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画剧作构思的基本规律
1.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
所谓逻辑,是指现实生活中合情合理的,人们普遍能够接受和遵循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非逻辑是打乱一切正常的逻辑秩序,从而令人无法理解并难以接受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秩序。动画世界里常常充满了非逻辑的现象:千寻的父母怎么会变成猪?千寻怎么会遇上汤婆婆、锅炉爷爷、小白龙、无面人之类不人不鬼的怪物?一条鱼怎么能动员海底里的一切力量去寻找自己的儿子?孙悟空怎么能飞到天上大闹,搞得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各路神仙不得安宁?这一切完全不符合人世间的逻辑,而是虚幻的非现实的逻辑。然而,人们却能够理解它,乐于接受它,并且非常欣赏它。因为动画创作者把人类社会的生活逻辑移置虚拟的幻想世界里,建立起类似人间的新逻辑秩序,并使那里的人、动物、植物、物体以及神妖鬼怪都有了人性,有了类似人类的思想、性格、情感和行为。于是,那里的一切仿佛是人类生活的缩影。这正是动画艺术的特征所在,也是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
动画构思往往从现实生活逻辑出发,将客观的事物、现象和情景加以夸张、变形、引申、想象、幻想,直至形成一个主观的、非逻辑的虚幻世界。在这一过程中,逻辑与非逻辑的结合点恰恰是拟人化或称人性化,由此构成二者的融合统一。无论是非洲草原的狮兽王国,还是蚂蚁和蚱蜢生活的昆虫世界;无论是怪物史莱克与驴子、法尔奎德大人、费欧娜公主,以及三只小猪、七个小矮人等之间的离奇故事,还是沉香到天宫夺回母亲的《宝莲灯》,经历鬼城、荒漠、怪石、雪崩、地裂、沙暴等重重险阻,最后与二郎神决一死战,最终劈开华山、救出母亲、母子团圆的人与神和自然界之间的斗争传说,都是逻辑与非逻辑结合统一的产物。
2.理性思考与形象思维的统一
动画构思离不开理性思考。很多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理性思考的结晶。然而,动画毕竟是艺术,必须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形象思维将一切思想、观念和哲理融入动画形象构成的幻想情境中,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细节和语言吸引观众,感动观众,让观众在思索和回味中理解其中的深刻思想和哲理。人类与动物和睦相处、互不侵害才能促成地球生态平衡。然而,人类偏偏逞威,力图征服自然,大力捕猎动物,丧失了生物伦理,破坏了生态平衡,仍执迷不悟。怎样才能唤醒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呢?动画剧作者思索着如何将这些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形象地表达出来,既生动感人,又能使人心灵震撼、猛然觉醒,这是动画构思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理性思考与形象塑造的矛盾所在。
美国动画片《熊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主人公肯耐是一个年轻的猎人,他的哥哥在一次狩猎时被一只自卫的狗熊杀害,从此,肯耐立志要杀掉所有的狗熊为哥哥报仇。就当肯耐如愿以偿地杀掉夺走哥哥生命的那只狗熊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地精灵决定把肯耐的灵魂和刚死去的熊的精魂互相调换,迫使他开始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肯耐千方百计地寻找解除这一咒语的办法。恰巧,肯耐遇到了小熊寇达,他们俩在交往过程中逐渐互相了解,彼此亲密起来,超越了亲兄弟的感情。尤其是已经变成了熊的肯耐在遭受人类不断的追杀时,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显然,肯耐这一动画形象是形象思维对客观对象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肯耐由人变为熊的经历使他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人类对熊的残害,从而使他深受触动,继而醒悟。
“大地转灵”的出现是这个故事转折的关键,也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动画剧作者充分发挥了动画艺术的神话本性,根据想象和幻想的构思原则创造出这个将理性思考幻化成神灵的形象,也只有神灵才能体现创造者的主观意念,并发出咒语、进行人与熊的“精魂互换”,让肯耐切身体验到人类追杀熊的危害,使他震惊、觉悟,同时,启示广大观众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动画创造者深刻的理性思考既可以通过幻想的神灵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创造富有灵性的人物形象来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
宫崎骏在动画片《风之谷》中表现出对人类与自然、与环境的科学而理智的思索和探讨,渗透出强烈而深刻的环保意识。他设计出这样一个虚幻的艺术情境:在人类高度文明的发展下,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当人们经历过“火之七日”的毁灭性战役后,所有文明都仿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充满大片“腐海”的世界。这时世上仅存北方几个残留的工业城市和南方属于原始土著的部落。大片的“腐海”成为因受污染而发生巨大变异的昆虫的栖息之地,到处充满着令人窒息的瘴气,大群令人作呕的昆虫居住在污秽不堪的地方。然而,看似死亡森林的“腐海”及居住在腐海中的虫群、王虫却是能使被污染的大地得到复原重生的生物。“风之谷”是女主角娜乌西卡从小生长的故乡,也是被污染的大地上仅存的象征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希望之所在。纯真少女娜乌西卡是拯救世界的天使,她是人类希望的化身。她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菌类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并使之结晶,化为无毒无机的尘粒。长久以来,王虫正是森林的守护者,它一边与森林共同生存,一边又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序,因而被人类视为誓不两立的天敌。无知的人类非要消灭它不可。娜乌西卡善于用心捕捉“心灵的歌声”,她具有与王虫沟通的能力,在人类与虫类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她告诉人们:虫类是森林的守护者,菌类是环境的净化者,王虫是人类的朋友,它们能帮助人类除害,挽救人类的命运……整个作品里,娜乌西卡等人物以及腐海、群虫、王虫等完全是根据理性思考想象出来的,虚幻的、具体的动画形象是创作者主观意识的实现。
由于动画艺术本体的存在形态是漫画性造型与电影性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动画构思中要将美术思维与电影思维完美地统一起来,具体表现为时空观念、音画结合和蒙太奇技巧三个方面:
第一,动画运动与时空超越。
动画剧作者写的是文学剧作,虽然不必写出分镜头的时空变换,但在构思过程中对情节、细节的叙述也应考虑到超越时空的表述方式。下面是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中的一个小段落:
巴斯和希达一起观看一个“画框”——巴斯父亲留下的一幅画,上面画着“飞行船”。
画中的“飞行船”随着闪电的声响变成闪回镜头:黑夜中巴斯的父亲迎着雷鸣闪电发现了云层中的一座城。
天色由黑夜过渡到白天。
“咔嚓”一声响。巴斯父亲从看到“天空之城”,转回到画框中心“天空之城”。
上述几个画面表现了由白天(巴斯和希达看“画框”)到黑夜(父亲发现夜空中的城)又转到白天,父亲看到“画框”中的“天空之城”。时间、空间在画面和运动镜头的变化中转换,并且在现实和幻觉的交替中为镜头运动的二维画面赋予了三维立体的神秘色彩。
第二,音画结合。
视听语言是动画影视作品的基本语言形式,因此,剧作者在构思人物、情节、环境、景物时不能单纯描绘画面和动作,还要将对话、独白、音乐、音响等元素与画面及其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不同形态的音画关系。《埃及王子》中“摩西开始思索自己的身世”一段是这样展开的:
画面 音乐(歌词)(www.xing528.com)
摩西跑向殿堂 (歌声起)“月光下,灿烂而辉煌。”
摩西跑过人狮雕像 “冷峭的明亮,这是我所知的世界。”
摩西跑进殿堂内 “这是我所要的世界,茫茫之空,玉砌之壁,这是我所要的世界。”
摩西面对一扇庄严的门 “这是我的家,有父,有母,有兄,我分明置于家中。”
摩西在大厅内穿行 “分明置身富丽堂皇中,怎么会错了?怎么会大错特错了呢?”
摩西进入帐内 “我是堂堂的埃及王子,显赫的身世……”
之后,仍是画面与音乐、歌声紧密结合、叙述摩西作为奴隶的儿子被遗弃的经历。这种画面与音乐同步展开,随着人物的运动,王宫的环境不断变幻,歌声歌唱人物心中的疑惑,构成人物、景物、运动、音乐的有机融合,不但加大了信息量,而且更加强了视听冲击力,深深地震撼人心。
在动画构思中,声音是一个重要的剧作元素,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蒙太奇技巧。
蒙太奇是电影特有的表现手段,也是动画构思中必须运用的叙述技巧,蒙太奇是一种组接方式,将许许多多分散的画面、镜头、动作、声音等有机地组接起来,形成整体构思的叙述逻辑和表情达意的联系,从而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悬念、暗示和联想等艺术作用。如动画片《钟楼驼侠》中法罗洛宣判烧死爱斯梅拉达的一场戏:
教堂顶部红光映照。
蔚蓝的天空若隐若现。
教堂广场。
爱斯梅拉达被绑在刑架上示众。
一群士兵高举火把等待行刑。
法罗洛宣布判决书:“判处……爱斯梅拉达……死刑!”
巴黎市民愤怒了。
市民向前拥,喊声震天动地。
在圣母院楼顶,卡西莫多挣脱锁链,把一根绳子拴到教堂楼顶的石像上,然后他抓住绳索像猿猴一样飞檐走壁,在教堂的廊柱之间悠来荡去,突然从天而降,到行刑台上高高托举着爱斯梅拉达飞驰而去。
这场戏空间开阔,跨越教堂内外、广场、刑架、楼顶;人物众多,包括爱斯梅拉达、法罗洛、众士兵、卡西莫多等;情节紧张、悬念丛生……爱斯梅拉达命悬一线,谁能来救她?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不同时空、不同人物、不同情境的一组组镜头巧妙地组接起来,既要塑造人物性格,又要层次分明地推进情节,既要渲染紧张气氛,又要超越时空的动画特点大胆想象,表现神奇而优美的运动——这就是蒙太奇技巧创造的艺术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