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都到齐之后,熊光楷领着大家从客厅穿过院子走向会馆主楼里的宴会厅。我在进入主楼时,注意到门厅中央有一尊李克农将军的半身铜像。李克农是中共情报部门创始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也曾经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这个会馆在最显要的位置安放李克农将军雕像,清楚表明这里是情报部门的机关。
在宴席上,熊光楷特地安排我跟寿瑞莉坐在一起。由于彼此是校友,所以一见如故。寿瑞莉跟我一样,当时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读了6年。我说,这是当时照搬苏联的学制,原本6年毕业之后获副博士学位,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副博士学位也“吹”了。1962年毕业后,寿瑞莉分配到国防科委六院工作,同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授予中尉军衔。1965年集体转业,此后她长期在航空工业技术部门工作,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寿瑞莉说起1958年参加“大炼钢铁”运动,北京大学化学系师生奉命到各地建立化验室,化验铁矿以及钢铁。她当时在广西,而我在湖南。我说,由于县里没有高级的分析天平,当时我们用“土办法”称药品以及样品,即用一根钢丝,一头固定,另一头吊一个小盘子,先放上砝码,记下钢丝弯曲的位置,再把药品或者样品放入小盘子,使钢丝弯曲到同样的位置,这时药品或者样品的重量就等于砝码的重量。她也马上记起当年用这种方法称重量。她说,这种“土办法”,其实很科学。她又说起当年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修建人民大会堂义务劳动,我也都参加了。她说修建十三陵水库时,推着独轮车运土,很累,十多天劳动结束之后她就病倒了。
我说起化学系的学生,在北大一眼就能辨认——衣服上、裤子上,全是被酸液、碱液腐蚀的小洞洞。寿瑞莉也笑了,仿佛回到当年的学生时代。(www.xing528.com)
寿瑞莉告诉我,她跟熊光楷都是1939年出生于上海,都是在1953年入延安中学读高中,1956年毕业。她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以第一志愿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
熊光楷也想考入北京大学,打算报考那里的数学力学系。以他当时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十拿九稳,而他却被解放军外国语专科学校(后改称解放军外语学院)提前录取,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录取,改变了熊光楷的命运。倘若熊光楷不进入解放军外国语专科学校,他可能成为其他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不会成为今天的熊光楷上将。
作者夫妇与熊光楷上将夫妇在上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