之一的称誉,是名副其实的。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严谨的。尽管有人指出他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有大量讹误,连批评者也承认,那只是这位“大主编”无暇细顾辞典编撰工作而已,不是他“徒有虚名”。
作为文学翻译家而言,他在中国译界矗立起一座丰碑,那便是以37年的时光,独力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就译文品质而言,是第一流的。这部巨著的独力译出,为他作为第一流的文学翻译家一锤定音,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他的超人的毅力、埋头苦干的精神。他与海峡彼岸的傅雷旗鼓相当,成为两岸译界两巨子。
作为作家而论,他足以进入中国当代散文高手之列。他的散文代表作是《雅舍小品》。他从1939年入蜀居于北碚“雅舍”开始写“雅舍小品”,当年出了第一集,收34篇。此后,在1973年出续集,收33篇;1982年出第三集,收37篇;1986年出第四集,收40篇。同年由台湾正中书局印出合订本,共收小品143篇。此外,他还写过许多散文,但他对“雅舍小品”特别偏爱,自以为稍差的,便不入《雅舍小品》。因此,《雅舍小品》可以说是梁实秋散文的“精品屋”。
台湾关国煊先生以“温柔敦厚、谑而不虐、谈言微中、发人深省”十六字评价梁实秋的散文,颇为中肯。在我看来,梁实秋的散文大都具有“十”字形结构,即纵线(古今)与横线(中外)交错,纵横捭阖,清丽流畅。这是由于梁实秋具备了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学识。
一、漫长的人生,经历了自清末以来多种历史时代;(www.xing528.com)
二、有着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三度空间”生活经验;
三、幼时打下良好的中国古文基础;
四、精通英语,熟知西洋文化。
梁实秋学贯中西,博览古今,写起散文来信笔拈来,妙趣横生,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纵横交错的独有特色。
不过,作为作家,他也有明显的缺陷,那便是只能刻意雕琢“小玩意儿”,却缺乏驾驭鸿篇巨制的能力。就这一点而言,他远逊于林语堂。另外,他也缺乏虚构的能力。他把大量精力投入翻译莎翁剧作和写英国文学史,那毕竟是把莎剧译成汉语和把英国文学发展史介绍给中国读者,却不是他自己的文学长篇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