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预防接种
1.计划免疫 是根据对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儿童人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儿童群体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以至最后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实施程序如下:
(1)乙肝疫苗:预防乙肝,肌肉注射。接种3剂次,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周岁时复查。免疫成功者,3~5年时加强;免疫失败者,重复基础免疫。
(2)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皮内注射。出生后数天至3个月内的正常小儿接种卡介苗,接种1剂次,可维持3~5年。接种后7岁、12岁进行复查,结核菌素阴性时加种。
(3)脊灰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口服。接种3剂次,2月龄、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次。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三价混合活疫苗,因为是活疫苗,应将糖丸放在汤匙里,用冷开水喂服,勿用热开水或人奶喂服。腹泻时及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儿应暂缓服糖丸。4岁时加强口服。
(4)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皮下注射。接种3剂次,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1剂次,1.5~2岁、7岁各加强一次。有惊厥史者禁用。接种后6~10小时局部会有轻微红肿及硬块,还会有低热等不适症状。如果发热超过38.5℃,可用退热药。局部硬结可能需1~2个月才会消退。如果红肿范围较大,应到医院诊治。
(5)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麻疹,皮下注射。8月龄初种,7岁加强一次。患过麻疹后终身免疫,不必再种麻疹疫苗。正在发热或患结核病处在活动期的小儿应暂缓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用胎盘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
2.获得性免疫
(1)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免疫力。这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但主动免疫制剂在接种后经过一定期限产生的抗体,在持续1~5年后逐渐减少,故还要适时地安排加强免疫,巩固免疫效果。
主动免疫常用制剂包括以下品种:
①菌苗:用细菌菌体或细菌多糖体制成,包括死菌苗和活菌苗。a.死菌苗:选用免疫性好的菌种经灭活后稀释至一定浓度制成,如霍乱、百日咳、伤寒菌菌苗等。死菌苗性质稳定、安全,冷暗处保存。由于死菌苗进入体内不能生长繁殖,对人体刺激时间短,产生免疫力不高,因此需多次重复注射,且接种量大。b.减毒活菌苗:选用无毒或毒力很低但免疫原性较高的菌种繁殖后,用活菌体制成,如卡介苗、鼠疫、布鲁氏菌菌苗等。此类菌苗有效期短,需冷藏保存,死后失效。由于活菌苗接种到人体后可生长繁殖,但不引起疾病,产生免疫力持久且效果好,因此接种量小,次数少。
②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中培养,经处理后形成,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灭活疫苗有乙型脑炎和狂犬病疫苗等,减毒活疫苗有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等。活疫苗的优点与活菌苗相似,但活疫苗不可在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后的3周内应用,以免发生免疫抑制作用。
③类毒素:用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变成无毒性而仍有抗原性的制剂,如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等。
(2)被动免疫: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病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为被动免疫。由于抗体留在机体中的时间短暂(一般约3周),故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例如给未注射麻疹疫苗的麻疹易感儿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麻疹;给受伤儿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
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被动免疫制剂。它包括特异性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等,其中特异性免疫血清又包括抗毒素(用细菌类毒素或毒素对马匹或其他动物进行免疫,从动物取得的免疫血清)、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用细菌或病毒对动物进行免疫,从动物取得的免疫血清)。此类制剂来自于动物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血清病,特别是重复使用时更应慎重。
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接种前的准备:
①环境准备:接种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摆放有序。
②心理准备: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接种最好在饭后进行,以免晕针。
(2)接种时的护理:
①生物制品的准备和处理:检查制品标签,包括名称、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单位,并做好登记;检查安瓿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按照规定方法稀释、溶解、摇匀后使用。
②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每人使用1个无菌注射器、1个无菌针头;抽吸后安瓿内如有剩余药液,需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安瓿口,在空气中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菌苗应烧毁。
③严格查对: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年龄以及疫苗名称;详细询问儿童的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等健康状况,严格掌握禁忌证,必要时先进行体格检查;严格执行规定的接种剂量和途径;注意预防接种的次数,按使用说明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按各种制品要求的间隔时间接种,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他疫苗。
④局部消毒:用2%碘酊及75%乙醇或0.5%碘附消毒皮肤,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因活疫苗、菌苗易被碘酊杀死,影响接种效果。
⑤及时记录及预约:保证接种及时、全程足量,避免重种、漏种,未接种者须注明原因,必要时进行补种。
⑥交代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及处理措施。
(3)严格掌握禁忌证:
①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者。
②有明确过敏史者禁种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麻疹疫苗(特别是鸡蛋过敏者)、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牛奶或奶制品过敏)、乙肝疫苗(酵母过敏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
③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及其他皮肤病者不予接种卡介苗。
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期间,以及发热、腹泻和急性传染病期,忌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⑤因百日咳菌苗可产生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故儿童及家庭成员患癫痫、神经系统疾病、有抽搐史者禁用百日咳菌苗。
⑥患有肝炎、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不宜进行免疫接种。
(4)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作为异物的免疫制剂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其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如下:(www.xing528.com)
①一般反应又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a.局部反应: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有时还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红晕直径在2.5厘米以下为弱反应,2.6~5厘米为中等反应,5厘米以上为强反应。局部反应一般持续2~3天。如接种活菌(疫)苗,则局部反应出现较晚,持续时间较长。
b.全身反应:一般于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多为中低度发热,持续1~2天。体温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接种活疫苗需经过一定潜伏期(5~7天),体温才会上升,此外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不适等反应。个别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5~7天出现散在皮疹。
多数儿童的局部和(或)全身反应是轻微的,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适当休息和多饮水。局部反应较重时,用干净毛巾热敷;全身反应可对症处理。如局部红肿继续扩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
②异常反应发生于少数人,临床症状较重。
a.过敏性休克:于注射免疫制剂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内发生。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惊厥、大小便失禁以致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危及生命。此时应使患儿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
b.晕针:是由于各种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所致的一过性脑缺血。儿童在空腹、疲劳、室内闷热、紧张或恐惧等情况下,在接种时或几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心跳加快等症状,重者心跳、呼吸减慢,血压下降,丧失知觉。此时应立即使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合谷穴,一般即可恢复正常。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每次0.5~1毫升。
c.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最为多见,一般于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经服用抗组胺药物后即可痊愈。
d.全身感染:有严重原发性免疫缺陷或继发性免疫功能遭受破坏者,接种活菌(疫)苗后可扩散为全身感染。
4.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1)麻疹减毒活疫苗:
①正常疫苗为橘红色透明液体或干燥制剂,如发现颜色变黄(有杂菌生长)、变紫(安瓿有裂痕)、浑浊或絮状物,即不能使用。
②此疫苗未加防腐剂,既不耐热,也不耐寒,因此抽吸后放置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
③接种对象为出生后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婴儿。因婴儿体内尚有母体抗体残留,故婴儿初种麻疹疫苗不可过早。而麻疹属于终身免疫,故患过麻疹的婴儿无需接种此疫苗。
(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①目前,在我国服用的糖丸为Ⅰ、Ⅱ、Ⅲ型混合疫苗糖丸,呈白色,怕热不怕冷,在保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需冷藏(0℃以下)。
②服用此糖丸时,用凉开水送服或直接含服。切勿用热开水或人奶喂服,因为热开水可将活疫苗烫死,人乳中的抗体可作用于活疫苗。
(3)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①疫苗为红色透明液体,内含甲醛。为减轻甲醛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注射前可在疫苗内加入亚硫酸氢钠以中和甲醛。
②接种对象为流行地区1~10岁儿童。
③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
(4)百白破混合制剂:
①此制剂属多联多价疫苗,主要供婴幼儿预防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作为基础免疫。
②在使用前要充分摇匀。学龄儿童的加强免疫不再使用百白破,而仅使用白破二联类毒素或其单价制品,因4岁后儿童患百日咳的机会减少。
③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为吸附制剂,即在制品中加入磷酸铝或氢氧化铝等吸附制剂,使其吸收慢,刺激时间长,免疫效果好。注意注射间隔期。
(5)卡介苗:
①为无毒、无致病性牛型结核菌悬液,是不加防腐剂的活菌苗。用于预防结核病。
②初种年龄为婴儿出生24小时后。
③2个月以上婴儿及成人接种前应做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者可接种卡介苗,阳性反应者表示已获得免疫力,无需再接种。
(6)乙型肝炎疫苗:
①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种主动免疫生物制品,能阻断母婴传播乙型肝炎。接种疫苗者HBV标志必须为阴性。
②接种程序按“0、1、6”顺序肌肉注射,即第一针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二、三针分别在婴儿1足月和6足月时注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