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黄巾军的韩忠占据了宛城,朱■、张超两位汉末将领将宛城团团围住,在城外垒起土山以临城。
他们鸣鼓佯攻西南,黄巾军的人马都集中到西南边来,他们却掩攻东北,乘虚而入。
韩忠退守小城,并向朱■、张超请求投降。
众将都同意黄巾军投降,但朱■不同意。
朱■说:“兵有形同而势异者。以前项羽起兵的时候,民无定主,所以对投降的人都采取奖励政策。现在海内统一,唯有黄巾军造反作乱,对他们实行纳降政策,不足以劝善;讨伐他们,才足以惩恶。现在若接受他们投降。
这样纵敌、助寇,不是良策。”
于是朱■、张超加紧攻击小城,但仍然无法攻克。
朱■登上土山,对张超说:“我知道久攻不克的原因了!
贼军外面被我们层层包围,被逼得很紧,想投降,又不被允许,想逃又逃不走,所以只好与我们拼死一战,万人一心,势不可挡,更何况他们有十万兵马!这样被死死地围困,害处太大了。不如把包围的部队撤了,合兵入城。韩忠见解围,势必四出逃窜,一出城门,斗志就散了,这才是破贼最容易的办法。”
于是,汉军故意解围,敌军慌忙逃跑,拥向缺口,以逃出城外。汉军立即猛击,打得韩军无法招架,终于被击破。(www.xing528.com)
【新说】
可以看出“围师必缺”和“破釜沉舟”其实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角度罢了。“破釜沉舟”是在自己处于被动之时,主动断去自己的后路,逼着自己,激发出潜在的巨大能力,从而解围。
而“围师必缺”则是在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时,不能断了敌人的后路。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等于是给了敌人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从而使他们决心拼死一战,反而可能变不利为有利。所以,屯兵城下,去攻打没有活路的守军,并不是良策。因城必须留个门,要开其生路,让敌人特别是那些意志薄弱者,想到有可逃之路,便无心恋战,终于退逃。这时,我方乘机猛击,必使之败绩。
汉军的获胜,得力于朱■的过人才智,首先在于他能想到接受韩军的投降并不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反而会使之更嚣张。因为他知道这时比起项羽起乓之时的情势已经不同了,所以他并不死板地按旧例行事,而是按当时的具体情况行事,可以说,朱■正应合了“随时变通”这一计。
可见要取得斗争中的胜利,靠单一的或单向的思维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头脑里牵顾八方,思古虑今,并且思维要紧凑连贯。如果朱■只想到了不能接受投降,便一味地死死围攻,那么也不一定会胜。然而朱■却运用逆向思维。从有利者角度去设想不利者的心理状况,最终取得了胜利。
【典源】
围师必缺:语出《孙子·军争》:“围师必缺。”
朱■张超攻宛城:事见《后汉书·朱■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