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不同的人对社会历史的见解也有不同,在唯物史观产生以前,人们总是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其结果只能是曲解历史。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这样的活动过程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从而,唯物史观深刻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1.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即究竟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1)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一般了解)
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它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2)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单选、多选)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及其构成要素(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是不以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其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选择题命制重点)
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作为劳动对象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土壤、气候、山脉、河流、矿藏及动植物等。
②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地理环境的优劣可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生产部门的发展和分布,决定着它的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
③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但不能把它夸大为决定作用,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的更替,相对不变的地理环境不能说明显著变动的社会生活。相反,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必然受到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④地理环境形成生态系统。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就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⑤重视地理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要高度重视地理环境的作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意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充分发挥我国地理环境的优势,科学地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
(2)人口因素(一般了解)
①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②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的因素。社会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③人口因素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像马尔萨斯人口论那样夸大人口因素的作用,就会堕入历史唯心主义。
(3)生产方式(选择题命制重点)
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生产方式的含义
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最本质的内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物质实体性要素,但它们彼此孤立存在时,反而并不是社会存在的要素,二者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存在的要素。
②生产方式的实质
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物质实践活动。正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的物质实体性要素一样,社会生产实践则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活动过程。但是,社会生产实践作为物质性的活动具有不同于物质实体的复杂性,即具有生产力、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必须把它抽象为生产方式范畴,才能准确地把握。生产方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
③生产方式的作用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最后,它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
2.社会意识及其基本结构
(1)社会意识的含义(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包括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社会意识的结构(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从属主体的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根据社会意识形式有无阶级性,可以区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这些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是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中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式。
(3)社会意识与文化(理解性重点)
社会意识与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文化是个多义词,简言之,文化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一切,与自然相对应。狭义的文化基本上是指社会意识的内容。因此,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基本上是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社会意识结构图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理解性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阐明了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相对于社会存在来说,它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现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人们必须首先从事物质生产,才能生存并从事创造各种社会意识的活动。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人们的生产和交往活动构成社会存在的不同方面,就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形式。这些内容就是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方面的反映,如艺术起源于劳动,天文学产生于灌溉的需要等。
(3)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存在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所以社会意识也必然是历史的、具体的、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同,社会意识也就不同。每一社会经济形态都有自己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当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必然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
总之,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具体的和历史的。社会意识的这种具体性、历史性就直接源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理解性重点)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复杂过程,并且具有自身的独特的发展规律。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①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②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③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2)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及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①社会意识诸形式横向自成系统,互相借鉴。社会生活本身的内在联系,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②社会意识诸形式纵向形成链条,前后相继。社会意识在内容上反映现实的同时,都同它以前的思想成果有“古为今用”的继承关系;在形式上承袭既有方式的同时,又根据新材料进行“推陈出新”的发展创造。③社会意识的自身继承性,表现出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在各自独特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①从功能上,集中表现为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式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使不同阶级和利益集团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形成意识形态,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状况。②从性质上,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从效果上,反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其掌握群众的程度直接相关。
(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理解性重点)
1.第一次解决了历史观基本问题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奠定了基础;阐明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为科学地解决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实践的根据;使哲学能够把意识与物质统一起来,通过历史唯物主义达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2.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这一原理彻底推翻了唯心史观。如恩格斯所说: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藏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从而克服了以往一切历史理论仅停留于思想动机且无视人民群众的主要缺点。
3.使社会历史理论真正成为科学
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方法,即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唯物史观所提供的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方法,使人们有可能透过扑朔迷离的表象,深入历史过程的本质,把握历史运动规律,使社会历史理论成为具有自然科学精确性的科学理论。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是最基本的矛盾,并构成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一)生产力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力的含义(选择题命制重点)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范畴,生产力用以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是前人实践的物质结果、当下实践的物质基础,不能自由选择,表现为一种物质性的活动。
2.生产力的系统结构(单选、多选)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实体性基本要素构成。
(1)劳动者。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因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劳动对象。它是指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自然界是可能的劳动对象的总和。劳动对象分为两部分:一是现成自然界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二是人工创造的部分。劳动对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劳动对象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于:它是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不同的劳动对象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它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标志之一。
(3)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其中生产工具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劳动资料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地位在于:它是物质生产的手段,直接反映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单选、多选)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
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技这样的智能性要素。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邓小平发展了这一观点,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在现代,科技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它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转化为生产力三要素的过程。这种转化会引起劳动者素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劳动者掌握现代科技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对象的新发现和新创造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新生产工具、新生产工艺的采用,都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科技应用于生产组织管理则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
②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本质上体现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内在结构的根本变化。现代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技术、科学这三个环节的关系和作用顺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近代,生产、技术、科学的关系是以生产为起点的,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已经一体化,形成了以科学为起点的科学——技术——生产双向运动过程,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以至于可以把科技看做直接生产力。
(二)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的含义(选择题命制重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的经济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单选、多选)
生产关系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核心概念有广狭二义。
(1)狭义的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这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2)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是指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3)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决定性的方面。①所有制关系把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②所有制的性质、人和物结合的具体方式,是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③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两方面。
3.生产关系的本质(单选、多选)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由生产力所决定,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从根本上说,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本身都是理论上的抽象。在现实中不存在脱离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或没有生产关系的生产力。现实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二者的统一体——生产方式的运动。其中,生产力作为物质内容是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一定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单选、多选)
(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依赖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上的。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容纳生产力的发展。但当生产力发展到为它所不能容纳的程度时,它就要被打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迟早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单选、多选)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存在的社会形式,它体现着人们的经济利益,影响人们在生产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1)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一般表现。①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其适合与不适合的程度决定其促进与阻碍的程度。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复杂表现。①新生产关系总体适合,但某些环节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②旧生产关系总体上不适合,但某些环节暂时对生产力有促进。③被人为“拔高”的生产关系因“超越”而不适合生产力状况也会阻碍生产力。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不能离开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适合生产力。
(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分析题命制重点)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史观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的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对生产力状况适合与否,起着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适合状况的三阶段过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意义(单选、多选)(www.xing528.com)
(1)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把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为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历史功过是非评判标准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列宁指出:“生产力状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2)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启示人们看到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与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历史联系。生产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的立论根据。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把生产社会化推进到更高阶段,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趋深化,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出了科学依据。
(3)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正是依据生产力标准,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向未来,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十八大部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是对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自觉运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密切联系的又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特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又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
(一)经济基础的内涵(选择题命制重点)
1.经济基础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指称的是同一客观对象,但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上又有所区别。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是同生产力相对应的,强调它直接结合于生产力,是生产力借以发展的社会形式。使用“经济基础”的概念,则是同上层建筑相对应的,强调它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的实质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同一社会中往往存在着几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有前一社会残存的或其他社会的经济基础成分,有未来社会经济基础的萌芽,还有为几个社会共有的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其中,只有占支配地位的基本经济制度才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因为只有它才直接决定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从而规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并且是从经济上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3.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对于经济基础来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其性质。对于经济体制来说,则不存在所有制决定其性质的问题。同样的所有制可采取不同的体制,而不同的所有制可采取相同的体制。由于经济体制与生产力直接而具体地结合,对于基本经济制度来说,积极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济体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经济基础的巩固。
(二)上层建筑的内涵(选择题命制重点)
1.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仅靠自身不能保证大范围的协调一致,必然要求有一种超经济的力量使分散的经济活动协调统一,这就是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的结构
上层建筑结构图
上层建筑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组成部分。
观念上层建筑是指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意识形态并不是全部社会意识,而是反映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式。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是指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制度系统。政治法律设施是指政党、政权、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实体性因素。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1)观念上层建筑指导政治上层建筑的建立。观念上层建筑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也必然居于统治地位。政治上层建筑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因而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政治上层建筑是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力量。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以有组织的暴力为后盾,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3)政治上层建筑是“物质的附属物”。根据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和思想性的社会关系的划分,政治上层建筑属于思想性社会关系。尽管它不同于意识形态,“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但由于它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的,它仍然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要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单选、多选)
(1)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产生,并相应形成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
(2)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由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因而对上层建筑起主导作用,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也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经济基础一旦发生根本质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就会随之发生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部分的变化过程不尽相同,政治上层建筑因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而变革较快,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较为缓慢。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单选、多选)
(1)上层建筑反作用的集中表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政治上层建筑的保护和服务,就不可能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
①从服务的方向上,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异己的经济基础和有害的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
②从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控制和调节社会生活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强制手段控制人的行为和经济秩序;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依靠思想说服或感化影响,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③从服务的效果上,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它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时,便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2)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
①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能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进步作用;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起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的巨大反作用不能超越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经济基础赋予的。即使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违背,其消极反作用也只能延缓历史发展进程,而不能扭转历史根本趋势。经济基础必然性总要排除障碍开辟前进道路。
③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先进性相联系。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上层建筑中的核心政治力量,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发挥上层建筑的巨大能动作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一般了解)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原因
①上层建筑是一种超经济的力量。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只能是近似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又超越于经济基础。
②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依赖于经济基础,但又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上层建筑各组成部分之间又有相互影响,这就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不是简单的、绝对的,而是复杂的和相对的。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表现
①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始终存在矛盾。相对于经济基础的要求,上层建筑总是稳定而滞后的。而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不可能尽善尽美。无论在何种阶段,始终会在某些部分和环节上不适应经济基础而形成矛盾。
②全社会范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基础中有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相应如此。从整个社会看,经济基础中不同性质的成分之间、上层建筑中不同因素之间、如此复杂的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就形成了错综交织的矛盾局面。
③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有不同性质的解决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基本适合时出现的局部性矛盾,可在同一社会制度范围内改革调整;但当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仍然维护陈旧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成为严重障碍,这种尖锐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单选、多选、分析)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的矛盾运动体现着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决定着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凡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就继续存在发展,如形式上不适合,就需要改革,如方向上不适合,就意味着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即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这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才是可能的。否则,上层建筑就会起阻碍作用,而经济基础必然性不会让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说明,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始终具有决定性。上层建筑的性质、是否需要变革、变革形式及方向,都“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意义(理解性重点)
(1)有助于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规律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密切联系、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二者不能单独存在、分别作用。前者更为根本,但若无后者,前者也无法作用。把握好这一规律,才能全面地把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提供了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依据。这一规律是我们解读和分析政治现象和意识形态现象的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状况以及宗教、道德、艺术、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的动向,可以从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得到科学的说明。
(3)提供了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当前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但由于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社会形态的更替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范畴(单选、多选)
社会是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本质上不是个体的集合,也不是人们的思想的总和,而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现实中并不存在抽象的社会。任何实际存在的社会都是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就是对这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体系的理论概括。
(1)作为对现实存在的社会的概括,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存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社会形态与现实社会是理论抽象和现实对象的关系。
(2)社会形态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这个特定的概括角度突出了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分方法。
(3)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形态与后三者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社会形态以社会制度呈现。社会制度一般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可以把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一般了解)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和运动形式,为我们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1)社会形态范畴的全面性
①提供了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可靠方法。社会形态范畴从方法上突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把握角度,指出每一个社会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之上,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基础之上又形成特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犹如“骨骼”,上层建筑则是“骨骼”上面的“血肉”,每一社会都有骨骼血肉,而又各个不同,由此使得社会形态可以区分,以这种比喻的方式达成了理论的准确性。
②划清了与非科学的历史观的理论界限。唯心史观把社会的基础归结为心理素质、人类天性。形而上学历史观单纯用某些科学技术特征作为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标准。科技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指示器”,但不能取代社会形态作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
(2)社会形态范畴的具体性
每一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生产关系构成。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性质。与此相适应,上层建筑也呈现出复杂的具体状况。与理论抽象出来的社会形态完全吻合的“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3)社会形态范畴的历史性
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其发展更替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区分,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这样就获得了一个把握社会形态的可靠的根据,并由此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一般了解)
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作用,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都呈现共同的趋势,在同类社会形态上都有共同的本质。这是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普遍规律和共同本质的前提下还有各自特殊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这是社会形态的多样性。
2.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表现(单选、多选)
(1)纵向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统一性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依次更替。在社会基本矛盾支配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这样的“自然的发展阶段”。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多样性与统一性并不矛盾。实现跨越的民族,其跨越的方向、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跨越方向要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相一致。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
(2)横向表现是同类社会形态的区别(一般了解)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经济上的差异和复杂的历史及文化因素,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如同列宁所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3.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意义(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形态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历史实践的创造性。
(1)不同民族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来选择、设计和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
(2)中国越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3)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新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则是指人在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主观能动性。二者实质上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选择性的含义(单选、多选)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性。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选择性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指社会主体在历史的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的选择和创造性活动。社会历史中的“可能性空间”是指当历史处在一个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性,其中哪一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而作出何种选择取决于一个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的力量对比,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选择性的特定原因(选择题命制重点)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客观规律性的纯逻辑推演,而是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主体的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民族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作出这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选择是有其依据的。
(1)取决于民族利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利益。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规定着这个民族历史选择的方向。
(2)取决于交往。任何一个民族总是处于交往中。交往使一个民族内部的矛盾运动与外部因素相互影响,为该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可能性空间。国际上并存的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对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并为它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3)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首先体现为对本国的具体实际、具体国情、具体特点和具体问题的掌握水平,这直接制约着一个民族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中华民族根据对历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深刻认识。作出了伟大的历史性抉择,选择了社会主义而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选择了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一般了解)
1.社会发展的前进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2.社会发展的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
3.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符合历史规律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最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其历史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其过程曲折甚至出现某种重大挫折也是合乎规律的,并将以社会的巨大进步来补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