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起落回顾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起落回顾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各级官吏也趁机勒索百姓;外国资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更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在其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起落回顾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太平天国战争爆发的原因(一般了解)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各级官吏也趁机勒索百姓;外国资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更使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二)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一般了解)

1.金田起义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并以此发动和组织群众,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1851年1月,洪秀全领导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组织太平军发动起义后,仅用两年就从广西打进湖南,随后又从湖南攻入江西、安徽,先后占领武昌、九江、安庆等重镇,于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2.太平天国战争初期的胜利

太平军所进行的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的正义战争。在进军途中,太平军纪律严明,坚决镇压和打击官僚、豪绅、地主,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当时面临的形势是: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大本营,必须西征;要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东征。到1856年,除北伐失利外,西征、东征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选择题命制重点)

1.《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它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按农作物的年产量多少分为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16岁以下者减半。《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1“两”。鳏寡孤独废疾者“皆颁国库以养”。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希望通过这种方案,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摆脱剥削压迫的急切愿望。它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但它的实质是农民阶级追求的平均主义,基本上没有跳出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视野。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也并未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受历史条件所限,这个方案未能付诸实施。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如下: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领导权,制定法律、制度;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卫生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四)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一般了解)(www.xing528.com)

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沉醉于胜利之中,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1856年9月,发生了自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先是北王韦昌辉杀死东王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接着,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为挽救危局,洪秀全果断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并未能正确处理内部矛盾问题,从而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1863年春,清军分路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二、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这次起义历时14年,席卷18个省,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政权。在其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在思想上、组织上,它都高出一筹。它颁布了中国农民运动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后期又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这些对后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着深远影响。

(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起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化的企图。

(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19世纪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和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

(二)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局限性

(1)阶级局限

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也就无法提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认识局限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它以宗教来发动和组织群众,不仅无法给斗争以正确的指导,反而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它不能辩证地对待儒学,从初期对儒家经书的全盘否定,到利用儒学中封建纲常理论,始终是在片面地认识问题;它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将信奉上帝的西方人视为“洋兄弟”,没有看到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的本质区别。

2.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的历史经验

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固然是一支强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农民并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提不出科学的有远见的斗争纲领,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