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丕的宴游诗闪现邺下生活,对传统继承与时代诗歌吸收的见证

曹丕的宴游诗闪现邺下生活,对传统继承与时代诗歌吸收的见证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丕的宴游诗真切反映了邺下诸子欢会游宴的生活。所以,曹丕诗中的这种现象,是他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时代诗歌取向的吸纳。第二类是纪事军旅诗。第三类是拟作诗。总之,七言诗在曹丕之前未成规模,亦未成风气。曹丕此诗糅合了古诗的题材和意

曹丕的宴游诗闪现邺下生活,对传统继承与时代诗歌吸收的见证

第二节 曹丕

一、曹丕的生平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自幼聪慧,少时博览古今经传、诸子百家,八岁能文,又好弓马、击剑文武皆通。建安十六年,曹丕二十五岁,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三十一岁立为魏太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在位七年。曹丕基本生活在曹操的护翼之下,缺乏雄才大略,在政治、军事上都无大的建树。但他博学多识,感情细腻,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其诗作倾向于对个体情感的体会和抒发。现存完整诗歌约40首。

二、曹丕的诗歌特色与成就

曹丕是建安诗坛的重要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宴游诗。包括《芙蓉池作》、《于玄武陂作》、《夏日诗》、《孟津诗》、《于谯作》和《善哉行》等。曹丕的宴游诗真切反映了邺下诸子欢会游宴的生活。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芙蓉池作》)

本诗细致地描摹了夜游铜雀园的情景,开篇点出“逍遥”行游之题,逐景流览,即目之景一一入诗,结尾俯仰而有情致,尽兴而归,反映了诗人间彼此信任,和睦相处的融洽场景。

《于玄武陂作》云: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此诗描写他与曹植在春日里郊游,远眺田野上河渠纵横,禾苗青青,流水激鸣,垂柳覆绿,群鸟翔集,浮藻荡漾的美妙生动画面的经过,抒发了逍遥忘忧的畅达情怀。

值得注意的是,曹丕在描写宴游盛况及欢娱场景之后,往往会生发出深重的生命感慨,如“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芙蓉池作》)等,将人生的享乐与生命的悲凉纠结在一起。这种哀乐相生的倾向,在汉末古诗中就已形成,曹操诗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所以,曹丕诗中的这种现象,是他对传统的继承和对时代诗歌取向的吸纳。

第二类是纪事军旅诗。如《饮马长城窟行》《董逃行》《黎阳作》《至广陵于马上作诗》和《陌上桑》等,大都与征伐战争相关,多写军容之盛,兵士之威,表达了诗人克敌制胜的豪迈决心。但因题材相近,写法有雷同之弊,如写军容,《至广陵于马上作》称“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董逃行》亦作“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等。诗中的豪言壮语亦嫌空洞,如“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人欲效法曹操,却缺乏曹操的雄才伟略和沉雄气韵,显得虚张声势,底气不足。但曹丕也有纪实述情,感人至深的作品,如《陌上桑》:(www.xing528.com)

弃家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窄。虎豹嗥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这是诗人在征途中因目睹农村凋敝破败景象,深有感触的作品,以一个征人的口吻揭示了军阀割据战争给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全诗笼罩在凄苦悲凉的气氛之中,继承了曹操乐府纪实的写法。

第三类是拟作诗。这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模拟乐府诗的特征,一般称为“拟乐府”,多以征夫思妇为题材,如《燕歌行》《秋胡行》《杂诗》等;也有描写具体人物的,如《代刘勋妻王氏杂诗》《寡妇诗》(拟阮瑀妻作)等。这种代人立言的拟作诗,源于汉末的古诗,流行于建安时期,曹氏兄弟多有传世之作,特点是能逼真地揣摩人物心理,风格凄婉悲凉,也寄托了诗人对不幸者的同情和怜悯。如《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云: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

这首诗从新婚女子的视角,写出了夫妻欢情未尽,即天涯阻隔,陷入孤独痛苦深渊的不幸命运,结尾表达了女子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杜甫《新婚别》的创作颇有启迪。

《杂诗》二首则是代“客子”写乡愁的佳作。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仿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这二首诗的语言质朴平易,很接于汉代乐府民歌,但比其更流畅、更婉转,与《古诗十九首》的风格神似,沈德潜以为“二诗以自然为宗,言外有无穷悲感”(《古诗源》卷五)。在曹丕的拟作之中,最优秀的当数《燕歌行》,题材上属于思妇词,乃“魏文代为北征者之妇思征夫而作”(王尧衢《古唐诗和解》卷三),辞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此诗语言纯出自然,且情深意长,“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姜斋诗话》卷下)。其音节和婉,修辞精美,胡应麟则称其“开千古妙境”(《诗薮》),故陆机、谢灵运、谢惠连、萧绎、萧子显、王褒、庾信等多有仿制。从诗歌史角度说,《燕歌行》是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对后代歌行体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七言诗起源很早,先秦就有以七言为主的作品,如荀子的《成相辞》。楚辞中也有七言句式,西汉却少有七言,仅存刘向等七言诗残句,至东汉张衡才创作了七言诗《四愁诗》。总之,七言诗在曹丕之前未成规模,亦未成风气。曹丕此诗糅合了古诗的题材和意境,拓展了诗歌创作的领地,也提高了七言诗的地位,七言由此开始大步走入诗坛。

曹丕是建安新诗风的开拓者之一。首先,他重视个人感情的抒发,与曹操的雄杰之气不同,曹丕更努力表达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其次,他善于选用清绮秀丽的语言,配以协和的音韵来表达细腻的情思。再次,在艺术形式上勇于创新,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兼备,除《燕歌行》以外,其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长达75句,三百六十多字,三字句至九字句均有,极尽纵横捭阖之能事,对后世影响巨大。王夫之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船山古诗评选》卷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