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四 日文版序
拙著《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承早稻田人学依田 惹喜家教授的好意,译成日文,以便于日本学人参考。我个人既感到高兴,更对依田教授表示十分的感谢。北村正光先生接受此书译稿,由龙溪书舍出版,使日本的学者得获阅读的可能化为现实,借此一并表示谢意!
今当日文版刊行之际,且让我对日本读者,简述三点:
拙著形成经过 我原无著述如现著般一书的想法。只是,当50年代中,我在从事编辑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的工作中,对所接触到的史料,偶有所思,随手记下。待所集史料之属于1911年前的部分编成《资料》于1962年出版后,对散记于零纸的札记做番整理,始有或再加工夫成一著作的打算。而后在继续搜集史料过程中,心有所动,更有意识地随手记下,或写成大事记之类。待至下放于五七干校,在1971~1972年间充当炊事员期间,于烧火、做饭之余,利用可能利用的时间,把此时已发还给我的乱稿——包括资料、笔记等所谓“材料”,重加整理,才有予以著述成书的动作。尽管当时限于条件,完全缺乏补充史料、广阅前人论著等的可能,但一想到人民哺育了我,应该将自己仅有的知识反哺人民,以及对自己今后究将干什么行当难以把握,更有感“多少事,从米急”,便下定要抓紧完成大致如现状这本拙著稿件的决心。归结成一句:拙著存心颇早,中经长期停顿,最后经突击似的抓紧,才得形成。拙著中所利用的史料及所述一些看法、见解,基本上是60年代形成的。现付印出版,已缺全盘反思时间,待有机会再作补充修止。
感觉到了但一时又无能弥补的缺失 在拙著“导言”中,我对书题所含主旨,做了两点概括:(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剧烈争夺中国铁路的经过,是它们加紧侵略、压迫中国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勾结当时中国政府控制经营中国铁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起了加速作用。与此相照应,根据有关史料,分成上下篇来撰述。稿成付印出版后,再一看,认为该分两篇,即把下篇中有关铁路运输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这一章另扩充成一篇。可是考虑到自己的主观的、客观的条件,且另有任务,即使想做这一著工作,已是有心无力。这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与有同志者。
对拙著的自我评价 窃以为还是一本比较认真而有用的著作。相对地说,上篇较下篇充实些,上篇中对有关史实的叙述,自认为做了比较全面务实的反映。即使行文中兼有评论,对之,人或有异议、反对,但对所引史料,还是足资利用的。也有遗憾事。就自己已经感觉到的是:所述国民政府执政年代的史实,若与其前之北洋政府、清政府执政时期史实所述的做比较,远逊翔实。虽然总的说史述较全面,但仍有一些不应漏列而漏列的。譬如早于1863年怡和洋行等23家在沪洋行请筑上海、苏州间铁路前的1858~1859年间,已有美商琼记洋行向清政府试过要求让予建筑上海、苏州间铁路,至少给予一百年经营特权的活动。这就是属于不应漏列而竟漏列的一例。我想,自己还没有认识到的问题,该会更多。这是有待完善的。下篇是在自己颇费踌躇中撰述成各章,其中最后一章,缺乏应有的充分的经济分析,参见上文,不赘述。(www.xing528.com)
最后表示自己的一点愿望。近百年间的中国铁路史实,不仅仅是铁路运输问题,还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中外关系、远东国际关系等方面。从19世纪末起的半个世纪里,中日两国涉及铁路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今天的课题不是算陈账,而是面对历史事实,对之作番务实的分析,辨明历史是非,吸取必要的经验和教训。同一史实的利害影响,对有关的不同国家、民族,往往存在差别,因而对这一史实的评价也会有差异甚至完全相反。这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应是对事实做冷静的理性的探索和说明。对涉及两国的、多国的重大史实,窃有所思,若能由两国或多国的研究者合作、共事求索研究,也许最为理想。
1986年5月1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回译自宓汝成著、依田家译:《帝国主义と中国の铁道》,龙溪书舍,1987年10月10日,[日]东京都。行文稍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