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蒋经国与曹聚仁:密切接触与历史侧影

蒋经国与曹聚仁:密切接触与历史侧影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时候,曹聚仁与蒋经国有了密切的接触,经常在一起切磋时局,谈论政见,彼此成了莫逆之交。1945年2月,日军进攻赣州,在日军进城前一刻,蒋经国离开赣南,6月正式卸任,结束了他的6年赣南执政生涯。离开蒋经国之后,他仍与蒋经国保持联系。曹聚仁作为蒋经国的知己,回忆与蒋经国的多年交往,开始着手写蒋经国传记《蒋经国论》。这是关于蒋经国的第一本传记。

蒋经国与曹聚仁:密切接触与历史侧影

曹聚仁蒋经国原本素昧平生。作为记者,曹聚仁是在一次采访中结识蒋经国的。

那是在1938年8月16日,曹聚仁作为中央社的特派员,在江西南昌采访蒋经国。

苏联经历了“冰天雪地十三年”之后,蒋经国在1937年3月25日离开莫斯科,携妻挈雏回国。他在回国之后的翌年——1938年,加入中国国民党。蒋介石为了使儿子得到政治历练,让他“下基层”。这样,28岁的蒋经国被任命为江西保安处少将副处长。曹聚仁年长蒋经国10岁,在采访这位蒋公子时发现他并无新贵派头,而是坦率真诚,平民作风,两人一见如故。曹聚仁在采访之后,写了一篇访问记,题为《一个政治新人》。曹聚仁在文章中写及他对蒋经国的良好印象:

“记者细细地、静静地看他的行止,他和劳苦民众相接近并非矫情而为之的。他懂得生活的意义,劳力的价值。他自然而然亲近那些用自己血汗挣饭的人,他有光、有火、有力,吸引着一群有血性的青年;自然,也有人觉得头痛……”

次年6月,蒋经国担任江西省第四区(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区保安司令。赣南是一个特殊的地方,红军长征之后,这里成了“真空地带”,土匪、强盗、地痞、流氓猖獗。蒋介石把儿子蒋经国派往那里主政,以培养他的统治能力。而当时的蒋经国正雄心勃勃,一心想干出一番政绩,在中国“建立一个革新政治的示范区”,因为他深知,将来要接父亲的班,没有政绩难以服众。

蒋经国到了赣南,每天走80公里,大量接触农民、商人、公务员难民。他曾说:“在赣南,我一共步行了2850里路,经过了794条桥,其中有714条需要修理的,84条是不能走的……我经过189个茶亭,只有21个是最近修理的,有42个已经简直不能坐人。”

蒋经国宣布,要在3年内,把赣南建成一个“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书读”的新社会,蒋经国称之为“赣南模式”。当时美国的《科利尔》杂志评论道:“小蒋建立的模式,将作为中国未来的范例。”一时间,蒋经国有了“蒋青天”之誉。

就在这时,曹聚仁的妻子邓珂云怀孕,而在战乱之中的江西,唯有赣南比较安定,他便与妻前往赣州住了下来。

曹聚仁有过两次婚姻。他的原配夫人是王春翠女士,曹聚仁的同乡,都是浙江浦江人,两家只一桥之隔,这座桥叫做通州桥。1921年春,18岁的王春翠与曹聚仁结婚。1926年生女曹雯,6岁时夭折,之后未能再生育,又加上种种客观原因,最后导致与曹聚仁分手。王春翠的文笔不错,她的散文集竹叶集》曾得到鲁迅的称赞。虽然王春翠与曹聚仁分离,但是一直住在浦江曹家,并与曹聚仁时有通信。1959年,还与曹聚仁相会于北京。1987年5月1日,王春翠病逝于浙江萧山长孙女曹璨家中。后来从王春翠遗物中,找到1950年至1972年20多年曹聚仁写给胞弟曹艺以及王春翠的信件达220封之多。

邓珂云原本是曹聚仁兼职任教的上海务本女中的学生。1933年在曹聚仁准备写鲁迅传记时,邓珂云在课余帮曹老师收集相关资料,产生师生恋,经过4年的爱情长跑,结为夫妇。

1959年曹聚仁全家合影

曹聚仁夫妇在赣州住下,地方长官蒋经国对他十分看重。1940年7月,曹聚仁的女儿曹雷在赣州出生。曹雷曾说:“我出生后,蒋经国和蒋方良专门找了一个士兵挑了鸡蛋到我们家来看望。母亲说,蒋方良还抱过我。”蒋经国对曹聚仁非常尊敬,总是口称“老师”。其实,他们之间可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邓珂云除了生下长女曹雷,后来又生两子:长子曹景仲(清华大学毕业,1970年因公殉职),次子曹景行。(www.xing528.com)

蒋经国深知舆论的重要,打算创办专员公署机关报《新赣南报》。蒋经国上门拜访曹聚仁,力邀曹聚仁出任总编辑、总经理、总主笔、专员公署参议。对于办报,曹聚仁是行家里手,欣然答应,并以为《新赣南报》这名字不响亮,带有浓重的地方性,建议改名为《正气日报》,蒋经国当即赞同。

1941年10月1日,《正气日报》在赣州创刊。这时候,曹聚仁与蒋经国有了密切的接触,经常在一起切磋时局,谈论政见,彼此成了莫逆之交。正因为这样,蒋经国才会说:“知我者,曹公也!”

《正气日报》在曹聚仁的主持下,影响日益扩大,与《东南日报》、《前线日报》并列为中国东南的三大报纸。

1943年元旦,曹聚仁还创办《正气周刊》,蒋经国任发行人。蒋经国亲自为《正气周刊》创刊号写下《鲜红的血》,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蒋经国的思想相当激进,文笔也不错:

鲜红的血是崇高的,热烈的,正义的,勇敢的!血,是伟大的,史可法的血,文天祥的血,岳飞的血,烈士的血,写成了一部壮烈的史诗。在血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人生的意义,寻得人生的价值。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当出来斗争,出来抵抗,为了正义,为了公道,为了良心的驱策,我们应当拼命,应当流血。谁不肯将自己的热血,来为国家流尽,谁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希望,因为胜利始终是属于肯流血的人的。人类的肤色尽管不同,但血的颜色,却都是一样的。鲜红的血,永远是光明的象征,我爱血,我爱鲜红的血,因为血是自由的灯塔,血是解放的曙光!

1943年春,曹聚仁随蒋经国去重庆拜见蒋介石,蒋介石也颇为看重曹聚仁,打算把曹聚仁留在身边作为笔杆子。曹聚仁未肯允诺。回到赣南之后,曹聚仁因不愿卷入蒋经国身边的错综复杂的派系斗争,遂辞去《正气日报》总编辑等一切职务,告别蒋经国,离开赣南。

1943年12月,蒋经国升任江西省政府委员,仍兼任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不久,蒋经国出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长期住在重庆,但是仍兼任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不时回到赣南。1945年2月,日军进攻赣州,在日军进城前一刻,蒋经国离开赣南,6月正式卸任,结束了他的6年赣南执政生涯。

1945年,曹聚仁回到上海,在大学任教,并任《前线日报》编辑。离开蒋经国之后,他仍与蒋经国保持联系。曹聚仁作为蒋经国的知己,回忆与蒋经国的多年交往,开始着手写蒋经国传记《蒋经国论》。他一边写,一边在自己主编的《前线日报》上连载。这是关于蒋经国的第一本传记。当时,作为传主的蒋经国不过30多岁而已。

《蒋经国论》连载毕,曹聚仁经过修改,于1948年由上海联合画报社出版。1953年,《蒋经国论》经过再度修改,在香港由香港创垦出版社出版。

《蒋经国论》共分三部分:一代传奇人物蒋经国;留学苏联深悟民主政治;抗战胜利带来的内战危机。

曹聚仁笔下的蒋经国,是这样的人:“说起来,经国也正是哈姆雷特型的人物,他是热情的,却又是冷酷的;他是刚毅有决断的,却又是犹豫不决的;他是开朗的黎明气质,却又是忧郁的黄昏情调。他是一个悲剧性格的人,他是他父亲的儿子,又是他父亲的叛徒!”“他时常为大自然所迷醉,愿意过隐居的生活,却又爱在扰攘的红尘中打滚,以斗争为快意。这是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经国这个人是不会居敬存诚,却也不善于玩弄权术的。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经国为人,聪明则有之,平淡则未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