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牧野之战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牧野之战及其影响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史历史事件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指发生在中国商朝和周朝交替时期,周朝武王率军队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役。商纣王听到周军来袭,仓促集中大批奴隶,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共和元年,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②《孟子》一书中指春秋时代的5个国君而言。楚战败后,北进受阻,中原各国则纷纷离楚归晋,于是晋文公继齐桓公成为霸主。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

中国历史:牧野之战及其影响

中国历史

历史事件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指发生在中国商朝周朝交替时期,周朝武王率军队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役。

殷商末年(公元前11世纪),以纣王为首的奴隶主统治集团腐败不断加重,渐渐地在内外矛盾交织中走向崩溃。而崛起于商国西面的周族方国,在周太王、王季时,已将势力伸入江、汉流域。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于是决定率兵伐商。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于12月28日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渡河水后,兼程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于农历1月4日拂晓来到牧野。

商纣王听到周军来袭,仓促集中大批奴隶,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好阵,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格申明不准滥杀以瓦解商军。接着武王命令吕望率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纷纷倒向周军。武王乘机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最终灭亡。

▲牧野之战路线图

共和

共和是指中国周代厉王之后、宣王之前14年间的政权。关于共和有两种说法,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一为共伯和执政。周厉王胡暴虐奢侈,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多次劝谏,但未得结果。国人对厉王不满,厉王大怒,命令卫国的巫师监视国人,有毁谤国君者格杀勿论,致使诸侯怨恨不上朝,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大臣召穆公虎进谏,指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厉王仍不听,经过三年,国人愤而起义,攻打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在召穆公家,被国人包围,召公以自己之子代,太子才得以免难。厉王出奔后,由大臣召穆公、周定公共同行政,史称共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周、召两公共立太子静,是为周宣王,共和乃告结束。一说为厉王出奔后,诸侯推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称共和。厉王死,共伯和使诸侯奉太子静为王,自己回到卫国。但是此种解释与《史记·卫世家》记载不符。

春秋五霸

中国先秦时期具有强大势力的五个诸侯国,又叫做五伯。其具体指的是包如以下几种说法:①《左传》认为五霸分指夏、商、周三代的5个诸侯国。但夏、商二代史事渺茫难考,有关昆吾、大彭、豕韦的情况也缺少记载,是否出现了诸侯争霸活动更无以证明。②《孟子》一书中指春秋时代的5个国君而言。包括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公。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可是其中的秦穆公宋襄公并未成为中原霸主。③《荀子》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为“五伯”。从春秋的历史状况看,此说较为恰当。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因为诸侯割据,没能形成统一的政治核心,诸侯中相继兴起的强国,有的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如齐桓公、晋文公;有的形式上取得周王室认可,如越王勾践;有的则打算取代周王室,如楚庄王。他们都为争夺仆从国而展开政治和军事的角逐以求谋得霸主地位。实际上,春秋数百年间,追求并达到这种地位的君主不止5位,齐桓公等不过是最著名的几个代表。由于论者取舍标准不一,因此出现了分歧的说法。

春秋五霸格局图

城濮之战

中国春秋时期,晋、楚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进行的一次旨在争夺霸权重要战争。齐桓公死后,齐不能继续维持霸业,而南方的楚国则日益强盛。公元前638年,楚败宋军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北)后,中原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国皆与楚结盟,受楚控制。当时,北方的晋国在文公治理下国力强盛。晋文公平定王室之乱后,也想进入中原争夺霸权。宋害怕晋于是叛楚亲晋,楚成王因此于公元前633年率军围宋。第二年,晋文公也派军攻击楚的盟国曹、卫以相救。楚成王命楚军主将子玉退兵,子玉不听,释宋围而率军北上。晋文公为报流亡时楚成王对他的接待之恩,实践退避三舍的诺言,将晋军撤到城濮。楚军追至,两军相峙。晋军先击败以陈、蔡军队组成的右军,又伪装败逃,诱楚军追击而败之。子玉溃逃,中途自杀。晋获大胜。楚战败后,北进受阻,中原各国则纷纷离楚归晋,于是晋文公继齐桓公成为霸主。

▲城濮之战要图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春秋中叶,是晋、楚为了称霸于中原地区而进行的一次著名战役。公元前575年春,楚诱使郑国叛晋。同年五月,晋厉公伐郑,楚共王救之,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兵力薄弱,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俟其陷入包围时,再由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顽强抵抗。楚共王伤目,中军后退,晋军乘机猛攻楚左、右两军。激战一天,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士兵,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连夜逃跑。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

七雄

战国七雄指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实力强大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战国七雄之一——齐国长城遗址

合纵连横

合纵连横简称为纵横,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为最强大的两国,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目的是为了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局面。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强国齐、秦兼并弱国;连横就是秦或者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最初,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游说于各个国家,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齐,这就是所谓的“朝秦暮楚”。后来,因为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因此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活动,目的是为了破坏六国间的合纵,以此来孤立各国,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确立自己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而由商鞅主持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战国初年,秦国旧贵族势力较强,阻碍了本国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到秦孝公时,局面依然无法改变,又受到魏、楚两国的威胁,中原各国常因为夷狄而鄙视秦国。在内外压力之下,秦孝公迫切要求变法图强。卫人公孙鞅闻孝公求贤,入秦与孝公讨论富国强兵之道。孝公立即任用公孙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后来秦封公孙鞅于商,故又号商鞅。秦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商鞅下变法令。商鞅的新法令与旧贵族的利益相抵触,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鼓动太子反对变法。商鞅严罚太子的师傅以儆众,从此无人敢公开反对,新法得以顺利推行。

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又下令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国经过变法,成为新型的地主政权,国家富强起来,开始逐步向东发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其子惠王即位,奴隶主贵族乘机反攻,商鞅被车裂的酷刑杀害。由于新法顺应了封建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其成果仍旧沿袭不变,最终使秦走上日益强大的道路,为秦后来翦灭群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目的是为了统制思想和文化。秦王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后,一些儒生和游士针对时政,引证《诗》、《书》和百家语,以古非今。34年(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又建议依据古制封子弟功臣作为枝辅。丞相李斯因此提出“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官收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树等技艺之书,则不在此列。所禁书籍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上交当地地方官府焚毁。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偶道《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之同罪,令下30日不烧,黥为城旦等。焚书对于古代文化典籍是一个极大的破坏。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寄希望于方士寻觅仙药。但是因为方士侯生、卢生等行骗后逃亡,秦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众,于是下令御史案问诸生。受株连的儒生达460余人,最后都被活埋于咸阳。焚书坑儒充分揭露了秦政的暴虐以及当时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其结果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陕西渭南传说中的秦朝“焚书堆”遗址

秦朝末年由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秦末赋役繁重,刑政苛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征发贫苦人民900人屯戍渔阳,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被大雨所阻,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者斩首,屯长陈胜(字涉)、吴广(字叔)便发动戍卒,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

▲大泽乡起义

起义军飞速攻下蕲县(今安徽宿州市西南)、苦(今河南鹿邑东)、柘(今河南柘城北)等地,沿途大部分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迅速扩展到数万人。接着在陈(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任命吴广为假王,率军向西攻打荥阳。这时各地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纷纷杀秦朝长吏,响应陈胜。一些官吏、儒生和六国贵族也相继起兵反秦,反秦武装控制了关东大部分地区。吴广率军围攻荥阳不下,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率起义军主力进攻关中,秦二世急令少府章邯迎战。起义军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又是孤军深入,接连挫败,周文自杀。围攻荥阳的吴广也被部将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无辜被杀。不久,章邯以优势兵力猛攻陈县,虽然陈胜率军奋勇迎战,但终因实力不济而拜下阵来,失利后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后被庄贾杀害。但由于各地起义军仍继续斗争,最后导致秦王朝灭亡。

郡县制

郡县制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一种地方政权,它是封建中央集权制的体现。

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常常在新近兼并的地方设县。县与卿大夫的封邑不同,是直接隶属于国君的地方行政区域,有利于国君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春秋中期以后,设县的国家增多,有的在内地也设置了县,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组织。春秋末期,有的国家又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设置了郡。这时的郡,虽然面积比县大,但是由于偏僻荒凉,地广人稀,地位却比县低。进入战国后,郡所辖的地区逐渐繁荣,人口增多,于是在郡的下面分设了县。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在边地和内地设置了郡县,产生了郡统辖县的两级地方行政组织。从此,郡县制开始形成。

郡的长官叫做“守”,县的长官叫做“令”,全由国君一人任免。郡县制使各个诸侯国形成了从中央到郡到乡的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行政机构,对地主阶级实行集权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期,虽然郡县制建立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各国分立,执行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直到秦统一中国后,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大趋势下,才健全了郡县制,进而在全国推广。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推恩令

中国西汉武帝颁布实行的重要法令,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开始,一直摆在封建皇帝面前的严重问题是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削藩建议,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景帝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极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2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恩德,其实是分解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满足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诸多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实行黜陟,而达到削藩的目的。从此以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

▲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黄巾起义

甲子年(公元184年),张角相约信众在3月5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发动人民反对朝廷。“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张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机关门上写上“甲子”二字为记号,另一方面派马元义到荆州、扬州召集数万人到邺准备,又多次到洛阳勾结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应外合。

但是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京师的内应马元义,马元义遭到车裂的酷刑,官兵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信徒,诛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由于事出突然,张角被迫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称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黄巾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他们焚烧官府、杀害吏士、四处抢劫,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称之为“黄巾起义”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决战战场遗址

中国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率领军队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当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5年1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已经先击败了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4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首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峙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采纳他的建议,派兵袭击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部队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势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

赤壁之战

▲蒲圻赤壁山

中国东汉建安13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13年7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当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驻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领兵南下。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江推进。刘备在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被曹军大败后,在退军途中派诸葛亮奔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军队。孙权令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领3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5万人沿着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乘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的火攻计,并令其致信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队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最终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曹操进逼的关键时刻,结盟抗战,利用水战的优势,巧用火攻,最终取到胜利。此战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为后来魏、蜀、吴三国的鼎立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谢玄指挥八千晋军乘机渡河,挥刀砍杀,秦军争相逃命

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8年)8月至12月,是东晋击败前奏大将苻坚的著名战役。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而且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授鞭断流”、“围棋赌墅”等成语,一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秦晋两军隔淝水为阵,谢玄采用激将法,派人通知苻融:要秦军稍向后退,以便在淝水岸边留出一片战场,以便两军决战。当时秦军诸将都认为应该坚守淝水,不让晋军过河。但苻坚却坚持认为可以凭借数十万铁骑向淝水逼近而灭掉晋军。苻融按照苻坚的命令,号令三军后退,不料命令一下,全军立即骚动,人心惶惶,朱序又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于是,苻坚的几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谢玄指挥八千晋军乘机渡河,挥刀砍杀,秦军争相逃命,苻融企图稳住阵脚,但混乱中马被绊倒,被晋军杀死。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侥幸不死者,“弃甲宵遁”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晋军追到。一路上“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苻坚也身中流矢,舍弃了乘坐,单骑逃回淮北,搜集残部,溃退洛阳,百万大军,只剩十余万残兵了。至此,苻坚南侵的美梦完全破灭,回到长安,不久就国灭身亡。而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则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观被后人所传颂。

隋末农民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是一次推翻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破坏社会生产,激化了阶级矛盾。大业7年(公元611年)炀帝兴兵百万亲征高句丽,又征发民夫百万转运粮械,力役繁重,民不堪苦。齐郡邹平(今山东邹平)民王薄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为号召,聚众起义于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各地起义军蜂起响应。至十二年,义军不下百支,人数至数百万,并逐渐形成李密的瓦岗军、窦建德的河北夏军和杜伏威的江淮吴军三支主力。13年,瓦岗军击败隋将刘仁恭和裴仁基两路重兵,拥众数十万,控制了河南并围逼东都(今河南洛阳)20余万隋军。李密称魏公,成为河北、山东义军盟主。杜伏威自称总管,占据江淮。窦建德称长乐王,建政权于乐寿、击败薛世雄所率隋军精锐、拥有河北。隋义宁二年,瓦岗军大败王世充,隋朝兵力至此衰竭,统治瓦解。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三月,隋炀帝被兵变禁军所杀。五月,李渊建立唐代。杨氏子孙各自被拥立的三个隋政权(恭帝杨侑、皇泰主扬侗、秦王杨浩)分别为李渊的唐、王世充的郑国和宇文化及的许国所取代。隋朝灭亡后,各路义军转化为地方割据势力,先后为唐所灭。

贞观之治

中国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公元649年),封建统治比较稳定,生产得到稳定、快速地发展,民族融洽,社会经济繁荣。其主要表现是:太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徵、刘洎、岑文本及马周等谏臣盈廷,多能面折廷诤,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和批评,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太宗善辨君子、小人,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如房玄龄、杜如晦是贞观朝的著名的贤相,虞世南是一人兼备数才的名臣。太宗能举贤不避仇,以诚信待下,信赏必罚,调动臣下的积极性,政治生活相当正常。以变重为轻、务行宽简的精神立法,选择执法官吏,尽量避免枉滥;国君率先遵守法制,执法不避亲贵。重视地方政治,抑制旧士族的势力,慎择刺史,吏治比较清明。释放宫女,纵放鹰犬,提倡节俭,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发展生产,以缓和阶级矛盾。唐太宗还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平定东突厥后,广设羁縻府州,安置降众,不仅消除了北方的边患,也缓和了民族矛盾,所以被北方各族人民尊为“天可汗”;太宗派遣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可与汉代文景之治相媲美的盛世。

▲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年间

开元盛世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社会安定,国力富强,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是唐朝极盛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开元盛世”。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玄宗结束了当时混乱的政治局面,大力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荣,道路顺畅,行旅安全,社会经济空前昌盛。经济的繁盛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其中以唐诗的发展最为受人瞩目。其他如音乐、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也成就显著。

国力强大也是开元盛世的另一重要标志。当时,吐蕃对西方虎视眈眈,东突厥崛起于漠北,契丹复兴于东北,大唐受到莫大的威胁。唐玄宗开立屯田,加强兵力,充实防务。当时唐朝的声威远至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唐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都长安成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史称为“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指的是唐玄宗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唐开元、天宝年间节度使成为专制一方的割据势力。安禄山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任平卢节度使。其后,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他洞悉唐廷实力空虚之状,又与权臣杨国忠争权,遂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借讨杨国忠之名,起兵反唐。同年攻陷洛阳。第二年正月在洛阳称帝。六月又攻陷长安。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太子李亨七月即位,是为肃宗。占领两京后,叛军贪图享乐,又遭各地唐军顽强抵抗,因此形成对峙局面,使唐廷得以重整军备,并获得回纥及西域诸族的援助,开始反攻。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九月,唐将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后为唐代宗)率军攻克长安,十月又收复洛阳。安庆绪逃往邺郡。留守范阳的安禄山大将史思明不愿受安庆绪节制而降唐,但在获知唐廷策划消灭他之后复叛。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郭子仪、李光弼等包围邺城。第二年三月史思明领兵援助,唐军溃于城下。史思明杀安庆绪回范阳,自称大燕皇帝。九月再攻陷洛阳,与唐军相持一年多。上元2年(公元761年)三月,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心离,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唐借回纥兵再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次年正月又逃往范阳,为部下所拒,穷蹙自杀。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最终结束。

▲安禄山、史思明叛军进军路线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乱虽然平定,安史部将势力仍存,藩镇割据局面从此形成;地区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吐蕃对唐侵扰日盛,唐朝的国力大为削弱,全盛时代从此结束。

藩镇割据

▲唐时期藩镇形势图(元和15年即820年)

黄巢起义失败之后,唐王朝名存实亡。史称:“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经过这场风暴,唐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藩镇之间经过互相攻战,最后仅剩下十几个。当时势力最强的是宣武节度使朱全忠(在河南),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在山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在陕西凤翔),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在河北北部),镇海节度使钱镠(在浙江),淮南节度副大使杨行密(在江苏扬州),西川节度使王建(在四川成都)。在这些藩镇中,又以朱全忠和李克用的势力最大。公元889年(龙纪元年),朱全忠打败了河南最强的藩镇秦宗权之后,“军势益盛”。公元900年(光化3年),又打败了刘仁恭,控制了河北地区。朱全忠与李克用为了扩大地盘及控制唐帝,连年进行战争,兵连祸结,人民不胜其苦。到公元902年(天复2年),朱全忠率大军终于打败了李克用的军队。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指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唐朝朝廷的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依附宦官的又分为两派——以李德裕为首的世族官僚,及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寒门官僚两大集团,这两派官员各自结党、相互倾轧,为祸甚烈,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争了将近40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或“朋党之争”。

牛党主张休兵养息,李党主张讨伐叛乱的藩镇,维护统一。在文宗时期,牛李党争非常激烈,牛李两派都掌权却又互相指责,唐文宗曾经感叹平定河北藩镇容易,调停党争难的言语。唐武宗时期李党得势,牛党被排斥。唐宣宗时期,牛李党争最终以牛党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党争的结果对唐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唐懿宗以后历代君主都是昏君,牛党在唐懿宗时期得不到重用,奸臣小人当道。牛李党争使本来腐朽衰落的唐王朝加速走向灭亡。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发生在公元960年2月3日,是一场旨在拥戴赵匡胤为皇帝以取代后周的军事政变。该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握有实权。赵匡胤在赵普、石守信等策划下,于公元960年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很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王朝遂命赵匡胤率兵北上抗敌。2月3日,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时,发动兵变,授意士兵为他黄袍加身,反叛后周,改拥赵匡胤为皇帝。而后,赵率兵回师开封,而后后周恭帝禅位,赵接任帝位。赵即位后,改国号为宋,改元建隆元年,定都开封,史称“陈桥兵变”。赵匡胤也因为建立宋朝的缘故,被称为宋太祖。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宋辽双方在澶州城下达成的休战协议,因澶州又名澶渊,史上就称为“澶渊之盟”。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宋朝大臣王钦若等多主张迁都,唯有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宋军在澶州射杀辽将萧挞凛(一作览),辽军士气受挫。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辽两军出现相峙局面。辽军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只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不惜代价,于是遣使向辽求和。12月,宋、辽商定和议,约定宋朝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留对方逃亡的“盗贼”,又约定宋、辽为兄弟之国。盟约缔结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两国之间不再有大的战事,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王安石变法

中国北宋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一次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宋神宗即位。神宗立志革新,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4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

王安石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条例司撤销后,由司农寺主持变法的大部分事务。吕惠卿、曾布等人参与草拟新法。这些新法按照内容和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王安石

1.限制商人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易法和免行法。

2.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3.稳定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的措施,有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以及建立军器监等。

4.改革教育制度,王安石等变法派还改革了科举制,整顿了各级学校,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罢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限制了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减少了中、上级官员、皇室的某些特权,减轻了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的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也加强了封建国家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文字狱

中国明清时期因为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编造罪名以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明文字狱最早发生在洪武7年(公元1374年)。当时苏州知府魏观把自己的新府衙修建在张士诚宫殿的旧址,高启作《上梁文》中又有“龙蟠虎踞”四字,因此触犯明太祖朱元璋忌讳而遭遇杀生之祸。洪武17年以后,又先后发生多起因上贺表、谢笺引起的文字狱。据载因当时勋臣不满于朱元璋重文轻武,于是进谗言“文人善讥讪”,朱元璋从此对天下奏章产生疑忌。洪武29年礼部颁行谢表式后,才不再发生以贺表、谢笺获罪之事。但洪武30年南北榜案中,考官因所进试卷中有“一气交而万物成”及“至尊者君,至卑者臣”,被认为讥讽朝廷,有凶恶字而获罪。明初文字狱贯穿洪武一朝,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推行文化专制统治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并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效法。

清代文字狱,一般以康熙2年(公元1663年)的庄廷《明史》案为开始,也有追溯到顺治5年(公元1648年)毛重倬等仿刻《制艺序》案的,下限则是乾隆53年(1788)的贺世盛《笃国策》案。在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起,而且愈演愈烈。

文字狱是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工具。清代前期文字狱的泛滥成灾,遏制言论,禁锢思想,造成了“万马齐喑”的严重历史后果;它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到乾隆末年,一方面清廷已经通过文字狱达到了预期目的,另一方面,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清代统治者面临着比反清思想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起义图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自成幼时因为家境贫寒而替人牧羊以减轻家里负担,稍识一点文字。曾担任过银川的驿卒。崇帧3年(1630年),自成因为裁减驿卒而失业,又因借贷被侮辱,于是投不沾泥张存孟部农民军参加起义。后投闯王高迎祥。崇帧九年,迎祥在陕西盩厔(今周至)战败被杀害,自成继称自己为闯王。此时自成声势远不及另一支农民军张献忠部。崇帧11年冬,自成在潼关战败,潜伏陕南山区。次年出山再起,一度被困于奉节鱼腹山(今四川境内)。后突围,再度潜伏商雒山(今陕西商县)中。当时河南灾荒严重,农民纷纷暴动。自成经陕南商州突出武关,转战河南,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农民群相争附,声势迅速扩大,数量扩大到数百万,成为农民军主力。14年初下洛阳,杀明福王朱常洵。14、15年发动三次开封战役,歼灭中原明军主力。16年在襄阳(今湖北襄樊)称新顺王,建制设官。同年9月在河南汝州(今河南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部主力,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建元永昌。不久挥师东征,接连攻克太原、大同。崇帧17年2月19日攻克北京,崇帧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灭亡。起义军胜利后骄傲轻敌,生活腐化。明朝将领吴三桂勾结满族贵族,放其入关,自成在山海关之战中惨败,退出北京,率残部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永昌2年(1645)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其部队由刘宗敏、李来亨等率领南下,联合南明抗清。

山海关之战

此战为中国大顺农民军同清军之间的一次战役。顺治元年(明崇祯17年,1644年)3月初,明朝政府令辽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率军队入关守卫北京。吴三桂统领数十万军民入关,20日至丰润,获悉北京已被大顺军攻占,于是犹豫不前。李自成令吴三桂之父吴襄写信劝降,吴三桂拒降,急回山海关。李自成亲率大军经密云、永平,东攻山海关,又派唐通另领轻兵从一片石(今河北山海关北)越关外,以阻截吴三桂与清军联合。李自成大顺军列阵关内,北自山南至海,对吴三桂形成包围态势,吴三桂悔恨交加,向清朝乞求援兵。清廷对关内蓄意已久,当时摄政王多尔衮正领兵夺取关外地,行至翁后(辽宁省阜新附近),得知吴三桂的请求,立即应允。以英王阿济格、豫王多铎为前锋,几万清军连夜赶赴山海关。军至关门,吴三桂领亲信等到多尔衮面前称臣迎降。当时大顺军与吴三桂军酣战正急,清军两翼铁骑同时驰入,万马奔跃,矢石如雨,大顺军阵中坚动摇。李自成登高岗观战,见清军已与吴三桂联合,势难抵御,策马下岗而走。众军随之崩溃。清军乘胜追击,大顺军战死及自相践踏而死者数万人。李自成经永平退回北京。山海关之战为清朝长驱直入北京并建立对全国的统治扫清了道路。

统一台湾

台湾的统一发生在中国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初年,全国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经接近尾声,只有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占据台湾,仍奉明正朔。康熙6年(1667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上疏要求早日进军台湾。由于条件不成熟,清廷对台湾的郑氏政权及其部属仍采取招抚政策,同时厉行海禁,切断郑氏和内地的联系。

13年,郑经乘三藩叛乱之机,联合耿精忠出兵福建,15年,耿精忠兵败降清,清军攻打郑经。19年,清军占领厦门,郑经率领残部退回台湾。郑经病死后,由长子郑克臧监国,郑经部将冯锡范杀郑克臧,立郑克塽为延平郡王,由此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深。这时,三藩叛乱已被平定,清政府下令吏、兵二部速拟对台湾进剿方略。闽浙总督姚启圣力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帝接受姚启圣的建议,在施琅离京赴任之前,两次召见,面授机宜,强调剿抚并用。22年6月,施琅经过充分准备,统率清军水师2万多人,大小战船300余只,向澎湖进发。郑军守将刘国轩仓促应战,经过激烈战斗,郑军溃败,刘国轩逃回台湾。郑克塽得知澎湖失守消息后,极为惶恐,施琅派人前来招抚。康熙帝为了消除郑氏集团的顾虑,答应只要归降,从前违抗之罪全部赦免。八月,施琅率领清军登陆台湾。郑克塽带领文武官员缴册印投降。台湾从此在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石刻像

闭关政策

在对外关系中,中国清政府实行控制贸易及断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闭关政策。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以乾隆22年(1757年)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乾隆22年,清廷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建立广州十三行以实行垄断。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此外,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廷的活动。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1840年,英国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周边形势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改变在贸易中不利地位,向中国偷运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群众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进行了英勇战斗。但由于清政府奉行妥协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中,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惊醒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1856~1860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战争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咸丰帝留给慈禧、慈安皇太后的“同道堂”、“御赏”印及文印

辛酉政变

清代咸丰11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为发生在夏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变祺祥年号而称祺祥政变,又称北京政变。

咸丰10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带同皇后钮钴禄氏、贵妃叶赫那拉氏及皇子载淳等仓惶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咸丰11年(1861年)7月,咸丰皇帝病死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咸丰帝临终前留下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同时规定分赐皇太后及皇帝的“同道堂”、“御赏”玺为下达圣谕的符信,一切军政事务由辅政大臣处理。但叶赫那拉氏权欲薰心,一心想掌握清朝的大权。首先,她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和其掌管的“同道堂”印章,取得了皇太后干预朝政的权力,接着,她和恭亲王奕等勾结,依靠外国侵略者的支持,预谋除去辅政大臣,最后达到掌管清朝大权、实行垂帘听政的目的。咸丰11年,叶赫那拉氏利用咸丰梓宫运回北京的时日,于9月30日发动政变,逼令载垣、端华自杀,将肃顺斩首,其他辅政大臣被革职查办。东西两太后(即慈安、慈禧)于11月1日在宫内养心殿的“东暖阁”实行垂帘听政。从此,慈禧掌握清朝统治大权达48年之久。因咸丰11年(1861年)是农历辛酉年,因此,此次政变称为“辛酉政变”。

洋务运动

清朝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引进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地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等,历史上将之称为洋务运动。

▲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建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中央和地方一部分当权的官僚在严重的“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强”措施。咸丰6年至10年(1856~1860年),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经过四年的酝酿和争论,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首先把“心腹之害”的太平天国和捻军镇压下去,而后再设法抵御被认为是“肢体之患”的外国侵略。为此,清政府开始实行“自强新政”,主要内容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首先是军事技术。在这方面,以对外国侵略者退让妥协的策略,争取其军事上的支援,加强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军事力量。当时主张办“洋务”的一批贵族和官僚,被称为“洋务派”。其中主要人物,在中央有奕诉、桂良、文祥,在地方官僚中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了适应形势需要,1861年清政府成立了以奕诉为首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办理外交事务为主,同时开展以“自强”、“求富”为内容的洋务活动。

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中华文明开始具体地进入到一场学习西方的运动中,改变了中华文明几千年来闭关自守的格局。但毕竟它只涉及社会的皮毛,没有触动社会制度的本身。随着中国在中日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因国情等各方面的原因与西方差距太大而以失败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攻陷旅顺港

甲午战争发生在农历甲午年(1894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封建王朝向清政府求救。日本竭力劝诱清政府出兵,同时它也借口保卫侨民,派大批军队在朝鲜登陆。朝鲜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向日本提出,双方立即从朝鲜撤军。日军不仅不撤,反而大量增兵,并向驻朝鲜的清军发动突然袭击,挑起战争。

这时慈禧太后正在准备庆祝六旬大寿,根本不积极筹防备战。朝鲜前线的清军毫无作战准备,日本一进攻,便节节败退,战火很快烧到了中国边境。与此同时,日本的海军在黄海也对中国北洋舰队挑起了海战。中国舰队毫无准备,完全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北洋舰队顽强拼搏,但是还是不敌日军强劲的火力,最后北洋舰队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场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爱国气节。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海战结束不久,日军便兵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越过鸭绿江;另一路在山东荣成登陆,包围威海卫,击溃了残留的中国北洋舰队。清朝统治集团一片慌乱,只得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屈膝求和,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二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各种工厂;默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慈禧于1898年9月21日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法

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发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一场发生在清宣统3年(1911年),旨在推翻满洲人建立的清朝,恢复“正统中华文明”,建立共和政体的革命。在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年法中,1911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其口号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辛亥革命成功颠覆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但是,由于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这次革命将民主共和的观点传遍了中国每一个角落。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起点。

国民党的成立

▲1926年9月7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誓师阅兵

1912年8月11日,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五个政团集会于北京安庆会馆,就合并为国民党一事达成协议。13日发表宣言说:“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人于使人不忘其义,故颜其名曰国民党。”25日下午1时,国民党成立大会在湖广会馆举行,由昨日刚刚抵京的孙中山主持。大会通过《国民党政见宣言》及政纲。宣言主张“一国政党之兴也,只宜两党对峙,不宜小党分立”。政纲共为五项:(1)促成政治统一;(2)发展地方自治;(3)实行种族同化;(4)注重民生政策;(5)维持国际和平。政纲删去同盟会的“平均地权”和“男女平权”等纲领,把“力谋国际平等”改为“维持国际和平”。大会推举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9人为理事,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等30人为参议。国民党成立后,为国内第一大党。

共产党的成立

1920年初,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上海、北京、汉口、长沙、广州、济南等城市以及法国、日本的留学生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各地党的早期组织选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12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李达、邓恩铭、王尽美、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荷兰人)也参加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确定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党的根本目的,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政党有着根本的区别。党纲中还包含着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如关于党员条件的规定,关于党的组织原则的规定等等。大会还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其中,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组织和宣传工作。

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开始

1926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正式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的政治主张。当时军阀吴佩孚的军队约20余万人,集中在湖北、湖南一带;军阀孙传芳的部队约20万人,盘踞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广东革命政府于7月1日发表了《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北伐军分三路出击。中路迅速平定湖南,连克武汉、九江、南昌,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另两路分别进军江西、福建,取得很大胜利。在整个北伐过程中,共产党员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先遣开路,所向披靡,建立了卓越功绩,被誉为“铁军”。在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北伐战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扩到长江流域,占领了包括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广大地区,革命声威大振。为阻止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干涉,增兵上海,炮击南京,并开始从革命队伍中寻找新的代理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开始与帝国主义勾结,叛变革命,北伐战争最终失败。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因为冲突爆发于9月18日,因此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现场,即“九一八”事变的开始

1931年9月18日夜10时余,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的计划,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南满铁路,然后诬称系中国军队所为,当即派兵突然进攻中国军队驻守的北大营和沈阳内城。南京国民政府正全力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坚持不抵抗政策。19日8时30分,北大营、沈阳内城相继为日军占领;中午,东大营及其附近地区也同时失守,沈阳完全陷落。至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东三省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东北三省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奴役达十四年之久,也是中国各阶层人民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的开始,对中日两国历史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长征,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纪念馆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纷纷加入抗日队伍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尽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此次运动的导火线是北京政府准备在巴黎和会上签下不平等合约。这一举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五四运动时上海女学生游行示威的情景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面对强大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而且随着这次运动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

解放战争又叫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 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从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6年内战爆发这一段时间,是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阶段;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为决战时期,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人民解放军各路大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胜利大进军,分别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迅速解决残余敌人,解放广大国土。到1949年9月底,除西南和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终于被人民赶出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共同纲领》被定为未来共和国的施政纲领,毛泽东当选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等。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机构负责人囊括了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海外华侨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等各方面的优秀代表人物、知名人士和专家,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前,接受民众和领导的检阅。群众游行的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的诞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100多年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历史的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时期,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成为独立统一的国家,极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实力,鼓舞了世界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历史人物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原地区在夏朝以前历史的一个笼统称呼。“三皇五帝”在不同的史家看来有不定的定义。但普遍来说,“五帝”的争议相对比“三皇”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史记》有《五帝本纪》。以下是“三皇五帝”几个常见的定义:

1.神人说

“神人说”的支持者认为“三皇”是指人世初期的三位神皇,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而五帝,则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

2.部族说

另一个说法,指“三皇”其实是古时候三个先进的民族,分别是有巢氏、燧人氏以及伏羲氏。而五帝,则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

3.君主说

第三种说法,认为“三皇以道治,五帝为德化”。所以“三皇”是古时三位有道的君主,分别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及黄帝有熊氏;而“五帝”则是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上古燧人氏钻木取火

盘古

传说在还未开辟天地之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不清。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一万八千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盘古用他那巨大的手掌向黑暗劈去,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千万年的混沌黑暗被搅动了,其中又轻又清的东西慢慢上升并渐渐散开,变成蓝色的天空;而那些厚重混浊的东西慢慢地下降,变成了脚下的土地。盘古站在这天地之间非常高兴。盘古很怕天地再合拢起来重新变成以前的样子,他就用手撑着青天,双脚踏着大地,让自己的身体每天长高一丈,天地也随着他的身体每天增高一丈。这样又过了18000年,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长得有90000里那么长了。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终于把天地开辟出来了。可是,盘古也累死了。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因此,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黄帝

黄帝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黄帝姓公孙,出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在姬水生长成人,所以又以姬为姓,后来在有熊建立国家,故又称有熊氏。他以土德为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黄帝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中最精彩的就要数黄帝与炎帝、蚩尤的战争了。最终黄帝取得了胜利,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在黄帝时期,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都先行发明,并得到发展,他的功劳被后世所称赞,被称为华夏的“人文初祖”。有关黄帝的历史资料十分稀少。

炎帝

▲炎帝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叫做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他的母亲叫做任姒,一天游华山,看见一条神龙,身体马上有反应,回来就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目前史学界同时支持另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就是逐鹿(两者是指同一地点,皆在泰山周围)决战,黄帝战胜了炎帝,并将其流放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

尧,姓尹祁,号放勋,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由于受封于唐,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尧

中国历史上传说的古帝王之一。始见于《楚辞·天问》、《国语》、《左传》等书。尧、舜禅让,是流传很广的故事。《山海经》神话中有“帝尧”之名,但在古帝世系中却没有,说明他在最早的神话传说中地位不高。但在儒、墨两家文籍中,尧是古代的圣王,儒家对他尤其推崇。《论语·泰伯》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尚书》还专门编撰了一篇《尧典》来颂扬他的政绩和德行,以及传位与舜“光被四表”的盛业。但《竹书纪年》等书则说“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在战国末年编成的古帝世系《帝系》篇里,尧被编为黄帝曾孙帝喾的第三子。《世本》还说“帝尧为陶唐氏”,但《吕氏春秋·古乐》历叙古帝,陶唐氏位在黄帝前,而尧则在黄帝后第三位,可知二者原非一人。《史记》沿用《世本》的说法,史籍中遂称尧为“唐尧”,与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名号一致,成了战国后期流传下来的“二帝三王”历史系统中的唐帝。另外,在《五帝德》中,尧又被编为古代“五帝”之一。

传说时期的“帝”字指上帝,“帝某”常指某一天神。恩格斯指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一个神”。帝尧就是这样一个氏族、部落的宗祖神,但也有可能为该部落一个杰出首领神化而成。就尧、舜传说故事来看,当时应属父系家长制氏族部落联盟的盛期濒临解体前的时期。尧、舜只是军事民主制中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而不是帝王。

▲舜

舜为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古帝王之一。姚姓,名重华,史称虞舜。从《楚辞·天问》的神话看,舜应为商代的始祖神,与商代卜辞高祖夔相当。王国维认为,“夔”形讹为“俊”,《山海经》中遂写作“帝俊”;又由声类同而作“喾”,《山海经》亦见之,则为帝俊的分化之一;又分化为舜。自郭璞以降及近代学者据“俊”“舜”音转及各种资料,已确认舜即俊。后来历史文献中“俊”已不见,唯见分化出的“舜”和“喾”,但又各演化为不同的历史人物。然在《国语·鲁语》中舜仍为商族的始祖神,与原始神话及甲骨文所载商代原始祖先资料相符合。《孟子·离娄下》说舜“东夷之人也”,《墨子·尚贤中》也说“舜耕历山”,则其为东方鸟夷族的商代始祖神是可信的。

《礼记·祭法》中商的始祖神改成喾。《帝系》中喾声名显赫地一身兼为挚、尧、商、周四族共祖,舜则降成与喾并立的颛顼世系中的一个裔孙。但在儒、墨两家学说里,尧、舜、禹却成了三代以前道德勋业最盛的三个圣王。尤其儒家把他们标榜为万世楷模的典型圣王,尧未能做到的举用八元、八恺,放逐四凶,及任命禹治水等盛业,都由舜来完成。人们称他为虞帝,号有虞氏,姓姚,《楚辞·离骚》且以“重华”为其名。传说舜从小受父、弟迫害,历尽磨难。后受尧识拔,摄行政务,终至膺受历数为天子,最后又南巡而身死,葬于苍梧之野。自汉以后传说他所到之处几乎遍及华夏各地。但《孟子》说他“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迁于负夏(今河南濮阳),卒于鸣条(今河南开封境)”,则一生行踪没有超出黄河下游。

▲禹

西周文献《诗》、《书》中的古代天神。相传商、周族人都居住生息在他所敷布的土地上。鲧治水失败被刑后从腹中育出了禹。禹治水成功,娶涂山氏女,生子启。后来启代益为君主,建立了夏王朝,禹遂为夏宗神。《国语·周语下》则说因禹治水有功,上帝嘉奖他使有天下,并赐姓姒,称有夏氏,故《郑语》称之为“夏禹”。

《天问》中和鲧、禹同时提到的另一个神是共工。“共工”和“鲧”可能是同一神名的分化,而共工(鲧)是姜姓族的宗神。姜姓族即羌族,亦即当时的西戎(其族自称羌被称戎)。禹之为夏宗神,实际是由先为西戎的宗神来的,故曾称为“戎禹”。羌族是九州之戎的一支,曾步其前辈黄帝族的前进路线,东进创造了夏文化,形成为夏族。禹也由原来羌戎的宗神成为夏的宗神。夏族把自己的宗神宣扬为敷布土地,奠定山川的天神,商、周也都一致尊信。而羌戎的另一支四岳族为夏的姻亲氏族,曾协助过禹,它的宗神鲧(即共工)遂亦为夏族所尊奉。当二族宗神安放在同一祭坛时,因鲧的时间在禹前而排列在前,遂演化成父子关系,并附以动人的神话传了下来。

在春秋文献中,禹的业绩除敷土、治水之外,又增加了划分九州的传说。战国文献中,禹还被崇奉为社神。而到儒、墨两家著述中,禹和尧、舜被推崇为古代实行禅让的三个圣王。儒家编《尧典》颂扬他们,并称禹为平水土的“伯禹”;又将一篇地理名著加工成《禹贡》,作为记载他治水分州的经典。《墨子·兼爱》则宣扬他治水的盛业。还有人编造了他辛苦治水十余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禹遂成了从茫茫洪水中拯救人民的“大禹”,受舜禅位而为天子。

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亶父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周国势日强。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纣杀九侯、鄂侯,昌不满,为崇侯虎所谮,被囚于羑里。得释后,昌向商献洛西之地,请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王朝内部矛盾剧增,政事日非,诸侯逐渐归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芮两国争讼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时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获胜,继因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侵犯阮(今甘肃泾川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北)一带,出兵灭密须,使周的西北方得到巩固。随后又向东发展,战胜黎国,引起商贤臣祖伊的恐慌,告纣,但纣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逼近商王畿边境。最后,攻克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丰。西伯昌自岐邑迁都于丰,后卒于程(今陕西咸阳东北),葬在毕(今陕西咸阳东北),相传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势力已非常强盛,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终身没有称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称他为文王。

周武王

中国周代第一代王。姬姓,名发,周文王子。文王长子伯邑考为商王纣杀害,立发为太子。文王死,太子发继位,将周都从丰迁到镐,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武王继承文王事业,即位第二年,观兵于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传有800诸侯不期而会,要求伐纣,但武王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还师归周。随后,纣继续淫乱,商统治阶层分崩离析。于是,武王起兵,联合西方及西南方国部落,渡过盟津,与诸侯相会,并作《太誓》,谴责纣的罪恶。甲子日凌晨,周师与诸侯兵陈师于商郊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又作《牧誓》,号召决战。这时纣也发兵抵抗,进行会战。武王命太公率先犯敌,大军随即冲击,纣军纷纷倒戈叛纣。纣见大势已去,逃登鹿台(一称南单之台)自焚而死。武王进入商都,商灭亡。武王灭商后,分其王畿为邶、鄘、卫,设三监(纣子禄父、管叔、蔡叔,一说管叔、蔡叔、霍叔)加以治理。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99国,有652国向武王臣服。武王分封了一批宗室功臣,如太公封于齐,周公封于鲁,召公封于燕等;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武王选定伊水、洛水一天王簋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述武王灭商、祭告文王的事迹带,准备建立新的都邑,但不久卒。其子成王继位,周公辅佐,终于和召公一起建成了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

周公

周公,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是西周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因以周太王所居地为其采邑,故称周公。

▲周公

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忧惧,卜求先王救助。“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称曰:“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摄行政当国”的重担,并且教诲开导成王。

周公就是以其终生辅国安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正是周公式的事业。周公“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也源于周公。自东汉以来,人们常以“周、孔”并称。唐韩愈则把周公列入儒家道统的关键人物之一。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为避难逃到鲁国。年少时“贫且贱”,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茛弘,学琴于师襄。中年始授徒讲学,50岁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参与国政。后来,历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终不见用。晚年,返鲁致力教育,修订古籍。其弟子相传先后有3000人,贤者72人。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政治思想上,重视“礼”,强调“仁”,主张“克己复礼”,即遵守周朝传统的贵族等级制度。提出“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守名份,不得逾越。提倡以“仁”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是以达到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为目的。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的命题。首创私人办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将教育科目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设置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鄙视“学稼”、“学圃”。在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基础上,他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他与弟子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屈原

▲屈原石刻

(约公元前339~公元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屈瑕的后代,代表作有《楚辞》。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九歌》11篇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屈原历经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3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因为他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被任命为左徒、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一方面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另一方面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上官大夫等人嫉妒他,后来又遭受到群小的诬陷,使得楚怀王也疏远了他。

秦国人张仪于楚怀王15年(公元前314年),来到楚国,靳尚、子兰、郑袖等人被他用重金收买,当上了秦国的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欺骗楚怀王,使得齐国和楚国不再交往。楚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为了与齐国联盟对付秦国,楚怀王派屈原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而此时张仪再一次来到楚国,企图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齐楚联盟最终没能实现。秦楚黄棘之盟后,楚国彻底归入秦国。屈原也被逐出郢都,至汉北。

屈原于楚怀王30年(公元前299年),回到郢都。楚怀王就在这一年被秦国约在武关相会,并被秦扣留,最后客死秦国,而继位后楚襄王同样采取投降政策,屈原又一次被逐出郢都,流放至江南,在沅江和湘江之间流离辗转。郢都于楚襄王21年(公元前278年),被秦国攻破,屈原悲愤至极,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自尽于汨罗江。

管仲

(?~公元前645年)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颍上(今属安徽)人。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管仲

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所谓“攘夷”,是对侵占华夏地区的戎、狄进行抵御。所谓“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权力,维护周天子下的宗法制度。所谓争取与国,是运用军事、经济手段来取得中小诸侯国的支持。谭(今山东济南东)、遂(今山东肥城西南)等国曾藐视齐国,被齐灭掉。服从者来朝聘,齐取厚报。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确定诸侯国间不得筑堤防雍水来危害邻国,不得有意不卖给邻国粮食。通过这次盟会,齐桓公遂成为中原的霸主。而管仲在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充实齐的国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吕不韦

(约公元前292年~约公元前235年),中国战国末期秦相。濮阳人。《史记》称不韦为“阳翟大贾”,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秦昭王末年,昭王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立爱姬华阳夫人为正夫人。公子子楚为安国君之中子,为秦质子居于赵,因无内援而甚不得志。不韦贾于邯郸而见子,以为“奇货可居”,乃劝说子楚去结交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若借其力可以成为安国君之继承者。不韦资助子楚千金,使其归秦,又以五百金购珍宝献与华阳夫人。后来华阳夫人果然劝安国君立子楚为嫡嗣。昭王卒,安国君立,是为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子楚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招致天下游士”,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不韦使其门客每人著其所闻,写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书名《吕氏春秋》。秦王政(见秦始皇)立,因不韦为前朝元勋而尊之为相国,号称仲父。时秦王年少,“委国事于大臣”。不韦常与太后私通,后又物色到嫪毐其人,使其伪装成宦者而进献给太后,毐甚得太后宠信,获得很大权势。秦王政9年(公元前238),已成年的秦王对吕、嫪专断国政不满,先诛嫪毐,并放逐其门客党羽。次年,吕不韦以“坐嫪毐免”。一年后,秦王恐不韦东山再起,下令将不韦与其家属迁蜀,不韦饮鸩而死。

▲秦始皇

秦始皇

(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秦国国君(公元前246~公元前221年在位),秦朝皇帝(公元前221~公元前210年在位)。

秦始皇嬴政出生的年代是战国末期最为混乱的时期,关于嬴政的身世,民间大多传说他与吕不韦的血缘关系,但是不见于正史。但是嬴政出生于异国,且幼时差点被杀,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懂事之后才回到秦国却是历史事实。同时他也是幸运的,13岁便成了最强大的秦国的最高统治者。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秦始皇的雄师踏遍中原大地,燕、赵、齐、楚、韩、魏六国在几乎没有招架之力的情况下,就永远地成为了历史。秦始皇的丰功伟绩还不限于此。他先是派兵南下占取岭南、两广和海南岛,第一次成为中央王朝的领土。然后又派大将蒙恬进攻匈奴,夺取河套之地。

从客观的历史角度讲,秦始皇还做了很多的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为了之后世世代代的统一,如统一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等,大部分以原秦国实行的为标准,向被征服地区推广。此外,还广泛修建通往各地的驿道。这样,秦帝国在各个方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但是,秦始皇统一国家的本意是自私自利的,他的目的是让他及他的子孙后代永远统治这个国家。他将“王”的称号改称皇帝,还向臣民灌输皇权神秘的思想。他将全国的兵器集中起来销毁,铸造成十二个巨铜人,而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

▲蒙恬

蒙恬

(?~公元前210年),中国秦代将领。祖居齐国,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名将。少时学狱法,后为狱官。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参加灭齐有功,任内史。秦统一六国之际,匈奴乘机南下,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32年,蒙恬受命率军30万北击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击退匈奴700余里,屯兵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蒙恬吸取战国时期据险防御的经验,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燕、赵、秦5000余里旧长城,并修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直道,构成了秦朝北方漫长的防御线。匈奴慑于蒙恬兵威,不敢进犯。37年,胡亥继位,蒙恬为权奸赵高诬陷,被迫自杀。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56年~前195年)中国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秦时因释放刑徒而逃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9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10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5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10月为岁首,同年2月在10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汉武帝刘彻

(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西汉皇帝。名彻,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上先后颁行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并实行“酎金夺爵”,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实行一系列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削弱丞相权力,任酷吏、严刑法,建立察举制度,设立太学,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在经济上把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治理黄河,开凿灌渠,大力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推行“代田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巩固政权的主要思想工具。军事上多次派兵反击匈奴,解除了北方农业区域所受匈奴的威胁;又遣兵灭南越,以其地为南海、苍梧等九郡,统一了今两广一带地区。外交上,两次遣张骞出使西域,发展了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还遣使到夜郎、邛、筰等地,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和开发。

汉武帝统治后期,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加以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汉武帝派官分区镇压,还作“沉命法”,规定大小官吏如果不能及时发觉并镇压起义,罪至死。但农民起义仍然不断。汉武帝不得不罢逐为自己求仙药而伤命靡费的方士,并下诏自责,表示要禁苛暴,止擅赋,务本劝农,借以缓和矛盾,挽救危机。后元2年(公元前87)2月,武帝卒,终年71岁。葬茂陵。

项羽

▲项羽石刻

(公元前232~前202),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名将、楚军统帅。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少学兵法,素有勇力。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观始皇巡游威仪,认为“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9月,助叔父项梁杀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陈胜。项梁死,归楚怀王节制。三年冬,率楚军主力5万人渡河救赵,大败秦军,解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围。继迫秦将章邯举军投降。拥众数十万,名震诸侯。不久,坑杀降卒20万人于新安(今属河南)。入关后,焚宫室,收财宝、妇女,大失人心。汉王元年(公元前206)春,挟灭秦之功,封18个诸侯,使分踞各地。自号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占有梁、楚九郡。2年冬,使人杀怀王。诸侯叛离,齐国田荣率先举兵,项羽乃亲自率兵击齐将田荣等,烧杀掳掠,激起齐民反抗。楚汉战争之初,不察刘邦意图,未予严密防范,以致刘邦顺利东进。4月,由齐地领精兵3万人奔袭,大败已占领彭城的刘邦及诸侯联军,几乎生擒刘邦。其后,与汉军长期鏖兵,终因不善筹谋,不纳良策,逐渐失去优势和主动。4年8月,议和东归,复大败刘邦追兵于固陵(今淮阳西北)。后被合围于垓下(今鹿邑东,一说今安徽灵璧东南),决战失利,溃围而出。5年12月,退至乌江(今和县境),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渡江躲避,下马步战,杀汉兵上百人,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韩信

▲韩信

(?~公元前196年)中国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4年2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11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3篇,已失传。

张良

▲陕西汉中张良庙

(?~公元前186年),中国西汉初年谋臣。字子房。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时,张良尚有家僮300人。他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企图暗杀秦始皇,为韩报仇。后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定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汉高祖2年(公元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卒后谥文成侯。

吕后

(?~公元前180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名字叫雉,秦朝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单父县(今中国东部的山东单县)人。

吕雉足智多谋,她帮助刘邦清除了许多异姓王。例如公元前197年,陈(一个异姓王)谋反,刘邦领兵出征讨伐,让吕雉留在京城长安守候。吕后听说韩信阴谋策应陈,便和谋士萧何一起,把韩信骗入宫里,然后把他处死了。

▲吕后

吕后性格残忍,她所生的孩子有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但刘盈从小性格软弱,不被刘邦重视。吕后为保儿子地位,拉拢大臣支持,使刘邦未能如愿废太子刘盈。在刘邦死后,吕后残忍地将刘邦的宠姬毒死,而且更残忍地对待戚夫人,甚至砍掉她的手脚,又挖眼熏耳,用药使她变哑,最后扔到厕所里,称为“人彘”。

吕雉在惠帝死后,自己临朝称制,让自己的侄子吕台、吕产、吕禄等人做王,滥用亲信掌权,把持朝政。不过在吕后称制的八年中,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

张骞

(?~公元前114年)中国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2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3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劝武帝开西南夷道,但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6年,张骞随卫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2年(公元前121),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骞因迟误军期,当斩,用侯爵赎罪,得免为庶人。后张骞复劝武帝联合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骞为中郎将,率300人,牛羊金帛以万数,出使乌孙。张骞到乌孙,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国。乌孙遣使送张骞归汉,并献马报谢。元鼎2年(公元前115),张骞还。翌年卒。他所遣副使后相继引西域诸国使者来汉;乌孙后来终于与汉通婚,共击破匈奴。汉能通西域,由张骞创立首功。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张衡

张衡

(公元78年~公元139年)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5年(公元111年)徵拜郎中。自元初2年(公元115年)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魏武帝曹操

▲魏武帝曹操

(公元155年~公元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出生于宦官家庭。祖父曹腾,桓帝时为中常侍,封费亭侯。父亲曹嵩用钱买了太尉官职。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任骑都尉,跟随皇甫嵩和朱伤在黄河以南围攻农民军。192年,领兖州(今山东西南部)牧,打败青州黄巾军,收编其中精锐,号为“青州兵”。他依靠这支武装,转战于中原,终于发展成为强大的军事集团首领。196年,迎汉献帝到许(今河南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不断削平各地割据势力。200年,官渡之战大破袁绍,后逐渐统一黄河流域。208年,进位为丞相。同年,率军南下,企图统一全国,结果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联军打败,逃回北方。216年,封魏王。他从196年开始在北方正式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整顿地方吏治,抑制豪强兼并,租赋也较过去减轻,使东汉末年严重破坏了的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从210年到217年,他三次下令求贤,打破过去依照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他精于兵法,曾仔细研究过《孙子兵法》并为其作过注释。他重视学术文化,曾把沦落匈奴10多年的女文学家蔡文姬迎回。他本人在文学上造诣也很高,《碣石篇》、《蒿里行》为其著名诗篇。死后,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追尊他为太祖武皇帝。著有《魏武帝集》。

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

(公元161年~公元223年)中国三国时期汉国(习称蜀国)开国君主。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朝皇室疏宗。早年贩履织席为业,好交结豪侠。灵帝末年,从官府进行镇压黄巾起义有功,任安喜尉。后投靠公孙瓒。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很为曹操看重。因谋杀曹操事泄,逃到徐州,统众数万人。建安5年(公元200年),被曹操击破,往依袁绍。官渡之战后南奔刘表。因声望日高,刘表对他有所防备。13年,曹操南伐,刘表去世,子刘琮降。刘备逃至夏口,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据有荆州之地。16年,率军数万人应益州牧刘璋之请,西入蜀。后刘备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24年,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率军亲征,无功而还。刘备遂占领汉中,为汉中王。同年,关羽被杀,荆州为孙权夺去。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

诸葛亮

▲诸葛亮

(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

周瑜

(公元175年~公元210年)中国三国形成时期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出身士族,少时与孙策友好。东汉兴平2年(公元195年)起兵助孙策占据江东。建安3年(公元198年)任建威中郎将,从孙策转战江淮,为开拓东吴疆域建立了巨大战功。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职辅佐孙权。7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孙权众臣犹豫不决,唯周瑜力主拒曹,并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13年秋,曹操率军号称80万南下,并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分析局势,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又自请为将,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赤壁战后积极筹划进图中原。十五年,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

▲周瑜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年~公元649年)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617年(大业13年)时值隋末农民战争高潮,他劝其父李渊太原起兵反隋,率军取西河(今山西汾阳),屡败隋军,旋即攻入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唐,任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封为秦王。从太原起兵反隋到唐政权统一全国,他作为一位主帅,镇压过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消灭了薛仁呆、王世充等割据势力。626年(武德9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迫李渊传让皇位。次年,改元贞观。

他知人善任,励精图治,常以亡隋为戒;注意纳谏,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政治上,沿袭并完备了隋的“三省六部”制,重视地方吏治,颁行《唐律》,修编《氏族志》,完善了科举制度。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节制徭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府兵制度。唐太宗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政治比较稳定,被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他贯彻“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既不轻易用兵,又坚决镇压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中原地区的进扰。629年(贞观3年)派李靖等出击东突厥。次年,俘虏其首领颉利可汗,被铁勒、回纥等族尊为天可汗。640年(贞观14年),灭高昌,设安西都护府,恢复了中原与西域的关系。641年(贞观15年)以文成公主入藏,出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加强汉、藏两族的亲密友谊。晚年,生活日渐骄奢,广置宫室,巡幸四方,对高丽用兵,造成赋役繁重,社会矛盾有所加深。

▲武则天

武则天

(公元624年~公元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6年(公元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公元690年)称帝,国号周,并自以曌字为名。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

(公元685年~公元762年),唐代皇帝。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唐明皇。睿宗第三子,曾任潞州别驾。710年(景云元年)与姑母太平公主合谋,杀中宗皇后韦氏,拥其父睿宗即位,遂被立为太子。次年受禅皇位。713年,杀干预朝政的太平公主,掌握实权,改元开元。统治前期,重用名相姚崇、宋琼,励精图治,整顿武则天后期以来的弊政。严申官吏考课规定,宰相三年一任,在全国增设漕运、转运、度支和租席等使,加强各地对中央财物的运送;确立募兵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因此,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开元盛世”。统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政治腐败,宠爱杨贵妃,荒淫无度。由于府兵制的破坏,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地方边镇节度使掌握重兵。755年(天宝14年)安史之乱爆发,他仓皇西走。次年,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今甘肃灵武西南)即位,是为肃宗。他被尊为太上皇,后回长安,抑郁而死。

房玄龄

(公元579年~公元648年)唐代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9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3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11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16年7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22年病逝。

辽太宗耶律德光

(公元902年~公元947年)中国辽代皇帝。名耶律德光,字德谨,契丹名尧骨(或译耀屈之)。阿保机的第二子。天赞元年(公元922年)冬,任天下兵马大元帅。3年,跟从辽太祖西征。4年冬和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春,从征渤海国。辽太祖死,述律皇后摄政。天显2年冬,其长兄耶律倍根据辽太祖的遗愿,率群臣请于述律后立耶律德光为帝,仍以天显为年号。11年,太原军阀石敬瑭为后唐主所攻,遣使乞援于契丹,太宗乃亲率辽军长驱入援,败后唐兵,册石敬瑭为后晋皇帝。从此契丹的势力伸入华北平原。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始改革官制,整订赋税。会同三年,辽太宗把北部乌古地区肥美而近便的土地拨给南北院中的契丹贵族,令其前往耕种。5年,石敬瑭死,子石重贵立,在给契丹的表文中称臣不称孙,两国关系恶化。7年和8年,辽太宗两次兴师伐后晋,一再受挫。但他仍坚持南进。9年,辽太宗倾师南征,后晋兵溃。次年正月,辽灭后晋,辽太宗入汴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契丹为辽,改元大同。在连年南征中,辽军强掠中原人民的财富,中原人民纷纷起义反抗。同时,契丹族人民也死伤惨重,厌战心理日益滋长。辽太宗在汴京停留不到三月,就被迫仓促北返。行至栾城病死。

▲狩猎中原——辽太宗耶律德光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27年~公元976年),宋朝开国皇帝。原籍涿州(河北涿县),生于洛阳(河南夹马营)。原来在后周太祖郭威帐下,曾经担任过东西班行首、滑州副指挥、开封府马直军使。后来周世宗即位,赵匡胤因其军事才能,被世宗赏识,屡次被提拔。恭帝宗训即位,赵匡胤在显德七年正月,会弟匡义、书记赵普发动“陈桥兵变”,联合石守信、慕容延钊等逼恭帝禅位,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即位后,平定昭义、淮南节度使叛乱,全面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以“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宿将最高军事指挥权,任用资历较浅的将领,降低其政治地位,并进一步解除地方节度使兵权,使之归文官知州主管。改派文官知州县,设通判进行监督,并于各路设转运使,收地方行政、财政权于中央,严令武将不得充任地方长官。在中央,以“政事堂”、枢密院、三司使分割相权,并设参知政事副宰相以抑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权。其流弊成为北宋一代“积贫积弱”、“冗兵、冗官、冗费”之祸本。

在位年,在后周两代君主统一战争的基础上,加快全国统一的步伐,先后灭南平、平湖南、降南汉。开宝7年(974年),以“天下一家,卧榻之侧,芑容他人鼾睡”为由,命曹彬率军攻南唐。次年11月,攻破金陵,李唐后主李煜出降。至此尚有“称臣”之吴越、闽朝夕唾手可得,于是“先南后北”方略进入最后阶段,派遣将领党进率兵攻打北汉,然而宋太祖还来不及亲见全国统一,不久就病死。一说为弟光义也就是赵匡义所害。庙号太祖。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

苏轼

(1037年~1101年)北宋书画家、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祭黄几道文》、《答谢民师论文帖》、《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包拯

(公元999年~1062年),北宋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5年(1027年)进士及第,历知天长县(今属安徽)、知端州(今广东高要),有政绩,迁监察御史。仁宗朝号称北宋的太平盛世,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已很严重,庆历新政失败以后,要求改革的呼声继续高涨,包拯是其中的一员。他主张严格选拔官员,裁汰冗杂、贪暴、懦弱的官吏,年老的官吏应强令致仕,以解决冗官问题;停止招募士兵,拣斥老弱,以解决冗兵问题,选将练兵,训练义勇以备边;抑制贵戚和宦官等的权利,轻徭薄赋,节省开支等。后曾出任东京转运使、河北都转运使,及知瀛、扬、庐等州和知江宁府等。

▲秉公执法的包拯

至和3年(1056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审案明察,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令行禁止。当时的男女老少都知道包拯,称呼他“包待制”,并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此前曾以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后权御史中丞,立朝刚严,数论斥权幸大臣,建言兴利除弊。又任三司使,迁枢密副使。公元1062年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谥孝肃。有《包拯集》(《包孝肃公奏议》)传世。包拯是家喻户晓的“清官”典型,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南宋和金已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戏曲和故事小说,元剧中有大量的包公戏,后有小说《包公案》(《龙图公案》)流行。

岳飞

▲岳飞

(1103年~1142年)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靖康元年(1126年)投军抗金,由于作战勇敢而被升为秉义郎。建炎3年(1129年),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袭扰金军,多次获胜,并收复建康,升任通泰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4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五年夏,奉宋廷之命镇压洞庭湖地区的杨幺农民起义军。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举兵奇袭刘豫军,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河南嵩县),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7年,岳飞乘金朝废除刘豫之机,提出举兵收复中原的主张,后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均遭高宗和宰相秦桧拒绝。10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按照其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颍昌之战中大破金军精骑,击败金军主力。正当岳飞行将渡河时,高宗、秦桧却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回师,致使岳飞恢复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次年,回临安,被解除兵权,改授枢密副使。12 月29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淳熙五年(1178年),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被追封为鄂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谥忠武。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1162年~1227年)成吉思汗世称元太祖,蒙古国的创建者。蒙古乞颜部人,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贵族也速该之子。九岁时,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部众离散。成年后,先后依附克烈部主王罕、札答兰部主札木合,逐渐招集旧部,儿汗建窝耳朵。后与札木合分裂,爆发十三翼之战。金承安元年(1196年),出兵协同金军击败塔塔儿部,被金朝授于察兀忽鲁。金泰和初年,与王罕联军击败札木合的各部联军,乘胜灭塔塔儿部,降服弘吉刺部,随后,攻灭克烈部乃蛮部,统一漠北草原。泰和六年,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即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建蒙古国。

元太祖4年(1209年),成吉思汗降服畏兀儿后,长驱围攻西夏都城中兴府,夏襄宗纳女求和。6年,大举攻金,兵分三路,横扫华北。9年,金宗室被迫南迁汴京。次年,攻占中都。14年,率主力西征中亚,攻灭花刺子模。几年间,陷兀提刺耳、不花刺、玉龙杰赤等城,将所占领土分封诸子统治。21年,再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灭亡前夕,病死于六盘山。谥圣武皇帝。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其武力扩张的政策,先后发动两次西征,又南下吞金灭宋,建立了一个亘古未有,领土横跨欧亚的大帝国。

黄道婆

▲黄道婆

元朝女纺织技术家。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今上海华泾)人。据传说,道婆幼为童养媳,由于忍受不了家庭虐待,流落崖州(今广东海南岛崖县崖城镇)三十多年。海南岛黎族植棉较早,棉纺技术很高,南宋时已能制造捍(去籽)、纺、织等工具,所产黎幕、黎单、缦布等久负盛名。元贞间(1295年~1296年),道婆自崖州返回家乡。时乌泥泾已种植木棉,但纺织技术十分落后,如去籽用手剖剥,弹花用线弦竹弧,工效极低。道婆尽力传布海南黎族纺织技术,制造捍、弹、纺、织全套工具,传授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法,所织被、褥、带、帨(手巾),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色彩鲜艳,如同绘写。当地人民竞相学习,道婆孜孜不倦加以指导,从事织布的不下千余家,“乌泥泾被”名闻天下,人民生活逐渐改善。松江地区纺织业迅速发展,其技术在江南其他地区以至全国逐步推广。道婆所改进和制造的纺织工具,从稍晚的王祯《农书》中可知其轮廓。黄道婆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约卒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当地人民感其恩德,共同安葬了这位孤独的老人,并为立祠,岁时祭奠。

明太祖朱元璋

▲北京故宫藏朱元璋像

(1328年~1398年)明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农,曾作过地主牧童,17岁时淮北大旱,瘟疫流行,父母、长兄病故,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至正12年)投濠州郭子兴部红巾军,以骁勇多智,为子兴器重,收为亲兵,妻以养女马氏。遂扩充部伍,领兵南下。1355年,韩林儿称帝建宋政权,授任左副元帅。次年攻下集庆,改名应天(今南京),称吴国公,废除元代苛政,注意发展生产,命诸将屯田,旋拔镇江、常州、江阴,以扼张士诚。又破婺州,下浙东诸路。引秦从龙、朱升、宋濂、刘基等儒生辅政。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壮大实力,与控制鄱阳湖地区的陈友谅对峙。1360年,友谅袭应天,败之于龙湾。1363年,援安丰,迎韩林儿至滁州;亲征江西,与友谅决战于鄱阳湖,击杀友谅,扫除上游威胁。次年,消灭其残余,自称吴王,建置百官。遣徐达为大将军,进攻张士诚。1366年发布文告,斥红巾军为妖,杀害韩林儿于瓜州江中。次年,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杀张士诚;移师南取浙东方国珍,福建陈友定,并以徐达率主力北伐中原。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明,建元洪武。同年秋,元顺帝北遁,攻克大都,推翻元朝统治。明师次第定山西、陕西、四川,破云南,全国统一。

李时珍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李时珍家世代从医,祖父是乡村赤脚医生。他的父亲李闻,则是当地名医。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所以经常受到官绅的欺侮。所以,他的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希望将来一举成名,衣锦还乡。李时珍幼年时期体弱多病,但性格刚直,对八股文难以接受。从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考举人,都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进仕的打算,专攻医术。李月池默许了李时珍的转变,并开始精心培养他。

仅仅几年,李时珍就成就一番名望。大约在他三十八岁那年,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被推荐进入京城任太医院判。但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致力于行医和对药物的考察研究。

嘉靖31年他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历三十七年于万历6年(1578年)完成。全书大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记载的药物有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记载药物处方一万多个,并附有图书一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特别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了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

(1592年~1643年)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20年(1592年)10月25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8年(1643年)。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10年(1636年)4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清圣祖玄烨

▲康熙

(1654年~1722年)清代杰出的封建皇帝。即爱新觉罗·玄烨,清圣祖,8岁即位。初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贵族专擅朝政,推行圈地,广大农民被迫流亡,吴三桂等三藩日益强大成为割据势力。亲政后,于1669年(康熙8年)逮捕鳌拜,革职拘禁。继而下令削藩,1681年(康熙20年),平定吴三桂等发动的叛乱。两年后,出兵攻灭台湾郑氏政权,驻兵屯守,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1685年,雅克萨之战,遏制了沙俄对华侵略野心。1689年(康熙28年)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立中俄东段边界。他亲征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晚年派兵镇压藏族少数上层分子勾结准噶尔部的叛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位61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好数学、天文等自然科学知识。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派靳辅等治理黄河,使水归故道,漕运畅通;上令进行土地测量,完成《皇舆全图》的绘制;开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字典》等书籍,提倡程朱理学,又大兴《明史》、《南山集》等文字狱,强化思想统治。1712年(康熙51年)颁布法令,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借以清查户口,确保田赋收入。统治期间,号称“治平”,然而,大臣多结党营私,地方官吏亦多贪暴。江南地区佃农抗租斗争时有发生,1721年爆发过台湾朱一贵领导的农民起义。

清高宗弘历

▲乾隆

(1711年~1799年)爱新觉罗氏,初封和硕宝亲王。1735~1796年在位。曾多次用兵平定准噶尔部阿睦尔撒纳叛乱,消灭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势力,使“黄河之源、葱岭于阗之山,皆列疆内”。讨干西南大、小金川土司的叛乱,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并派兵抗击廓尔喀的入侵,号称“十全武功”。1793年(乾隆58年)严辞拒绝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无理要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主权。他开博学鸿词科,编纂群籍,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四库全书》等书籍。屡兴文字狱,强化思想统治,对知识分子恩威并施。曾六次南巡,四次东巡,五次西巡,劳民伤财,浪费无度。晚年陶醉于文治武功,任用和坤,政治腐败,贪污成风,土地集中极为严重,各地农民起义规模越来越大。1796年(嘉庆元年)初禅位给皇太子,自称太上皇,仍主持要政。同年爆发了川楚白莲教大起义,从此,'清朝日益衰落。

孙中山

(1866年~1925年)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少年时就学于檀香山,开始接受资本主义教育。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先后在澳门、广州行医,结识爱国青年和会党成员,开始从事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的主张。因遭拒绝,遂赴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设兴中会总会于香港,策划在广州起义,未发事泄,流亡国外。此后几年间,在日、美和欧洲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状况,并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失败后在国外领导对保皇派的批判,在美洲和欧洲建立革命组织。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创立三民主义学说。接着他一方面领导革命派同保皇派作斗争,另一方面则组织发动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2月13日被迫辞职,让位于袁世凯。3月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1914年6月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为反对帝制复辟,参加护国运动。1917年在广州领导“护法运动”,失败后至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5月建立黄埔军校。11月应冯玉祥等的邀请,北上讨论国是。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孙中山全集》。

▲孙中山和他的夫人

陈独秀

(1879年~1942年)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后成为托派的领导人。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9月起主编《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封建的伦理道德。1917年春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倡导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对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培养干部等方面都有较大贡献。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于他是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及“五四”运动时期的影响,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党的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经过选举被撤销总书记职务。此后,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否认无产阶级应当继续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1929午11月被开除出党。后和托派分子相结合,1931年5月曾被中国的托派组织推为总书记。1932年9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1937年8月出狱,9月去武汉,1938年7月迁重庆,不久移住四川江津。1942年5月病逝。

鲁迅

(1881年~1936年)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七岁开始读书,十二岁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十三岁那年家里发生一场很大的变故,经济状况渐入困顿,接着父亲一病不起,使他饱尝了冷眼和侮蔑的滋味,“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鲁迅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09年8月回国。

辛亥革命后应蔡元培之邀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供职,后又随部迁住到北平。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其思想产生了飞跃,由此进化论思想为主导,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思想为主导。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1936年10 月19日病逝于上海。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蒋介石

▲正在巡视的蒋介石

(1887年~1975年)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原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

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解放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1949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1975年4月5日于台北去世。

毛泽东

▲1958年3月28日,毛泽东主席在重庆建设机床厂视察

(1893年~1976年)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战略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1924年国共合作后,先后出席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到1927年春,分别在广州和武汉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湖南农民运动的主要指导者和支持者。1927年9月,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30年至1934年,先后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与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前3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排挤了他对军队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倾错误领导,确立了他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37年至1945年领导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1943年3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党的七届一中全会起,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1946年至1949年领导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他组织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对中国革命的功绩仍然是第一位的、不可磨灭的。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周恩来

▲周恩来

(1898年~1976年)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1924年至1926年,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书记。1927年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军委书记、苏区中央局书记、红军第一方面军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参与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组织领导工作。1936年12月,作为中共全权代表同蒋介石谈判,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书记,长时间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年8月,随同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1946年11月,国民党政府撕毁政协决议后,从南京回到延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参与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工作。建国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从中共五大起,当选为历届中央委员。中共六大以后,当选为历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届、九届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76年1月8日,在北京病逝。几十年来,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为党、为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