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概念主要是根据英文“Electronic-Government”翻译而来的,可以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理解为借助信息技术完成政务活动[3]。由于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所以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信息技术和政务活动的理解。
首先,信息技术不仅指计算机技术,它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包括一切有关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与控制、存储、显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含四个层次:一是信息基础技术,即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技术,例如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分子技术等;二是信息系统技术,即有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和系统的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3个方面,例如传感技术、遥感技术、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等;三是信息应用技术,即信息管理、控制、决策技术,例如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四是信息安全技术,及有关信息保护的技术,例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技术。
其次,政务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政府的事务性工作;另外也泛指行政事务,主要指企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等的内部管理。有专业工具书对政务作如下的解释[4]:“政务:国家行政事务或国家政治事务的简称。国家行政机关为了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保证其全部正确实施所进行的广泛的组织活动和管理工作。包括组织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对外事务工作,国防建设事业、民族事务、城乡建设等工作。国家行政事务不同于一般机关的其他活动,其显著特点是它最直接地体现着国家职能的行使。在中国,政务由国务院及其领导下的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和管理。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它统一指挥和领导全国的政务。在国务院设立若干部和委员会,分管国务院某一方面的职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与管理行政区域内的政务。政务有时也指行政机关属于工作程序方面的内务。”因此,政务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共事务。它除了包括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多种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因此,电子政务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然而,关于电子政务概念的理解在国内外并未达成一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密集性和战略性应用组织公共管理的方式,旨在提高效率、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改善财政约束、改进公共政策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建立良好的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www.xing528.com)
世界银行则认为电子政务主要关注的是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比如万维网、互联网和移动计算),赋予政府部门以独特的能力,转变其与公民、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以及增加政府管理效能。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供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
而根据美国锡拉丘兹大学市民社会与公共事务教授波恩汉姆(G. Matthew Bonham)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赛福特(Jeffery W. Seifert)等人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研究综述,电子政务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物,它可以通过行为进行阐述,比如公民通过政府所提供的信息获取创业、就业信息,或者通过政府网站获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或者在不同的政府机构之间创造共享性的数据库,以便在面对公民咨询的时候能够自动地提供政府服务。这种行为方式的描述,意味着电子政务对于不同的受益者而言是不同的,从共性上来看,它整合的是政府服务体系和服务手段,是政府服务形态在通信信息技术革命情况下的自然演化和延伸。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来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从应用、服务及网络通道三个层面进行电子化政府基本架构的规划。另一些国内学者则认为,电子政务其实就是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主要包括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的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
迄今为止,比较系统、全面而且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广义、中义、狭义三种流派:(1)广义的电子政务概念,认为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的根本性转变。(2)中义的电子政务概念,认为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而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人们可以获取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用户选择,从应用、服务及网络通道三个层面进行电子化政府基本框架的规划。(3)狭义的电子政务概念,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主要包括政务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仅仅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的政府管理活动。
因此,关于电子政务概念的理解可以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电子政务必须有技术支撑,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没有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就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巨大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电子网络的巨大便捷的信息传输能力,通过实现政府与社会信息资源充分共享,政府内部及政府与社会有效沟通、互联互动,来改进政务的活动;第二,电子政务并不是当前政府业务简单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而是需要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可能提供的技术支持,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业务进行改造;第三,“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必须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