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蒯通是西汉有名的辩士。他曾为韩信出谋划策,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韩信没有听他的劝告,后来果然“兔死狗烹”,被刘邦处治。韩信临死前悔不该没听蒯通之言,刘邦因此把蒯通捉来要处死。蒯通对刘邦说:
“人各为其主,以前我跟韩信就只知为韩信考虑而不会为你考虑,那时大家都在争霸天下,你难道能把所有曾经反对过你的人都杀死吗?”
刘邦听后,赦免了他的罪过,蒯通便列齐地去了。
当时,刘邦的长子刘肥任齐王,以曹参为相国,礼贤下士。蒯通到齐地后被曹参待为宾客,经常探讨治国用人等问题。
齐地有两个隐士,一个叫东郭先生,一个叫梁石君。原来田荣做齐王时,起兵反抗西楚霸王项羽,逼迫齐地所有的士人从军,不服从的便通通杀死。
东郭先生和梁石君也被迫从军。后来田荣兵败,二人感到非常羞耻,便一起隐居深山
有人劝蒯通向曹相国推荐这两个人,请他们出山。蒯通却先向这人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村妇与邻里的太婆们关系很好。有一天夜里村妇家里丢失了猪肉,村妇的婆婆怀疑是她偷了,一气之下便把她赶回娘家去。村妇有口难辩,只好委屈地离去。她离开村子前先去见那些与她要好的太婆,告诉她们事情的原委,并向她们辞行。有一个太婆对她说:
“你慢慢走,别着急。我会让你家婆婆来追你回去的。”
送走村妇,那个太婆便找了些乱麻来搓成一根引火绳,然后到村妇的家里去对村妇的婆婆说:
“昨天晚上有几条狗不知从哪儿叼来一大块猪肉争夺撕咬,斗得好凶。
有条狗被咬死在我家院子里,我来向你讨个火种,回去把这畜牲的尸体烧了。”
那婆婆一听就意识到自己家里丢失的猪肉正是被狗叼去的,自己错怪了媳妇。于是马上叫人去把媳妇追回来。
故事讲完后,蒯通感叹说:
“那村里太婆并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搓了乱麻去讨火种也并没有提到追回冤枉的媳妇,但是,物有相感,事有相通,她那样做反而起了大作用。
让我也去向曹相国讨火种吧!”
蒯通于是去见曹参,对曹参说:(www.xing528.com)
“有的女人丈夫死了才三天就要改嫁,有的女人丈夫死了就在屋里守寡,不再嫁人。相国如要娶妻纳妾,会选哪一种女人呢?”
曹参笑着说:
“那就选不再嫁的吧。”
蒯通说:
“是啊,我也以为如此。不过,选取贤士也是同样的道理啊!那东郭先生和梁石君是齐地的贤士,隐居深山不出,就像女人不再改嫁一样,相国何不以礼相待,请他们出山呢?”
曹参于是采纳了蒯通的意见,派人请二人出山,待为上宾。
【新说】
束■请火,胜于强辩。
想想看,假如那村里太婆不是束■请火时不经意地说出狗抢猪肉的事,而是直接去为媳妇辩解,请婆婆去追她回来,那不仅会越说越不清,说不定还会被那恶婆婆赶了出来,惹起一场邻里大战哩。
其实,生活中这类事情是很常见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到。人言可畏,有人说你的坏话,飞短流长是难免的。阴差阳错,有时候也的确会像那村妇一样遇到无端的冤枉。你不可能逢人就去辩白,甚至也不可能向当事人解释得清楚。而且,说不定还会越辩越不清白,越解释越令人怀疑。这时候,你不妨向那村里太婆学习学习,来它个束■请火,使谣言不攻自破,涣然冰释。
这是一种迂回的谋略。
正如蒯通所说,那村里太婆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士,也不会懂得什么迂回的谋略,但她却如此巧妙地解救了那村妇,为她平了反,申了冤。她的这种巧妙一点也不亚于冯谖为孟尝君凿二窟、三窟,司马喜为阴姬争谋王后。
异曲同工,都是以迂为直,事半功倍,只不过她的这种巧妙,这种智谋没有抽象到理性的认识,而是一种在生活中经验性地悟出的智慧罢了。
【典源】
束■请火:“■”即乱麻。语出《汉书·蒯通传》:“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
蒯通迂回荐隐士:事见《汉书·蒯通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