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换填垫层法:浅层软弱地基处理

换填垫层法:浅层软弱地基处理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换填垫层法中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对换填地基土进行夯(压、碾)实。换填垫层法还包括低洼地域筑高或道路筑高。换填垫层法的加固原理是根据地基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使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软弱土层承担较小的应力,以满足结构设计对地基土的要求。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地基土的浅层处理。

换填垫层法:浅层软弱地基处理

3 换填垫层法

3.1 概 述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建(构)筑物的要求,而软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可将基础底面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去,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碎石、灰土、高炉干渣、粉煤灰)或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压(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的方法称为换填垫层法(replacement method)。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换填垫层法中采用不同的压实机具对换填地基土进行夯(压、碾)实。一般的施工方法有: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和振动压实法。换填垫层法还包括低洼地域筑高(平整场地)或道路筑高(道路路基)。

对回填不同材料形成的垫层,可称之为该材料垫层,如砂垫层、碎石垫层、干渣垫层和粉煤灰垫层等。

换填垫层法的加固原理是根据地基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使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软弱土层承担较小的应力,以满足结构设计对地基土的要求。

3.2 垫层的作用

总体上,垫层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

通过垫层的扩散作用,使传到垫层下面软弱土层的应力减小。

2.减小沉降量

一般地基浅层部分的沉降量在总沉降量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以条形基础为例,在相当于基础宽度的深度范围内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50%,如果用密实砂或其他填筑材料代替上部软弱土层,就可以减小这部分地基的沉降量。由于砂垫层或其他垫层对应力的扩散作用,使作用在下卧土层上的应力减小,这样也会相应减小下卧土层的沉降量。

3.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

不透水基础直接与软弱土层相接触时,在荷载的作用下,软弱地基中的水被迫绕到基础两侧排出,因而使基底下的软弱土不易固结,产生较大的孔隙水压力,还可能导致由于地基强度降低而产生塑性破坏的危险。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等垫层材料透水性大,软弱土层受压后,垫层可作为良好的排水面,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并提高其强度,避免地基土塑性破坏。

4.防止冻胀

因为粗颗粒的垫层材料孔隙大,不易产生毛细现象,因此可以防止寒冷地区土中的冰所造成的冻胀。这时,砂垫层的底面应满足当地冻结深度的要求。

5.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在各类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主要作用有时也是不同的,对膨胀土地基而言主要是消除膨胀土的胀缩作用。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地基土的浅层处理。常用于轻型建筑地坪、堆料场和道路工程等地基处理工程中。

大面积填土产生的大范围地面荷载,其影响深度较大,地基土的压缩变形量大,沉降延续时间长,与换填垫层法浅层处理地基的特点不同,因而对大面积填土地基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地面堆载要力求均衡,避免大量、迅速、集中堆载,并应根据使用要求、堆载特点、结构类型和地质条件等来确定允许堆载量的大小和范围。堆载不宜压在基础上,应在基础施工前不少于3个月完成大面积填土施工。

浅层地基处理和深层地基处理很难明确划分界限,一般可认为地基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以下5m深度以内(有的加固方法可在地面以下达10m深)。

浅层地基处理一般使用较简便的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耗费较少量的材料,换填垫层法即是一种量大面广、简单、快速和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

3.3 垫层的设计

垫层设计时,既要使建筑地基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要求,还应使设计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尽管垫层地基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但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各种垫层地基的变形特性基本相似。因此,以砂垫层为例进行垫层的设计。

对砂垫层的设计,既要求垫层有足够的厚度,可以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求其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砂垫层向两侧挤出。砂垫层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一种常用的砂垫层设计方法。

3.3.1 垫层厚度的确定

如图3-1所示。砂垫层的厚度z应根据需要置换的软弱土层的深度或砂垫层底面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来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pz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 kPa;pcz为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值,kPa;faz为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砂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应力值pz,除了可以采用弹性理论的土中应力公式求得外,也可按应力扩散角θ进行简化计算。

图3-1 垫层内应力分布

条形基础

矩形基础

式中:b为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l为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p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应力,kPa;pc为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值,kPa;z为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θ为垫层的压应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3-1选用。

表3-1 压应力扩散角θ

注:(1)当z/b<0.25时,除灰土取θ=28°外,其余材料均取θ=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
(2)当0.25<z/b<0.5时,θ值可内插求得。

进行垫层厚度设计计算时,一般是先根据初步拟定的厚度,再用公式(3-1)进行复核。垫层厚度一般不宜大于3m,如果厚度太大,则施工困难;也不宜小于0.5m,厚度太小则垫层的作用不明显。

3.3.2 垫层宽度的确定

垫层底面的宽度既要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又要根据垫层侧面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来确定。如果垫层宽度不足,而且垫层四周侧面土质又比较软弱时,垫层就有可能被挤入四周的软弱土层中,促使沉降增大。

垫层底面宽度b'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以按下式确定

式中:b'为垫层底面宽度,m;θ为压应力扩散角,(°),按表3-1选用;当z/b<0.25时,仍按表中z/b=0.25取值。

各种垫层的宽度在满足式(3-4)的前提下,在基础底面标高以下所开挖的基坑侧壁呈直立状态时,垫层顶面角边比基础底边缘多出的宽度应不小于300mm;若按当地开挖基坑经验的要求,基坑须放坡开挖时,垫层的设计断面应该呈现下宽上窄的梯形,也可以呈阶梯梯形。整片垫层的宽度可以根据施工的要求适当加宽。

3.3.3 垫层承载力的确定

垫层的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无资料时,可选用表3-2中的数值,并应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

3.3.4 沉降计算

对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如果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还需要验算其基础的沉降,以便使建筑物基础的最终沉降值小于其允许沉降值。此时,沉降计算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垫层的自身沉降;另一部分是在砂垫层下压缩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的沉降。

表3-2 各种垫层的承载力

注:(1)压实系数λ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ρd与最大干密度ρdmax的比值;土的最大干密度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碎石或卵石的最大干密度可取20~25kN/m3;
(2)压实系数小的垫层,承载力特征值取低值,反之取高值;
(3)重锤夯实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取低值,灰土取高值。

垫层的自身沉降在施工期间已经基本完成,其值很小,可忽略;在垫层底面下压缩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的沉降较大,可以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计算。

对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重度大于天然土层重度的垫层,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造的建筑物及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3.3.5 垫层材料

1.砂石

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的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

2.粉质黏土

土料中的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5%,也不能含有冻土和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大于50mm。用于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的粉质黏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

3.灰土

灰土垫层中石灰与土的体积配合比一般为2∶8或3∶7。土料宜用粉质黏土,不宜使用块状黏土和砂质粉土,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15mm。石灰宜选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大于5mm。

素土垫层或灰土垫层总称为土垫层,是一种以土治土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传统方法,处理深度一般为1~3m。

由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受水浸湿后产生的湿陷变形,包括土的竖向变形和侧向挤出两部分。经载荷试验表明,若垫层宽度超出基础底面宽度较小时,防止浸湿后的地基土产生侧向挤出的作用也较小,地基土的湿陷变形量仍然较大。因此,工程实践中,将垫层每边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控制在不得小于垫层厚度的40%以内,且不得小于0.5m。通过处理基底下的部分湿陷性土层,可以达到减小地基的总湿陷量,并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规定值,以保证处理效果。

素土垫层或灰土垫层按垫层布置范围可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在应力扩散角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前者仅布置在基础(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而后者则布置于整个建筑物范围内。为了保护整个建筑物范围内垫层下的湿陷性黄土不致受水浸湿,整片土垫层超出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宜小于土垫层的厚度,且不得小于1.5m。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采用素土垫层,除了上述要求以外,还要求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水稳性时,则宜采用灰土垫层。

4.粉煤灰

经研究证实,作为燃煤电厂废弃物的粉煤灰,也是一种良好的地基处理材料。由于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能满足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致使利用粉煤灰作为地基处理材料已成为岩土工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粉煤灰类似于砂质粉土,粉煤灰垫层的应力扩散角θ=22°。粉煤灰垫层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在设计和施工前,应按照《土工试验标准》(GBJ123—88)的击实试验法测定。

粉煤灰的内摩擦角φ、黏聚力c、压缩模量Es渗透系数k,随粉煤灰的材料性质和压实密度而变化,应该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

粉煤灰填料因级配状况单一且具有遇水后强度降低的特点,上海地区的经验数值为:对压实系数λc=0.9~0.95的浸水粉煤灰垫层,其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120~200kPa,但仍应满足软弱下卧层的强度与地基变形要求。当λc>0.90时,可以抵抗7级地震

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0.3~0.5m。作为建筑物垫层时应符合有关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

5.干渣

干渣(简称矿渣)亦称高炉重矿渣,是高炉冶炼生铁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经自然冷却而形成的,可分为分级矿渣、混合矿渣及原状矿渣,也可以作为一种换土垫层的填料。

高炉重矿渣在力学性质上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当垫层压实效果符合标准时,则荷载与变形关系具有直线变形体的一系列特点;如果垫层压实不佳,强度不足,则会引起显著的非线性变形。

矿渣垫层主要用于堆场、道路和地坪,也可用于小型建筑物和构筑物地基。选用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小于11kN/m3,有机质及含泥总量不超过5%。设计、施工前必须对选用的矿渣进行试验,在确认其性能稳定并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使用。作为建筑物垫层的矿渣应符合对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易受酸、碱影响的基础或地下管网不得采用矿渣垫层。大量填筑矿渣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

6.其他工业废渣

在有可靠试验结果或成功工程经验时,对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渣等均可用于填筑换填垫层。被选用工业废渣的粒径、级配和施工工艺等应通过试验确定。

7.土工合成材料

由分层铺设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地基土构成加筋垫层。所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料的土类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的要求,通过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

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受力时伸长率不大于5%,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粉质黏土等材料。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保证建筑稳定并满足允许变形的要求。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时,应根据工程荷载的特点、对变形的要求、对稳定性的要求、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性质以及土工合成材料的工作环境等,选择土工合成材料的类型、布置形式及填料品种。

素土垫层或灰土垫层、粉煤灰垫层和干渣垫层的设计可以根据砂垫层的设计原则,再结合各自的垫层特点和场地条件与施工机械条件,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选择各种设计计算参数,并可参照有关的技术和文献资料。(www.xing528.com)

3.4 垫层施工

垫层所采用的换填材料不同,垫层的施工方法也有所不同。

3.4.1 砂垫层的施工要点

(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的材料,宜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卵石或碎石,石子的粒径不宜大于50mm。砂、石料中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不应超过5%。对用作排水固结的砂垫层,其含泥量不宜大于3%。粉细砂也可以作为垫层的材料,但因其不易压实,而且强度也不高,此时宜掺入25%~30%的碎(卵)石,以保证垫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2)为了使砂垫层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施工时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是:控制好采用各种夯(压、振)实方法时的分层铺筑厚度以及施工时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采用何种施工方法,施工时分层铺填的厚度以及每层的压实遍数,宜通过试验确定。采用各种夯(压、振)实方法时,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可参考表3-3。

(3)在软土层上采用砂垫层时,应注意保护好基坑底部及侧壁土的原状结构,以免降低软土的强度。在垫层的最下面一层,宜先铺设150~200mm厚的松砂,用木夯仔细夯实,不得使用振捣器。当采用碎石垫层时,也应该在软土上先铺设一层厚度为150~300mm的砂垫底。

(4)当用细砂作为垫层材料时,不宜使用振捣法和水撼法。

(5)当用人工级配的砂石铺设垫层时,应将砂石拌和均匀后,再进行铺筑和捣实。

(6)铺筑前应先行验槽。应清除浮土,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土。基坑(槽)两侧附近如有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和墓穴等,应在未做垫层前加以填实。

另外,垫层施工前必须在室内做击实试验,以确定垫层材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表3-3 砂和砂石垫层的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

注:(1)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垫层,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比表3-3中增加50mm;
(2)如用振动压路机,则每层铺筑厚度可以提高。

3.4.2 三种不同的垫层施工方法

1.机械碾压法

机械碾压法是采用各种压实机械来压实地基土,常用的压实机械如表3-4所示。此法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工程。

表3-4 垫层的每层铺填厚度及压实遍数

在工程实践中,对垫层碾压质量进行检验时,要求获得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当垫层为砂性土或黏性土时,其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为了将室内击实试验的结果用于设计和施工,必须研究室内击实试验和现场碾压的关系(图3-2)。所有施工参数(如铺筑厚度、碾压遍数与填筑含水量等)都必须由现场试验确定。在施工现场相应的压实功能下,现场所能达到的垫层最大干密度一般都低于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由于现场条件毕竟与室内试验的条件不同,因而对现场施工效果应以压实系数及施工含水量作为控制标准。在不具备试验条件的场合,也可以按照表3-4中的参数对施工质量进行预控。由于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对垫层的压实质量及施工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为保证垫层的压实系数及有效压实深度能达到设计要求,对机械碾压时机械的行驶速度进行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应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图3-2 工地击实试验与室内击实试验的比较
a.碾压6遍;b.碾压12遍;c.碾压24遍;d.室内击实试验

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不断重复夯击以加固地基。经夯实后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土层,从而提高地基表层土的强度,或者减少黄土表层的湿陷性;对于杂填土,则可以减少其不均匀性。

重锤夯实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距离地表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

重锤夯实法的主要施工设备为起重机械、夯锤、钢丝绳和吊钩等。

当直接采用钢丝绳悬吊夯锤时,吊车的起重力一般应大于锤重的3倍。当采用自动脱钩夯锤时,起重力应大于夯锤重量的1.5倍。

重锤宜采用圆台形状(图3-3),锤重宜大于2t,锤底面单位静压力宜为15~20kPa。夯锤落距宜大于4m。

当对条形基槽和面积较大的基坑进行夯击时,宜按照一夯挨一夯的顺序进行;而在面积较小的独立柱基基坑内夯击时,宜按照先外后里的跳打顺序夯击,累计夯击10~15次,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对砂土不应超过5~10mm,对细颗粒土不应超过10~20mm。

随着重锤夯击遍数的增加,土的每遍夯沉量会逐渐减小,当达到一定的夯击遍数后,继续夯打的效果已不明显。因此,重锤夯实的现场试验应确定最少的夯击遍数、最后两遍的平均夯沉量和有效夯实深度等。一般重锤夯实的有效夯实深度约为锤底直径的1倍,并且可以消除1.0~1.5m厚土层的湿陷性。

3.平板振动法

平板振动法是使用振动压实机(图3-4)来处理无黏性土或黏粒含量少、透水性较好的松散杂填土地基的一种浅层地基处理方法。

图3-3 夯锤(单位:mm)

振动压实机的工作原理是由电动机带动两个偏心块以相同速度反方向转动而产生很大的垂直振动力。其自重为20kN,频率为1160~1180r/min,振幅为3.5mm,振动力可达50~ 100kN,并能通过操纵机械使它前后移动或转弯。

振动压实的效果与填土成分、振动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振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振动时间超过某一值后,振动引起的下沉基本稳定,再继续振动就不能起到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因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试振,以便得出稳定下沉量和时间的关系。对主要由炉渣、碎砖、瓦块组成的建筑垃圾,振实时间应在1min以上;对含炉灰的细粒填土,振实时间约为3~5min,有效振实深度为1.2~1.5m。

图3-4 振动压实机示意图
1.操纵机械;2.弹簧减振器;3.电动机;4.振动器;
5.振动机槽轮;6.减振架;7.振动板

振实范围应从基础边缘放出0.6m左右,基槽两边先振实,中间部分后振实,振实标准是以振动机原地振实不再继续下沉为准,并辅以轻便触探试验检验其均匀性和影响深度。振实后的地基承载力应由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般经振实的杂填土地基承载力可达100~ 200kPa。

实验证实,处于被振动状态的土,在适当的上覆压力条件下会达到相当好的压实效果。

3.5 垫层质量检验

垫层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以后,应进行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以验证垫层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质量。

砂或砂(碎)石垫层的质量检验,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1.环刀取样法

在夯(压、振)实后的砂垫层中用容积不小于200cm3的环刀压入每层2/3的深度处取样,取样前测点表面应刮去30~50mm厚的松砂,环刀内砂样应不包含大于10mm的泥团和石子。测定其干土重度,以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中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土重度一般为15.5~ 16.0kN/m3

对砂石或碎石垫层的质量检验,可以在垫层中设置纯砂检查点,在同样施工条件下,按上述方法检验,或用灌砂法进行检查。

2.贯入测定法

检验时应先将垫层表面的砂刮去30~50mm,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大小来检查砂垫层的质量,以不大于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钢筋贯入测定法是用直径为20mm、长125cm的平头钢筋,举起并离开砂层面0.7m处自由下落,插入深度应不大于根据该砂的控制干土密度测定的深度为合格。

钢叉贯入测定法是采用水撼法使用的钢叉,将钢叉举离砂层面0.5m处自由落下。同样,插入深度应该根据此砂的控制干土密度确定。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而且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再铺填上层土。

另外,土体原位测试的一些方法,如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旁压试验等,也可以用来进行垫层的质量检验。这些内容可参考有关的文献和资料。

3.6 工程实例

以上海机械学院动力馆砂垫层地基处理工程为例。

1.工程概况

上海机械学院动力馆是三层混合结构,建造在冲填土的暗浜范围内,上部建筑正立面与基础平剖面布置如图3-5和图3-6所示。

图3-5 建筑物正立面(单位:mm)

2.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物场地系一池塘,冲填时塘底淤泥未挖除,地下水位较高,冲填龄期虽然已达40年之久,但仍未能固结。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5。在基础平面外冲填土层曾做过两个载荷试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kPa和70kPa。

3.设计方案选择

设计时曾经考虑过下列方案:

(1)挖除填土,将基础落深。如将基础落深至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内,需挖土4m,因而土方工程量大,地下水水位又高,塘淤泥渗透性差,采用井点降水效果估计不够理想,且施工也十分困难。

图3-6 基础平剖面(单位:mm)

表3-5 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打钢筋混凝土20cm×20cm短桩,长度5~8m,单桩承载力50~80kN。通常以暗浜下有黏质粉土和粉砂的效果较为显著。

当无试验资料时,桩基设计可假定承台底面下的桩与承台底面下的土起共同支承作用。计算时一般按桩承受荷载的70%计算,但地基土承受的荷载不宜超过30kPa。本工程因冲填土尚未固结,需做架空地板,这样也会增加处理造价。

(3)采用基础梁跨越。本工程因暗浜宽度太大,因而不可能选用基础梁跨越方法。

(4)采用砂垫层置换部分冲填土。砂垫层厚度选用0.9m和1.5m两种,辅以井点降水,并适当降低基底压力,控制基底压力为74kPa,经分析研究,最后决定采用本方案。

4.施工情况

(1)砂垫层材料采用中砂,使用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控制土的干密度为1.6t/m3

(2)建筑物四周布置井点,开始时井管滤头进入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内,但因暗浜底淤泥的渗透性差,降水效果欠佳,最后补打井点,将滤头提高至填土层层底。

5.效果评价

(1)由于纵横条形基础和砂垫层处理起到了均匀传递扩散压力的作用,并改善了暗浜内冲填土的排水固结条件。冲填土和淤泥在承受上部荷载后,孔隙水压力可通过砂垫层排水消散,地基土逐渐固结,强度也随之提高。

(2)实测沉降量约200mm,在规范允许沉降范围以内,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思 考 题

1.什么是换填垫层法?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2.换填垫层的作用是什么?

3.如何进行砂(碎石)垫层的设计?

4.换填垫层的质量检验方法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