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校教育成本计量方法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指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高校教育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计算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耗费于一定教育对象的劳动价值的总和。从现状和可利用的手段来看,高校教育成本计量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统计调查方法、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方法、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一)统计调查方法
统计调查方法就是利用现存的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获得的资料,经过适当调整而获取教育成本数据的方法。目前,绝大部分关于教育成本研究中,所用的教育成本数据基本上是用这类方法得到的。
这一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教育成本数据。它还可利用过去的统计调查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如教育成本函数,估计所需的特定时期、特定项目的教育成本。它还能通过经济统计资料,估算教育的机会成本。这一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得到的教育成本数据不准确。作为统计指标的教育经费,包含了一些不属于教育成本的内容,又缺少一些应该计入教育成本的项目。如我国教育经费统计中的人员经费就包括了离退休人员经费等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经费;而在职教职工工资中应包含的退休养老费、医疗费等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数据却无法得到。
(二)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方法(www.xing528.com)
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但各高校都存在教育经费收支的会计记录。利用这些现存的会计记录,经过调整,可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教育成本数据。由于学校存在着系统的会计记录,因此只要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调整规则,将计算转换教育成本并编制报送教育成本表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就可以得到系统的教育成本数据。这种转换调整的基础应是会计核算的成本计量原则,可以称为会计调整。只要遵循成本计量原则,转换计算得到的教育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就可以保证。
这一方法与上述第一类方法有一些相似之处。如果统计调查的基础数据是会计记录,且将统计调查数据调整成教育成本时依据了会计核算的成本计量原则,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就基本一致。不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教育经费数据,更多的是统计的结果而不是会计记录,因此在中观、宏观层次上,只能进行统计调整而无法直接利用会计记录计算转换得到教育成本数据。另外,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获取教育成本,其成本比用统计调查方法高,且只能得到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而无法得到教育机会成本和学生个人(家庭)教育成本。
(三)教育成本核算方法
教育成本核算,是利用学校会计系统,通过设置、登记账簿,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计算教育成本。系统准确的学校教育成本信息(机会成本除外),只能来自会计系统的账簿记录。运用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产生教育成本数据,前提是要建立学校成本核算制度。而建立学校成本核算制度,必须由政府或会计专业组织制定一系列的核算规则,将成本核算作为学校会计核算的一部分,学校要配置核算人员,因此相应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
面对教育成本数据既缺乏又不准确的境况,利用成本核算手段,建立教育成本信息系统的思想早就产生了。约翰·维泽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指出,成本核算系统是教育管理的有效工具,它能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效益;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系统是可能的。尽管由于学校的非营利组织性质妨碍了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但美、英等国从60年代以后逐渐重视包括学校在内的政府部门的成本核算问题,美国正在讨论制定有关政府部门的成本准则(普雷姆詹德,1996)。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学术界也对教育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的主要内容有教育活动和教育成本的特点、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育成本计算程序、教育成本的账务处理、教育成本报表编制以及教育成本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等。以上讨论的计量教育成本的三类方法,各有长处和短处。对于宏观、中观教育成本数据、教育机会成本数据、个人教育成本数据、特定时期的教育成本数据,采用统计调查方法较为适宜;对于学校教育成本数据、系统准确的教育成本数据,最宜通过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得到;在没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情况下,要得到比较系统准确的教育成本数据,将现存会计记录中的教育经费支出转换成教育成本,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然而,从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看,各方最需要的是系统准确的学校教育成本数据。因此,从长远考虑,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应是教育成本计量的主要方法,学校会计系统是教育成本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