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与收入
人口是一切交通需求的本源,未来人口的总量、结构、出行观念等的变化将引起客货运输需求总量和质量的变化。
一、总量、结构与增长
1999年重庆市的总人口为3072.34万人,居四直辖市首位,1999年人口密度为372.84 人/平方千米(1998年为369.3,1999年有所增长),远高于1999年全国131.55人/平方千米的水平;另一方面,重庆79.33%人口是农业人口。
至2000年重庆市非农业人口增长迅速,远高于人口增长,表明城市化速度很快。就从业人员的产业构成看,第一、二、三产业比重[3]为56.96∶16.64∶26.38,第一产业比重呈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维持在16%左右稳定,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三次产业人员比重呈“一、三、二”递减状,这与三次产业产值呈“二、三、一”递减状,形成鲜明对比的“倒置”状。
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未来人口仍处于增长阶段,随生育高峰的度过、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等众多利于降低增长率因素的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处于降低过程中。但年增长率不会超过6.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趋势
1999年全市人均GDP为485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17元,主城区人均10 1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www.xing528.com)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6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在全国排名第10位;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现汇率换算,约合713美元,考虑我国工资中的隐形收入,这个值已经接近1000美元,按一般国际规律,这正是社会经济起飞的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结构急剧转变,这与上面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是一致的。但1999年农民纯收入1837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1%,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名第24位,反映出重庆大农村的特点。
如表1.1所示,代表恩格尔系数的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仍然较高,平均为41.32%,交通消费在城市居民的总消费数中占的比例不高,平均为7.55%,这也反映了我市经济发展低水平状态。但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已基本越过50%,它表明我市城市居民即将全面越过温饱线,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层次的需求将逐步占据城市居民消费构成的重要组成,如衣着、学习、旅游等,按照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轨迹,它预示着人们出行量的增加和出行质量要求的提高。
通过对我国目前居民收入状况的分析,国家统计局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居民将逐步进入新一轮消费周期。这一轮消费周期,将以家电在农村普及和商品住房、小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
总体上看,我市人均收入的相对低水平表明,社会经济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表现为人均出行量、货物运输量将有进一步的提高。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方面会引起运输量的增长,更主要的是出行的活跃会引起出行次数等频率指标的增加,进一步增加运输量。
表1.1 重庆市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及构成
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局《2000年重庆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