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科学内涵(选择题命制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和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然而以之作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以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曾提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的思想。但处在年幼时期的党,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完整、统一的认识,党中央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后,毛泽东开始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解决的问题。”毛泽东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指导意义具有普遍性,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其中国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而且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提供的是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具体表现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在中国的具体环境中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特点。不能机械套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进行理论升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又要通过概括、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和丰富。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认真的梳理、剖析,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自觉运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充分采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言近旨远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重要意义(单选、多选)
(一)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就是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www.xing528.com)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 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自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提出以来,面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民族富裕两大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立足本国国情,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两大成果虽然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具有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二者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二)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既反对轻视甚至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自信(选择题命题重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伟大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这个理论体系也必将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要坚定“三个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自信,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