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掏耳蝉,可能变成聋子
“耳蝉”就是人们常提到的“耳屎”,医学专业名称叫做“外耳道耵聍”。俗语说:“耳不掏不聋,眼不拨不瞎。”有些人可能比较爱卫生,觉得掏耳朵舒服,所以就喜欢用竹棒、火柴棍、发卡掏耳屎,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因为它很容易把耳道弄伤,引起发炎、生疖子。如一不小心,将鼓膜穿破,便成了聋子;带进细菌,还容易引起乳头状瘤,流血、流脓,流黄水,后果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听觉健康。
常掏“耳蝉”坏处多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耳道内会长一种耳道乳头状瘤,这种瘤是病毒感染引起,开始时是良性的,但如果外界刺激比较多,就会使其恶变,越长越多最终堵塞耳道。
⊙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www.xing528.com)
⊙如果方法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如果挖时用力过度,损伤了外耳道皮肤甚至耳膜,细菌趁机侵入,就会形成外耳道炎;此外,还有人挖耳时将异物如棉花、火柴头等遗留在耳道内。
⊙常掏耳朵还可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有利于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鼓膜是一层厚约0.1毫米的薄膜,如果用尖锐的工具掏耳朵,不小心会将鼓膜刺伤甚至穿孔,严重的会造成耳聋。
其实“耳蝉”根本没有必要掏出来,因为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耳屎可以阻挡从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
若耳朵痒得难受,可用小竹棒或火柴梗裹点棉花,蘸4%的硼酸酒精或白酒少许,轻轻涂擦外耳道,既能止痒又能消毒;或者用食指按摩耳道口下面,也有止痒作用。不过,有的人属油性耳,耳朵油腻特别严重,有时会堵塞耳道,影响听觉。这就须得到医院去请五官科大夫用专制的耳勺清理耳道了。所以,一般耳道健康的人不需要频繁挖耳,只有在耳屎过多导致耳部不舒服时才需要掏耳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