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心态决定生死
癌症是当今临床中的常见之病。2006年,卫生部公布的统计报告指出:“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调查显示,近三十年,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一、太较真,小心癌症上身
“癌”字,原通“嵒”,与“岩”意近,取“坚硬之石”之意造字,是一个象形字。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肿瘤的记载:殷墟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瘤”字;公元前10世纪的《周礼》中也已记有专治肿瘤的医生;汉代医学家刘熙提出:“嵒,肿也,凸凹起伏如山岩不平者,谓之嵒。”;宋代的《卫济宝书》开始明确用“癌”描述肿瘤类疾病……
而对于癌症与性格、心理、情绪的关系,也很早就被注意到了。比如,宋朝的名医朱丹溪就指出,奶岩(乳腺癌)常常源于妇人长年累月地“不得于姑嫂,不得于公婆”,即长期的人际关系失调;西方医学之王盖伦也认为,郁郁寡欢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生了癌以后,心态如何每每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因此,生了癌,怎么调整心态,非常重要!它往往左右着患者的生与死。
癌从心生
2009年3月8日,我在国家图书馆做完“癌症只是慢性病”专题讲座后,接受了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北京晨报》资深记者佟彤主任的采访。她提道:我在《癌症只是慢性病》一书中归纳说“很多有偏执狂或精神分裂症的癌症患者,结果癌症不治而愈”,故提出一个命题:“我觉得人类的癌症好像不是长在身上,而是长在心上。等人失去正常意识了,‘自我’消失了,‘心’没了,癌症也就没地方生长了。您同意我的说法吗?”
我回答说:“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组织中华心身医学分会的专家们编写《心身医学》时,就明确强调:‘癌症是心身相关性疾病’,癌症发生、康复过程中,心理因素、精神因素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并进一步强调:“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研究就表明:有偏执倾向、个性非常执着的患者常康复得很好,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也康复得很好。从这个角度讲,‘癌症不是长在身上,是长在心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实的确如此。临床上,有两个极端:农村老大爷、老大妈,不太了解癌症实际情况,若能给予合理的治疗,常常能活得很好,有的可以活上10年、20年;另外,那些特别执着、特别理性、从容应对、追求某种事业,或者有点偏执倾向的癌症患者也往往活得很好。因此,说“三分之一的癌症长在心上”并不为过。它是一种形象而醒目的通俗表达。
佟彤记者还画龙点睛地归纳告诫说:对于癌症患者,“信心有危机,无药可救”!
完美有罪
2008年夏天,一对高个子的母女千里迢迢从内蒙古来上海找我看病。其母60岁刚出头,患乳腺癌。我号了她的脉,紧而沉;与她对话,逻辑性很强。我笑着说:“您不是教师,就是会计师吧?”她大笑道:“我是学校校长。”我又细切其脉,深思一会儿,调侃地说:“您肯定还是优秀党员吧?”她惊呆了,说:“教授,您真神了!怎么这个都知道?我真是自治区优秀党员!”
我笑答:“您做事这么认真、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又理性、又投入,您不是优秀党员,谁能成为优秀党员?”她大笑后答曰:“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我这种人会生癌?我为人既认真、投入,对所有人都真诚,又没有任何生活的坏习惯……”我释曰:“就是您太过于认真、投入、忘我、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导致了您的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状态,内分泌易失调,免疫易受损,所以乳腺等器官受不了了,导致您比别人罹患癌症早了很多!”
她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几个月(指确诊后至今),我尽管不很恐惧,治疗也很积极,但心中总有一个情结解不开——我怎么会生癌?!凭什么我会患上这个病?!这下好了,疙瘩解开了,原来是自己作的孽,自己长期透支了!好了,听您的话,我要好好接受治疗,痛改前非,换种活法,不再较真儿了。”她女儿也在一旁不断地说:“对,我妈就是认真!什么都认真、较真!”此番调侃加开导后,校长真的变了,现在康复得不错。
过于认真、事事较真、追求完美,这的确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从西医角度来说:这样的患者每每使自己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轴[1]长期处于高张力的失衡状态,不仅透支了健康,而且容易发展成恶性肿瘤等健康大敌。中医认为:肝气久失疏泄,气机不利,气血凝滞,气结而痰瘀互阻,可致疾病,包括癌症。可见,过于认真、事事追求完美乃健康之敌,可不慎之?改之?换种活法扬弃之?
“好女人”往往身体不好
近来,一位刚退休的职业女性在先生陪同下找到了我。她开门见山就告诉我,她看过我的科普著作《癌症只是慢性病》,终于找到了自己反复患癌的根源。她是高级统计师,是某统计局的负责人(副职),刚满60岁。从1992年起,她先后生了4处癌,而且每处癌都是原发的——先是右侧乳腺癌,次是肺癌,再是滑膜肉瘤,最近则又确诊为左侧乳腺癌。
她自我解嘲地说:“我大难不死,但也屡教不改,一辈子就一个德行——较真!工作中,任何人报上来的统计数据我都不太相信,都要仔细复核一遍;别人做的所有事都不信任,家里的事也一样,总认为他们做不好。”她先生在一旁苦笑地说:“家里天天为小事闹得不愉快,但她很坚强,也很要强,人也很好!就是较真!所以癌症屡生屡治、屡治屡生……”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发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城市中30~60岁上下的女性癌症患者(特别是集中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癌患者)中,往往都是“好女人”。
所谓“好女人”,表现为生活上一丝不苟,没有任何不良习惯;工作上认认真真,从不马虎;十分注重细节,有的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有的则有“洁癖”。可以说,70%的上述癌症女性患者都具有这些性格及行为特征。而城市女性癌症患者又集中在三类人群中:财会或与数字相关的工作者(如审计、统计等),中小学教师,办公室的中低层管理人员。
我们做过粗略统计,城市里这些职业人员在整个职业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35%,但临床女性患者中有这些职业背景者则占了70%以上!这不值得人们好好反思吗?
诚然,财会也好,中小学老师也好,中低层管理人员也好,都有较为普遍的职业特征——不认真干工作不行,容易出差错,甚至会被“炒鱿鱼”;但这些工作的成果或结果往往又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或者说,干得好不好,有许多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如财务,涉及上上下下、内内外外;中小学老师面对的是学生,常常不是你教得好就升学率高;办公室中低层管理人员则受制于领导及杂事。这些都属于有较大责任、烦琐,却缺乏成就感、工作回报率低的职业。
国外有研究表明:那些工作好坏等结果难以自我控制的高压力、低成就感、低控制力岗位工作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倾向,也更容易遭受挫折而处于精神紧绷状态。因此,从事这些职业的许多生性要强而认真的女性,只能试图以加倍的投入获得有限的回报或成就感。她们常常性子较急,生活与工作节奏快,无论在岗位上或在家中,少有闲暇时间。久而久之,对工作的认真或较真泛化为对所有事情——包括生活中细小之事——较真和一丝不苟,这就形成了这些人的日常行为特点。若干年或20~30年后,常会因神经—内分泌—免疫轴的持久高张力和紊乱,导致乳腺、卵巢,甚至肺、胃等脏器的癌变。
这就是我认为城市里70%的女性癌症患者是“好女人”的大致机理。
“较真”没错,“和谐”才美
对于这类情况,我在深表惋惜的同时,往往会对患者及家属诙谐而直白地说:“过去,我们的主流文化强调‘认真’。毛主席还说:‘天下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一丝一毫都不放过!而且,过去还强调:‘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不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其实是种‘战斗’文化的观点,适合于过去的战斗年代。今天,我们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当今的主流文化强调‘和谐’。所谓‘和谐’,说到底,就是讲究把握‘度’,讲究学会‘妥协’!而这首先就是自己要和自己妥协,自己与自己‘讲和’,讲求一个‘度’,然后再和他人妥协,讲求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分寸。”我跟患者及家属讲了这理后,他们经常会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能接受。”
其实,调整德性的关键,第一个就是拒绝传统文化辐射,学会必要的妥协。
二、癌症是压力的副产品
有充分的资料表明:今天的癌症高发,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释放困难有密切联系。只要强调几个事实就能够明白这一点:城市居民癌症发病率高于农村(当然,癌症谱不太一样);越是发达国家,居民癌症发病率相对越高(有的近些年刚刚越过顶峰,开始下降);在中国,总体上而言,越是发达地区,癌症发病率越高;越是压力大的人群,某些癌症发病率就越高!
为什么深圳30岁上下的乳腺癌患者特别多
我曾指导过一名姓曹的女博士,课题做的是零毒抑瘤制剂诱导荷癌(胰腺癌)小鼠癌细胞凋亡实验,十分成功。2006年行将毕业前,她曾多次跟我去深圳出差。我在深圳原本就有几百名癌症老患者,他们一直接受我们的医疗方案,包括中医汤方调整。每次去还会有许多新癌症患者在老患者介绍下寻求帮助。几次在深圳,前后十余日,四百余名深圳患者找我诊治,曹博士为我侍诊抄方。(www.xing528.com)
刚到深圳的时候,她感觉特别好,主动与接待人员提出希望能在深圳工作,对方也十分乐意接受。没想到,第一次出差结束时,曹博士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深圳30岁上下的乳腺癌患者特别多?”而第二次出差结束时,曹博士说:“我坚决不来深圳了。”原因就是深圳外来女性癌症患者的“30岁”现象。
曹博士跟我出门诊多年,对各地的情况比较了解,她所说的的确是事实。甚至我在上海也有个29岁的乳腺癌年轻女患者,一打听,她少年时就随父亲去了深圳,一直在深圳上学、工作,只是因为患了癌症才回到奶奶处(上海)治疗。
根据我长期观察,上海、北京,包括广州等大城市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段集中在38~50岁,农村还会晚3~5年。但深圳有个奇怪现象:会突兀地冒出一个27~33岁的高发年龄段。而且,细细分析,这些女性大都是来自内地的大学毕业生,均十分优秀;且到深圳打拼,才刚过了5~6年时间。她们绝大多数干得不错,自己开始有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然而,就在此时,乳腺癌魔击倒了她们!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对此也曾费解过,深入观察分析后始有所悟。众所周知,深圳完完全全是个“移民”城市,不像北京、上海、广州,原先还有上百甚至上千年的旧有文化积淀和老市民阶层的稀释。深圳的文化完全就是创业文化、打拼文化、拼命挣扎以抗击挫折的文化。在深圳,年轻人都怀着一股创业热情,百折不挠。因此,深圳发展特快、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在内地所有城市中都是无出其右的。
这些优秀女性一到深圳,就被卷入了这么一个高速旋转的生存旋涡之中。面对生存压力、竞争挫折,为发展而拼命挣扎,这种极度亢奋的心身状态及其伴随的机体内环境、微环境紊乱,自然是癌细胞发育的“催化剂”和癌症发展的“温床”。在高强度压力下,这些优秀单身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功能更容易受干扰。因此,5~6年后表现出乳腺癌高发,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这让我带的这位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女博士望而却步,也在情理之中。
可见,压力与挫折具有典型的两面性。对健康而言,有时候持久的压力必须及时予以化解,否则后果严重。
为什么CEO易得胰腺癌
2003年年底,我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过一个见解——胰腺癌易青睐CEO。这个观点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兴趣,很多做了转载。我从事癌症治疗近三十年,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对胰腺癌的治疗就颇有心得。那时候中国每年患此癌者不是很多,但由于胰腺癌非常凶险,传统中西医治疗均无良策,因此我的胰腺癌治疗稍微有了些社会影响。
进入21世纪,大城市胰腺癌患者骤然增多,我接诊的胰腺癌患者不下千余例。在长期与患者的接触中,我发现一个鲜明特点:胰腺癌在CEO(企业首席执行官)中易见。苹果电脑公司的CEO史蒂夫·乔布斯就是胰腺癌患者。我诊治的CEO(含企业及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有180多例(截至2009年),甚至有一大型中企的多位CEO都患了胰腺癌,都成了我的患者和朋友。
我分析其缘由:胰腺癌的发病先期诱因,除了胆囊及胆道炎症或障碍等外,还有两个重要诱因:一是好食肥腻,酒加肉食类,特别是肥肉过量,胰腺作为最重要的消化酶分泌腺,易反复受肉类食物激活,刺激其分泌量增加而癌变;二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反复挫折,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肝气郁结”。CEO两者都具备了!作为首席执行官,运营企业或单位的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反复挫折也在所难免。而且,作为首席执行官,不应酬是不可能的。压力再大,再受挫折,也得陪笑脸应酬,既酒又肉,一醉方休。久而久之,故胰腺容易受累,发展为恶疾。
做人要“让”,做事要“慢”
我有一位患者,是某央企的老总。他告诉我,他为了救一个大型国企,白天黑夜地拼命干,甚至有一次连续四天四夜没有好好休息,几乎只有在飞机上才是休息时间。当他把这个企业从濒临破产的边缘拯救回来时,开会中突发胃脘剧痛。送进医院一查,发现他患了晚期胰腺癌,已经无法手术了。
对于这样的患者,我的建议是,学会释放和转移压力,并总结了两个字:“让”、“慢”(一点儿)。“让”就是让点儿步,对自己、对工作让点儿步;“慢”就是学会适当放慢脚步。须知今天已经不再是战争年代了,人们进入和平时代,应该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学会有些地方宽松一点儿,“让”、“慢”一点儿。这是防癌的一大措施。
当然,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这是普遍问题。有人说“让”和“慢”很难做到,因为有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粗看的确如此。但回过头来看,这种观点对吗?错了!今天,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生命有限。生命是最宝贵的!我经常跟海内外的朋友进行交流,大家都很感慨——中国人现在像上足了劲的发条,停不下来。甚至也有外国媒体呼吁:“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放慢一点儿!”
鉴此,我们要大声呼吁: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社会!生命是需要呵护的,是需要控制一下节奏的。对癌症患者尤其要强调这一点。
其实,很多CEO患病后,经过我的点拨,当他们大多对自己的生病原因有所了解后,能够幡然大悟。就像前面说的这一位,他现在只是通过邮件管公司大事,更多的时候看看书、打打球,做些以前想做而没能做的事。优哉游哉!公司业绩依然不错,他也顺顺利利、比较舒适地活着,享受着生活与健康!
三、“闷”什么不能闷心情
明确地说:部分癌症还和自我压抑有关。
为什么习惯忍让的人易患胃癌
有个经典的认识:癌症患者往往比较自我压抑,或者说比较“闷”。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而且在胃癌患者身上体现尤其充分。大家知道,东亚民族,特别是日本人,性格比较自我压抑。之所以日本人的胃溃疡发病率和胃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奇高的,其中因素之一就是日本人习惯自我压抑。日本第一代移民夏威夷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还是很高的。直到第三代、第四代移民逐渐融入当地生活之后,胃癌的发病率才与当地有所接近,更说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类似情况同样存在。我观察到一个重要现象:一丝不苟者更易患胃癌。这主要集中在45~65岁患者中,一般多见于50岁以上。看看这一年龄段的胃癌患者,无论男性、女性都有一个特征——特别认真、拘谨、做事一丝不苟;而且善于压抑自我,人缘特别好,非常谦和,很少见到他在单位发火。但他不是没有“火”,不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郁闷、愤怒时善于控制,或者说只能向内压抑。这类人有较强的自我控制情感的能力,情感不轻易外显,喜怒不随意外露表达。这是一种自我压抑型的个性特征。
已有不少研究揭示:这种个性容易导致胃的保护性因素被削弱(处于强烈自我向内压抑状态时,主要导致胃黏膜下的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保护性黏液分泌减少);与此同时,破坏性因素增强(主要是胃酸分泌增加,并可伴有胃痉挛),短期内可导致胃的不适(这类个性者不少人平时就常有胃病或胃痛,但也有人平时毫无察觉),表现为消化道炎症之类。在反复创伤基础上不断修复,久而久之,就导致胃的癌变,让人受不了。
为什么45岁以上才出现癌变呢?是因为这类反复创伤、反复修复的过程常常需持续20年左右,才会最终促成组织的癌变。因此,传统文化津津乐道的“万事忍为先”,从社会学角度或从人际关系角度而言,也许是一种优良品行;但从健康、防治癌症角度而言,却有害而无益。日本人的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居全球第一,也许就和大和民族凡事“哈依”(日本语ハウル,亦即“是”),点头弯腰先于认可有密切关系。
总之,从心身健康角度而言,也从保护胃的角度出发,心身医学非常强调人们要善于及时表达和宣泄情感。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千万别只知道“一忍再忍”,否则,胃会受不了!
为什么乖孩子容易得癌症
我接触过不下数百例的25岁以下青少年癌症患者,从3~5个月大的婴儿到少年、青年都有。其中10~25岁之间的患者又以脑癌、淋巴瘤和血癌较为多见,骨肉瘤及其他肉瘤也不少见。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可以明确考虑为遗传性或先天性癌症,而多数其他患者则都有发病原因及诱因。
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到脑瘤、淋巴瘤、肉瘤及血癌患儿常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特征:“乖”——特别听话,很少出去玩耍;几乎从不惹祸;学习成绩不错;内向,较少与人交往;有的则有网瘾特点;部分甚至有点自闭倾向。正因为他们从小很乖、听话,从不惹祸,故家长们对这种孩子会生癌感到尤其不能接受。
我们没有对这一现象做过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但初步的看法是:自我压抑、相对自闭的这种性格,易导致孩子内心郁闷无法释放,而孩子自己也很少有愿意融合到小伙伴群体中,因此社会支持度不够;他们往往有想法却深埋于心,也极少与家长等交流,郁闷释放不及时。久而久之,免疫功能等发育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DNA损伤后自我修复不力,这些可能是促使他们更易患癌的重要因素。
因此,积极鼓励孩子多参加有益的社会交往活动,与同龄人多多交流、游戏;培养孩子打开心扉、吐露心声的习惯;多参加户外、野外活动;甚至让孩子适度学“坏”一点儿、胆子大一点儿,也许都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对已经患了癌症的孩子。
【注释】
[1]神经、内分泌和免疫三大系统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各系统之间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互有关联的体系,称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