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1.施工项目质量计划
施工项目质量计划规定了施工项目的质量目标和如何实现该质量目标的操作过程、工序安排、质量保障措施、质量检验方法、措施与标准以及资金投入等内容。
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的编制包括以下内容:
(1)编制质量计划的依据。
(2)项目概述。
(3)质量目标。
(4)施工组织机构。
(5)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
(6)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及与其相关的支持性文件。
(7)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8)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9)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施工项目质量计划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写。质量计划是对外进行质量保证和对内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文件,它不仅体现了施工项目从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同时也体现了从资金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内容
(1)质量目标控制。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质量验收达到现行目标规定,合格率为100%。
(2)质量管理职责控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实施的最高负责人,要求工程质量符合设计、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并对其负责,同时对各阶段、各工序、工号按期交工负责。
确定施工项目部其他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
(3)资源控制。
(4)工程项目实现过程的控制。
(5)对业主提供的材料、机械设备等的过程控制。
(6)对材料、机械、设备、劳务及试验等的采购控制。
(7)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8)施工工艺过程的控制。
(9)搬运、储存、包装、成品保护和交付过程的控制。
(10)安装和调试过程的控制。
(11)检验、试验、测量的过程控制。
(12)检验、试验、测量设备的过程控制。
(13)不合格品的控制。必须规定哪些范围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明确一旦出现不合格品哪些允许修补返工,哪些必须推倒重来,哪些必须局部更改设计或降级处理。
此外,还应编制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措施及一旦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3.施工要素质量控制对象
1)人的控制
人是施工项目中的活动主体,其总体素质和个体能力将决定着一切工程质量活动的成果,因此既要把人作为质量控制对象,又要把人作为其他质量活动的控制动力。
施工现场对人的控制主要集中在:
(1)以项目经理的管理目标和职责为中心,合理组建项目管理机构,贯彻因事设岗,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
(2)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控制分包单位的技术、管理、服务态度和社会信誉等素质,严禁分包工程再转包,以防资质失控。
(3)坚持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别是重要技术工种、特殊工种、高空作业等,做到有相应专业资质者上岗。
(4)加强对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及技术培训,开展作业质量保证的研讨交流活动等。
(5)严格现场管理制度和施工作业纪律,规范人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的行为。
(6)加强激励和沟通活动,调动人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2)材料、设备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控制材料质量的环节是:
(1)控制材料采购关。
(2)控制材料检验关。
(3)控制材料仓储和使用关。
施工设备的质量也应从设备选购、设备检查、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等方面进行控制。
3)施工现场环境的控制
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文明施工,树立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
施工环境控制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的了解、限制、改造及利用,也包括对管理环境及劳动作业环境的创设活动。
(1)自然环境的控制。主要是掌握施工现场水文、地质和气象资料信息,以便在制定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和措施时,能够从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建立地基和基础施工对策,防止地下水、地面水对施工的影响,保证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从实际条件出发,做好冬雨季施工项目的安排和防范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公害的治理。
(2)管理环境控制。主要是根据承发包的合同结构,理顺各参建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建立现场施工组织系统和治理管理的综合运行机制。确保施工程序的安排以及施工质量形成过程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协调运转的作用。此外,在管理环境的创设方面,还应注意与现场邻近的单位、居民及有关方面的协调、沟通,做好公共关系,令他们对施工造成的干扰和不便给予必要的谅解和支持配合。
(3)劳动作业环境控制。首先是做好施工平面图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规范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材料构件、道路管线和各种大临设施的布置。其次是落实现场安全的各种防护措施,做好明显标识,注意确保施工道路顺畅,安排好特殊环境下施工作业的通风照明措施。第三,加强施工作业场所弃物清理工作,每天下班前应留出5分钟进行场所清理收拾。
4)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是由施工中的人、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方法和环境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一道工序逐渐形成的。要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这是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点。
工序质量控制是对工序活动条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
(1)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
①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和部位
②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没有把握的施工工序和环节
③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
④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
⑤对后续施工、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部位或环节
(2)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
选择控制点后要针对每个控制点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
①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②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
③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
④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表,对影响质量特性的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
⑤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
⑥编制计量网络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什么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
⑦质量控制点审核。可由设计者的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
(3)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①交底。将控制点的工序质量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必须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
②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
③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操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质量
④按规定做好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取得第一手数据
⑤运用数据统计方法,不断进行分析与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⑥质量控制点实施中应明确工人、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